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徐景铎专利>正文

宫内节育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32502 阅读:1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宫内节育器,是用于安放在子宫内以避免怀孕的器具。它用不锈钢丝环绕成的圆柱型螺旋体为主体材料,经圈合、高温定型、向圆柱体内灌装一定表面积的铜棒及消炎痛药棒等加工而成。该节育器的形态与子宫腔形态相吻合,结构符合子宫动力学原理,在子宫收缩时,节育器向子宫底方向移动,不会下移脱落。节育器内含有表面积为180mm↑[2]的铜棒,可增加避孕效果,并含有消炎痛药棒,起到止血、止痛作用。应用该节育器,可提高避孕效果。(*该技术在200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的是一种女用宫内避孕器具,更确切地讲是用于安放在子宫内以避免怀孕的器具。目前国内外临床应用的宫内节育器,是多种多样的,有金属单环、Tcu环、Vcu环、宫型环、高支撑力环等。这些宫内节育器尽管都可起到一定避孕效果。但其不足之处是脱落率高,对子宫体的机械激刺性较大,容易引起子宫不规则出血和疼痛等副反应。影响避孕效果和受术者身体健康。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不足而设计的一种符合子宫形态及子宫动力学原理,放取简单,避孕效果好的宫内节育器。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它用不锈钢丝环绕成的圆柱型螺旋体为主体材料,经圈合、高温定型、向圆柱体内灌装一定表面积的铜棒及消炎痛药棒等加工而成。实现专利技术创造的目的要点在于1、该节育器的上半部形状与子宫腔底部形状相吻合,可有效减轻节育器对子宫腔的刺激,并增加其在宫腔内的稳定性。2、节育器的下半部是半圆弧形,其下缘悬于子宫内口上部,并保持一定距离。两侧与子宫侧壁接触,形成支撑点。根据子宫动力学原理,在子宫肌收缩时,节育器受力后会向子宫底方向移动,而不会下移脱出。亦不会触及宫颈内口易激惹区,可避免因子宫频繁收缩而产生的其他排异反应。3、节育器内含的铜棒(表面积为180mm2)不断释放铜离子,可改变子宫腔内环境,抑制精子活动,使之失去受孕能力。4、节育器内含的消炎痛管棒,可缓慢释放消炎痛,具有拮抗前列腺素,抑制子宫肌收缩及止血、止痛作用。本技术结构简单、造价低、使用方便、副反应小、适应面广。其构造特点和避孕作用都优于其他类型的宫内节育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平面视图图2是本技术的结构原理图图面说明1、不锈钢丝螺旋主体 2、上半部 3、下半部4、铜棒 5、消炎痛药棒权利要求1.一种用不锈钢丝环绕成的圆柱型螺旋体为主体材料,经加工定型而成的宫内节育器,其特征在于它的构造形状是上半部与子宫腔底部形状相吻合,下半部是半圆弧形。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宫内节育器,其特征在于主体螺旋体内灌装表面积为150mm2~200mm2的铜棒,使其通过不断释放铜离子,增加避免怀孕效果。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宫内节育器,其特征在于主体螺旋体内灌装消炎痛管棒,起到抑制子宫收缩、止血、止痛作用。专利摘要宫内节育器,是用于安放在子宫内以避免怀孕的器具。它用不锈钢丝环绕成的圆柱型螺旋体为主体材料,经圈合、高温定型、向圆柱体内灌装一定表面积的铜棒及消炎痛药棒等加工而成。该节育器的形态与子宫腔形态相吻合,结构符合子宫动力学原理,在子宫收缩时,节育器向子宫底方向移动,不会下移脱落。节育器内含有表面积为180mm文档编号A61F6/06GK2245968SQ9522684公开日1997年1月29日 申请日期1995年12月7日 优先权日1995年12月7日专利技术者温学强 申请人:徐景铎, 温学强, 梁翠兰, 刘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不锈钢丝环绕成的圆柱型螺旋体为主体材料,经加工定型而成的宫内节育器,其特征在于它的构造形状是上半部与子宫腔底部形状相吻合,下半部是半圆弧形。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宫内节育器,其特征在于主体螺旋体内灌装表面积为150mm2~200mm2的铜棒,使其通过不断释放铜离子,增加避免怀孕效果。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温学强
申请(专利权)人:徐景铎温学强梁翠兰刘燕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