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式栽培床输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5320569 阅读:1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循环式栽培床输送装置,设立栽培床阵列,并伫立循环式栽培床架,沿床架顶梁纵向设成对组的开间支撑导轨,在两端侧横排的顶梁上分设有横向位移驱动装置及横向传送机构;且在两端侧横排的栽培床架顶梁上还设有一纵向位移驱动装置,在两端侧横排的栽培床架的下方设有一组气动驱动装置;在横排传动方向的末端位置设置一传感器;横向位移驱动装置驱动栽培床沿横梁上设有的横向传送机构横向行进;纵向位移驱动装置驱动栽培床沿该开间支撑导轨纵向推进;气动驱动装置实现栽培床横向和纵向输送的自动转换;上述各驱动装置受控于一PLC控制器,传感器的输出接该PLC控制器的输入。该装置实现了栽培床循环式自动输送,操作方便,减少了温室生产用工量。(*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农业工程设施
,尤其涉及一种循环式栽培床输送装置
技术介绍
栽培床栽培主要用于穴盘育苗和盆栽作物,有利于通风透气和排水,减少病虫害 的发生。栽培床的结构尺寸应根据温室内的布置和操作方便的原则设计。目前栽培床分为 固定式栽培床和移动式栽培床。固定式栽培床。按温室内的布置和使用要求,苗床固定设备,其优点是比活动苗床 坚固耐用;由于两边要留作业通道,温室内有效利用率低。移动式栽培床除了床面可以从一侧向另一侧移动一定距离外,移动式栽培床与固 定式栽培床结构形式基本相同。移动式栽培床常见于金属结构的商品化栽培床,其床面可 以是通透式结构,也可以是潮汐式结构。移动式栽培床由于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温室内的走 道占用面积,使种植面积达到最大化。栽培床可以纵向布置,也可以横向岛状布置,但不论 哪种布置形式,都只需留一个“移动走道”。栽培床面放置在两根滚轴上,可以用手直接移动 床面,也可以在一个滚轴上插入手柄用以移动床面。随着栽培床面的移动,走道位置也随之 改变。但是移动式栽培床在摆放作物时,必须沿栽培床断面均勻操作,以避免一侧重量过大 引起栽培床面失去平衡而发生侧翻。另一方面,由于在每栋温室(单栋温室)或每跨温室 (连栋温室)内只有一条走道,操作不便,人工作业量还是比较大。所以,移动式栽培床不适 用于商业零售温室以及工人需要经常接近作物、操作生产的生产性温室。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循环式栽培床输送装置,其可以使得栽培床循环输 送,只需在一侧边即可实现作业。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以下设计方案—种循环式栽培床输送装置,设立一带有两纵向列的长方阵式循环排列的栽培床 阵,并伫立一循环式栽培床架,沿循环式栽培床架顶梁的纵向设有成对组的开间支撑导轨, 在两端侧横排的栽培床架顶梁上分别设有横向位移驱动装置及横向传送机构;且在两端侧 横排的栽培床架顶梁上还设有一纵向位移驱动装置,该纵向位移驱动装置位于每列传动方 向的起始栽培床床架顶梁上;在两端侧横排的栽培床架的下方设有一组气动驱动装置;在 每端侧横排栽培床架的传动方向的末端位置设置一传感器;所述的横向位移驱动装置驱动栽培床沿横梁上设有的横向传送机构横向行进;所述的纵向位移驱动装置驱动栽培床沿该开间支撑导轨纵向推进;所述的气动驱动装置实现栽培床横向和纵向输送的自动转换;上述各驱动装置受控于一 PLC控制器,所述传感器的输出接该PLC控制器的输入。所述的循环式栽培床横梁上设有的横向传送机构由横向轨道梁、轨道梁连接杆、 气动驱动纵向连接杆、气动驱动升降导向杆、支撑矩形管、脚支撑、栽培床输送胶轮、气动驱3动支撑杆、支撑板通过角件连接件组合构成,沿横向轨道梁固定一组栽培床输送胶轮。所述的横向位移驱动装置由涡轮蜗杆减速电机、中心输出轴、立式轴承座、驱动带 轮、支架相互连接组成,其中涡轮蜗杆减速电机的输出轴驱动中心输出轴转动,该中心输出 轴带动驱动带轮同步转动,驱动带轮通过摩擦力带动悬挂在其上的栽培床横向移动。所述的纵向位移驱动装置由涡轮蜗杆减速电机、输出轴、菱形轴承座、链轮、链条、 驱动板、支架组合组成,其中,涡轮蜗杆减速电机的输出带动输出轴转动,该输出轴再带动 链轮、链条同步转动,连接在链条上的驱动板随着链条的移动推动栽培床在开间支撑导轨 上纵向滚动。所述的气动驱动装置由一电磁阀控制的气路气源、薄膜气缸及气动驱动升降杆通 过气管的连接而组合组成,电磁阀控制的气路气源为薄膜气缸供气,气动驱动升降杆的动 作受控于薄膜气缸的举降。本技术循环式栽培床输送装置放置于温室中,用于栽植花卉或蔬菜的栽培床 使用,其开发使用,可以使得工作人员更方便接近作物。