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马振青专利>正文

无泵回水蒸汽热动力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5357790 阅读:3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无泵回水蒸汽热动力系统,所述主蒸汽发生组件(1)和副蒸汽发生组件(2)安装于冷凝水箱(4)的下方,所述主蒸汽发生器(1.1)和副蒸汽发生器(2.1)分别通过主电磁阀二(1.3)和副电磁阀二(2.3)与冷凝水箱(4)相连,所述主蒸汽发生器(1.1)和副蒸汽发生器(2.1)分别通过主电磁阀三(1.4)和副电磁阀三(2.4)与缓冲汽包(6)的进气口相连,所述缓冲汽包(6)的出气口与蒸汽冷凝做功设备(3)的进气口相连,所述蒸汽冷凝做功设备(3)的出气口与冷凝水箱(4)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无泵回水蒸汽热动力系统,能耗低、噪音小、安全性能高且制造成本低。(*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无泵回水蒸汽热动力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市面上的各种蒸汽动力系统,在工作过程中,为了保证连续生产,均需要使 用高压给水泵进行工作介质的补充,这是由于工作时,蒸汽发生器内压力较大,在自然重力 作用下,冷凝水箱内的水无法回流至蒸汽发生器内,该高压给水泵不但增加了系统的能耗, 且增加了噪音和维护工作量及制造成本;同时,该类型的蒸汽动力系统,通常设置有一个体 积较大的蒸汽发生器,大型压力容器不但有很高的生产制造成本,且整个系统有较大安全 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能耗低、噪音小、安全性能高且制 造成本低的无泵回水蒸汽热动力系统。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无泵回水蒸汽热动力系统,所述系统包含 有主蒸汽发生组件、副蒸汽发生组件、蒸汽冷凝做功设备、冷凝水箱、缓冲汽包和高温循环 泵,所述主蒸汽发生组件和副蒸汽发生组件安装于冷凝水箱的下方,所述主蒸汽发生组件 包含有主蒸汽发生器、主电磁阀一、主电磁阀二和主电磁阀三,所述副蒸汽发生组件包含有 副蒸汽发生器、副电磁阀一、副电磁阀二和副电磁阀三,所述主蒸汽发生器和副蒸汽发生器 分别通过主电磁阀一和副电磁阀一与高温循环泵相连,所述主蒸汽发生器和副蒸汽发生器 分别通过主电磁阀二和副电磁阀二与冷凝水箱相连,所述主蒸汽发生器和副蒸汽发生器分 别通过主电磁阀三和副电磁阀三与缓冲汽包的进气口相连,所述缓冲汽包的出气口与蒸汽 冷凝做功设备的进气口相连,所述蒸汽冷凝做功设备的出气口与冷凝水箱相连。本技术无泵回水蒸汽热动力系统,所述系统还包含有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 统包含有传感器一、传感器二、传感器三和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的控制端分别与主电磁阀 一、主电磁阀二、主电磁阀三、副电磁阀一、副电磁阀二和副电磁阀三相连,所述传感器一、 传感器二和传感器三分别设置于主蒸汽发生器、副蒸汽发生器和冷凝水箱内,且所述传感 器一、传感器二和传感器三均与控制器相连。本技术无泵回水蒸汽热动力系统,所述主蒸汽发生组件的主蒸汽发生器由若 干蒸汽发生器并联而成,所述副蒸汽发生组件的副蒸汽发生器由若干蒸汽发生器并联而 成。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主蒸汽发生组件和副蒸汽发生组件轮流交替使用,当一组作为产生蒸汽时,另一 组处于非工作状态,此时冷凝水箱中的水可在重力的作用下进入该组蒸汽发生器中;因而 不再需要配备给水泵,不但降低了自身的能耗且只有极低噪音产生;同时,蒸汽发生器可由 若干组并联而成,因此降低了单个蒸汽发生器的体积,减小了发生安全事故的隐患。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去除控制系统后的结构示意图。图中主蒸汽发生组件1、主蒸汽发生器1. 1、主电磁阀一 1. 2、主电磁阀二 1. 3、主电磁阀 三 1. 4 ;副蒸汽发生组件2、副蒸汽发生器2. 1、副电磁阀一 2. 2、副电磁阀二 2. 3、副电磁阀 三 2.4 ;蒸汽冷凝做功设备3 ;冷凝水箱4;控制系统5、传感器一 5. 1、传感器二 5. 2、传感器三5. 3、控制器5. 4 ;缓冲汽包6;高温循环泵7。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和图2,本技术涉及一种无泵回水蒸汽热动力系统,所述系统包含有 主蒸汽发生组件1、副蒸汽发生组件2、蒸汽冷凝做功设备3、冷凝水箱4、控制系统5、缓冲 汽包6和高温循环泵7,所述主蒸汽发生组件1和副蒸汽发生组件2安装于冷凝水箱4的 下方,所述主蒸汽发生组件1包含有主蒸汽发生器1. 1、主电磁阀一 1. 2、主电磁阀二 1. 3和 主电磁阀三1. 4,所述副蒸汽发生组件2包含有副蒸汽发生器2. 1、副电磁阀一 2. 2、副电磁 阀二 2. 