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宜崇专利>正文

匀速行驶系统和城市快速公交网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5336967 阅读:2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系统中在公交车站每一站台,增加匀速转动的大转盘,有轨电车绕着转盘的外缘匀速绕行一周,转盘的中间留一楼梯可供人员上下进入转盘,从内层走到外层完成加速过程,由于转盘和有轨电车均为匀速的,避免频繁刹车,起动达到节能省时的效果。合理建立城市公交网,加上车道为全封闭,车又载客量大,精确安排时间,从而使人们乘车快捷方便,城市节能又环保。推广后能代替私家车,有效地解决城市拥堵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的
属于公共交通。
技术介绍
人们乘公交时,先在站台上等,然后是进站,停下,等乘客上车后,起动、 加速、减速、进入下一站,循环往复。由于公交的站台间隔较短,这样频繁的加速减速刹车势 必消耗大量能量。由于城市交通拥堵,车速慢,红绿灯多,所以很耗时,大量出租车和私家 车,用的是燃油,这样造成排放多,环境污染严重。本人专利技术的勻速行驶系统和城市快速公 交网,就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勻速行驶系统系统中在公交车站每一站台,增加勻速转动的大转 盘(如附图一),有轨电车绕着转盘的外缘勻速绕行一周,转盘的中间留一电梯或楼梯可供 人员上下的位置,通过电梯或楼梯从上层下到转盘这一层,进入转盘,从平台的内层走到外 层完成加速过程。为保证人员安全,有轨电车和转盘应有相同的角速度,并各装一道能同 步的安全门,有轨电车需改装成能够弯曲,进站后自动打开门,人们就可以上车。设有轨电 车速度为10米/秒,转盘的直径为45米,有轨电车宽度为3米,则其绕行直径为48米,周 长为150. 8米,绕行一周的时间(即为乘客上下车时间)约为15秒。由于转盘的外缘均 可上下客,乘客不需排队,故可以满足上下客时间。设两站台距离为1000米,运行时间为 1000/10+15 = 115秒,约两分钟。由于转盘和有轨电车均为勻速的,上下车的人通过转盘达 到能量转换,达到节能效果。2.城市快速公交网车道为全封闭,电车为勻速的,如图二,设某一路公交为东西 方向1 5共5个站点,电车的数量为向东1# 5#五辆,向西为6# 8#三辆,共8辆,设 站点数为n,则车辆数为2n-2。B站台有姊,8#两辆车,若姊车(东行车)进站时间为0 分0秒,车长为100米,车速和绕行直径同上,则出站时间0分15秒,尾部出站时间为0分 25秒,8#车(西行车)为避开2#车,进站时间定为0分30秒,尾部出站时间为0分55秒。 即西行的车和东行的车有30秒的时间差。这30秒需要在线路末端(从4站到5站转至4 站)增加线路长度或减少速度来延迟,在线路开始端(从2站到1站转至2)减少线路长度 或增加速度来补正。若此站点有南北方向的线路,同样道理,北行的车进站时间为1分0秒, 南行的车进站时间为1分30秒。为避开车辆在站台时间冲突,除线路开始端末端外,要求 电车在每相邻两个站之间的运行时间是一样的,称之为这个城市公交网的时间段,每个站 台各个方向的进站时间均对应为上述时间加上时间段的整数倍。某一线路夜间停车或出故 障后重新运行都要严格按此时刻表。附图说明附图1包括平面图最外层是有轨电车,中间为转盘,内圈为上下电梯 或楼梯;剖面图上层为人行天桥层,下层为转盘和有轨电车层即自然地面层,人们通过电 梯或楼梯上下。附图2为某一线路运行时间轨迹示意图。上图为某一时刻,中图为其一个 时间段后,下图为夜间行车。附图3为某一城市局部公交网格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将整个城市根据其现有道路情况划分方格网,合适的网格距离为 1 1. 5公里,如图三所示,当道路为弯曲等原因可不分为等距离,但需调整速度使时间相 等。