本技术的优点是该装置实现了栽培床循环式自动输送,操作方便,减少了温 室生产用工量,提高了温室劳动生产率,降低了劳动成本,同时由于栽培床紧密排列,通过 相互作用力移动,增加了有效使用面积,提高了温室空间的利用率。其设计合理、结构紧凑。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循环式栽培床输送装置结构示意图(俯视图)。图2为循环式栽培床输送装置横向位移、纵向位移和气动驱动装置局部单元示意 图。图3为循环式栽培床输送装置气动驱动装置安装位置示意图(左视)。图中1、循环式栽培床输送装置;2、循环式栽培床架;3、开间支撑导轨;4、横向位 移驱动装置;5、纵向位移驱动装置;6、气动驱动装置;7、PLC控制器;8、传感器;9、栽培床; 10、横向轨道梁;11、轨道梁连接杆;12、气动驱动纵向连接杆;13、气动驱动升降导向板; 14、支撑矩形管;15、脚支撑;16、栽培床输送胶轮;17、气动驱动支撑杆;18、支撑板;19、角 件连接件;20、T型螺栓;21、法兰螺母;22、涡轮蜗杆减速电机;23、中心输出轴;24、立式轴 承座;25、驱动带轮;26、支架;27、涡轮蜗杆减速电机;28、输出轴;29、菱形轴承座;30、链 轮;31、链条;32、驱动板;33、支架;34、气源;35、薄膜气缸;36、电磁阀;37、气动驱动升降 杆;38、三联件;39、消声器;40、接头;41、气管。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循环式栽培床输送装置设立一带有两纵向列的长 方阵式循环排列的栽培床阵,并伫立一循环式栽培床架1,沿循环式栽培床架顶梁的纵向设 有成对组的开间支撑导轨3,在两端侧横排的栽培床架顶梁上分别设有横向位移驱动装置 4及横向传送机构;且在两端侧横排的栽培床架顶梁上还设有一纵向位移驱动装置5,该纵 向位移驱动装置位于每列传动方向的起始位置处的栽培床床架顶梁上。在两端侧横排的栽 培床架的下方设有一组气动驱动装置6,由于两端侧横排的栽培床至少是两个床位,每个床 位要至少设置前后两个气动驱动装置,以可以抬托栽培床,故前述的一组至少是四个。4所述的循环式栽培床架2的横向传送机构由横向轨道梁10、轨道梁连接杆11、气 动驱动纵向连接杆12、气动驱动升降导向杆13、支撑矩形管14、脚支撑15、栽培床输送胶轮 16、气动驱动支撑杆17、支撑板18、角件连接件19等组成。循环式栽培床架2通过T型螺 栓20、法兰螺母21、角件连接件19固定各各相关联的杆件,通过T型螺栓20固定栽培床输 送胶轮16(沿横向轨道梁固定一组)。输送胶轮16可以起到导向支撑栽培床的作用。横向位移驱动装置4由涡轮蜗杆减速电机22、中心输出轴23、立式轴承座24、驱动 带轮25、支架26等组成。所述横向位移驱动装置4通过涡轮蜗杆减速电机22带动中心输 出轴23转动,中心输出轴23再带动驱动带轮25转动,驱动带轮25通过摩擦力带动悬挂在 其上的栽培床横向移动。纵向位移驱动装置5由涡轮蜗杆减速电机27、输出轴28、菱形轴承座29、链轮30、 链条31、驱动板32、支架33等组成。气动驱动装置6由气源34、薄膜气缸35、电磁阀36、气 动驱动升降杆37、三联件38、消声器39、接头40、气管41等组成。纵向位移驱动装置5通 过涡轮蜗杆减速电机27带动输出轴28转动,输出轴28再带动链轮、链条30、31转动,连接 在链条上的驱动板32随着链条31的移动推动栽培床在开间支撑导轨3上纵向滚动。所述的气动驱动装置6可以实现栽培床横向和纵向输送的自动转换,当电磁阀 36打开配气系统给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循环式栽培床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立一带有两纵向列的长方阵式循环排列的栽培床阵,并伫立一循环式栽培床架,沿循环式栽培床架顶梁的纵向设有成对组的开间支撑导轨,在两端侧横排的栽培床架顶梁上分别设有横向位移驱动装置及横向传送机构;且在两端侧横排的栽培床架顶梁上还设有一纵向位移驱动装置,该纵向位移驱动装置位于每列传动方向的起始栽培床床架顶梁上;在两端侧横排的栽培床架的下方设有一组气动驱动装置;在每端侧横排栽培床架的传动方向的末端位置设置一传感器;  所述的横向位移驱动装置驱动栽培床沿横梁上设有的横向传送机构横向行进;  所述的纵向位移驱动装置驱动栽培床沿该开间支撑导轨纵向推进;  所述的气动驱动装置实现栽培床横向和纵向输送的自动转换;  上述各驱动装置受控于一PLC控制器,所述传感器的输出接该PLC控制器的输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卓杰强卜云龙周增产李迎忠张春阳董微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京鹏环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