3和副电磁阀三2. 4,所述主蒸汽发生器1. 1和副蒸汽发生器2. 1分别通过主电磁 阀一 1. 2和副电磁阀一 2. 2与高温循环泵7相连,所述主蒸汽发生器1. 1和副蒸汽发生器 2. 1分别通过主电磁阀二 1. 3和副电磁阀二 2. 3与冷凝水箱4相连,所述主蒸汽发生器1. 1 和副蒸汽发生器2. 1分别通过主电磁阀三1. 4和副电磁阀三2. 4与缓冲汽包6的进气口相 连,所述缓冲汽包6的出气口与蒸汽冷凝做功设备3的进气口相连,所述蒸汽冷凝做功设备 可以是涡轮机、螺杆膨胀机或其他使用蒸汽的设备,所述蒸汽冷凝做功设备3的出气口与 冷凝水箱4相连;所述控制系统5包含有传感器一 5. 1、传感器二 5. 2、传感器三5. 3和控制 器5. 4,所述控制器5. 4的控制端分别与主电磁阀一 1. 2、主电磁阀二 1. 3、主电磁阀三1. 4、 副电磁阀一 2. 2、副电磁阀二 2. 3和副电磁阀三2. 4相连,所述传感器一 5. 1、传感器二 5. 2 和传感器三5. 3分别设置于主蒸汽发生器1. 1、副蒸汽发生器2. 1和冷凝水箱4内,且所述 传感器一 5. 1、传感器二 5. 2和传感器三5. 3均与控制器5. 4相连。权利要求1.一种无泵回水蒸汽热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含有主蒸汽发生组件(1)、 副蒸汽发生组件O)、蒸汽冷凝做功设备(3)、冷凝水箱G)、缓冲汽包(6)和高温循环泵 (7),所述主蒸汽发生组件(1)和副蒸汽发生组件( 安装于冷凝水箱的下方,所述主 蒸汽发生组件(1)包含有主蒸汽发生器(1. 1)、主电磁阀一(1. 2)、主电磁阀二(1. 3)和主 电磁阀三(1. 4),所述副蒸汽发生组件( 包含有副蒸汽发生器(2. 1)、副电磁阀一(2. 2)、 副电磁阀二 (2. 3)和副电磁阀三(2. 4),所述主蒸汽发生器(1. 1)和副蒸汽发生器(2. 1)分 别通过主电磁阀一(1. 和副电磁阀一(2. 2)与高温循环泵(7)相连,所述主蒸汽发生器 (1. 1)和副蒸汽发生器(2. 1)分别通过主电磁阀二 (1. 3)和副电磁阀二 (2. 3)与冷凝水箱 (4)相连,所述主蒸汽发生器(1. 1)和副蒸汽发生器(2. 1)分别通过主电磁阀三(1. 4)和副 电磁阀三(2.4)与缓冲汽包(6)的进气口相连,所述缓冲汽包(6)的出气口与蒸汽冷凝做 功设备(3)的进气口相连,所述蒸汽冷凝做功设备(3)的出气口与冷凝水箱(4)相连。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无泵回水蒸汽热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含有 控制系统(5),所述控制系统( 包含有传感器一(5. 1)、传感器二(5. 2)、传感器三(5. 3) 和控制器(5. 4),所述控制器(5.4)的控制端分别与主电磁阀一(1.2)、主电磁阀二(1.3)、 主电磁阀三(1. 4)、副电磁阀一 (2. 2)、副电磁阀二 (2. 3)和副电磁阀三(2. 4)相连,所述传 感器一(5. 1)、传感器二(5. 2)和传感器三(5. 3)分别设置于主蒸汽发生器(1. 1)、副蒸汽 发生器(2. 1)和冷凝水箱(4)内,且所述传感器一 (5. 1)、传感器二 (5. 2)和传感器三(5. 3) 均与控制器(5. 4)相连。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一种无泵回水蒸汽热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蒸汽发 生组件(1)的主蒸汽发生器(1. 1)由若干蒸汽发生器并联而成,所述副蒸汽发生组件(2) 的副蒸汽发生器(2. 1)由若干蒸汽发生器并联而成。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无泵回水蒸汽热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含有主蒸汽发生组件(1)、副蒸汽发生组件(2)、蒸汽冷凝做功设备(3)、冷凝水箱(4)、缓冲汽包(6)和高温循环泵(7),所述主蒸汽发生组件(1)和副蒸汽发生组件(2)安装于冷凝水箱(4)的下方,所述主蒸汽发生组件(1)包含有主蒸汽发生器(1.1)、主电磁阀一(1.2)、主电磁阀二(1.3)和主电磁阀三(1.4),所述副蒸汽发生组件(2)包含有副蒸汽发生器(2.1)、副电磁阀一(2.2)、副电磁阀二(2.3)和副电磁阀三(2.4),所述主蒸汽发生器(1.1)和副蒸汽发生器(2.1)分别通过主电磁阀一(1.2)和副电磁阀一(2.2)与高温循环泵(7)相连,所述主蒸汽发生器(1.1)和副蒸汽发生器(2.1)分别通过主电磁阀二(1.3)和副电磁阀二(2.3)与冷凝水箱(4)相连,所述主蒸汽发生器(1.1)和副蒸汽发生器(2.1)分别通过主电磁阀三(1.4)和副电磁阀三(2.4)与缓冲汽包(6)的进气口相连,所述缓冲汽包(6)的出气口与蒸汽冷凝做功设备(3)的进气口相连,所述蒸汽冷凝做功设备(3)的出气口与冷凝水箱(4)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振青
申请(专利权)人:马振青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