为人们找寻目的地和乘公交方便,每一网格交点均可作为公交站点,每一网格都有编 号,从中心开始东西方向线自南往北为0,A,B, C···,从北往南为-A,B, -C···,南北线自西3往东为0,1,2,3…,自东往西为-1,-2,-3…。以后地址就用网格号为代表,例如(-5.12, B. 30),表示-5轴向西120米和B轴向北300米。每一路车是直线的,线路名就可以网格 号来命名,电车报站名也用网格号,当乘客听到电车已到A站,就知道下一站就是要到的 目的地B站了,比如,人们从长途火车站下车进入公交站台首先看到的是本站台的编号是 (3,-E,),从此站台到上述的地点,终点站就是(5,B),不用问路就可以计算出向北乘7站和 向西8站,由于起点和终点站不在一直线上,需要在中间换乘一次车,通过电子屏提示公交 车向西坐-E号线至-5站,通过中转站1坐-5号线至B站下车,或向北坐3号线至B站,通 过中转站2坐B号线至-5站下车,到达(_5,B)站台后,走几百米即可。如果时间段是2分 钟,则乘车时间(7+8)*2 = 30分钟,等车时间为3分钟,共33分钟,路程是15公里。私家 车在高峰期在路上就可能需一小时,加上取车和停车,时间会更长。运输量计算某一城市的范围为30*40公里,网格间距为1公里,车辆数为 (31*2-2) *41+(41*2-2) = 4940,每辆车运 300 人,每小时为 2 人,则 4940*300*2/10000 =296. 4万人次/小时,相当于五千辆公交车替代三百万辆私家车和出租车的组合。为克服圆周运动产生的离心力,转盘和站台轨道需做成倾角,Q = arc sin v2/R/ g,最外层坡度约为10度。为使每辆车在站台均绕行一周,需电脑自动控制轨道变更。在人员密集区域可增设站点如附图三1 2轴间的I1点,但不可同时增加纵向站 点。在客流量大的线路,通过增加电车的长度和宽度来增加载客量。在客流量少的线路,可 增加节点间距或减少车次来解决。总之,要保证两轴间的用时是一个时间段或其倍数。夜 间人员稀少,可以停开某些地段,电车可直接停靠在停开路段的车道上。若遇某一辆电车出 故障停开,通过电脑能自动控制与之线路有关连的车辆暂停,用下一辆车推至应急车道。总之,有了勻速行驶系统,加上城市公交网,乘车快捷方便,节能又环保。推广后能 代替私家车和出租车,有效地解决城市拥堵问题。权利要求勻速行驶系统和普通的地铁系统一样,它们共有的技术特征是城市交通系统。 勻速行驶系统其特征是电车是勻速前进不需停靠。通过转盘使上下乘客能量转换,达 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本专利的权利要求1.勻速行驶城市公交系统。2.勻速行驶儿童乐园等娱乐设施。3.按本专利说明方法建立的城市公交网。全文摘要系统中在公交车站每一站台,增加匀速转动的大转盘,有轨电车绕着转盘的外缘匀速绕行一周,转盘的中间留一楼梯可供人员上下进入转盘,从内层走到外层完成加速过程,由于转盘和有轨电车均为匀速的,避免频繁刹车,起动达到节能省时的效果。合理建立城市公交网,加上车道为全封闭,车又载客量大,精确安排时间,从而使人们乘车快捷方便,城市节能又环保。推广后能代替私家车,有效地解决城市拥堵问题。文档编号E01F1/00GK102031737SQ20101056719公开日2011年4月27日 申请日期2010年11月19日 优先权日2010年11月19日专利技术者李宜崇 申请人:李宜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匀速行驶系统和普通的地铁系统一样,它们共有的技术特征是城市交通系统。匀速行驶系统其特征是电车是匀速前进不需停靠。通过转盘使上下乘客能量转换,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本专利的权利要求:匀速行驶城市公交系统。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宜崇
申请(专利权)人:李宜崇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