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邱莉娟专利>正文

增亮灯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313755 阅读:2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关于一种增亮灯罩,其主要由壳板、反射板与两夹具所组成。其中该壳板,以稍具硬质的材料制成半圆长条薄板状,横断面呈弧形,壳板两侧端设有卡条;而反射板对应于壳板的形状亦为半圆长条薄板状,该反射板能被容置于壳板的两卡条间形成弧面迭组关系;该两夹具,对应组置于壳板的两端缘处。利用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灯罩夹组于灯管上,可将灯管所产生的光源充份向下折射,具有增加亮度、均匀且柔化光源、节能省电等优点。(*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实用涉及一种新型增亮灯罩,尤涉及一种提供灯管加装、特别是用于增加亮 度与柔化光源的罩体结构的新型增亮灯罩。
技术介绍
现代人受惠于科技的进步,即便是夜晚也能有照明设备提供光源,连黑夜都可 以自由自在的进行任何活动,以充份运用时间。照明设备的种类繁多,举凡吸顶灯、汽车灯、手电筒、招牌灯等,理论上各种 照明设备都需要有理想的反射灯罩,才能将灯管或灯泡所产生的光源高效率的反射至黑 暗处。现有的灯具中,以相当广泛使用的长管形日光灯管来说,其产生光源后,若没 有设置反射灯罩,很多光能会投射到不需高亮度的天花板或高墙上,导致需要较明亮光 源照射的地面或桌面反而昏暗;若要增亮,以往的做法是增加灯管数量,只是,在现今 事事讲求节能减碳的观念与意识下,增加灯管数量不但不环保、增加二氧化碳排放量, 特别是增加耗电量、浪费金钱,实为治标不治本的错误方法。若能将灯管配置理想的反 射灯罩,那么不用增加灯管数量,即可在不增加耗电、不对环境保护造成伤害的前提下 提升明亮度,如此方为正确理想的解决方案。然而,现有灯具若需更换或改装,基于不 想花大钱且又怕麻烦的心态,多数消费者又会裹足不前、犹豫再三。是以,如何采用加 装的方式,在不用耗大工程、增加有限费用的前提下,能提升灯具的亮度,实为重要。创作人有鉴于此,遂特以研创成本技术,期能借助本技术的提出,以 便达成前述目标,以满足消费者实际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增亮灯罩,其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灯罩,其具有能使灯管以加 装方式配置,特别是能在不用耗大改装工程、增加微少费用的前提下,就可以达到提升 灯具亮度的目的。本技术增亮灯罩,其次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灯罩,其能增加亮度,如 此,在不用增加灯管数量的前提下,藉增亮作用,间接获致减碳节能、环保、降低二氧 化碳排放量与不增加耗电量与过多金钱等目的。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具体的内容为于现有灯管上,直接加装增亮灯 罩。该增亮灯罩,主要由壳板、反射板与两夹具所组成;该壳板呈半圆长条薄板状, 壳板两侧端设有卡条;以具有反射作用的材料制成的该反射板,其形状对应于壳板的形 状,且容置于该壳板的两卡条间;两个该夹具,对应组置于壳板、反射板的两端缘处; 该夹具包括有一个扣部,且扣部顶缘两端横向延设有两个对应的弹性夹片。所述的壳板,由稍具硬质的材料制成半圆长条薄板状,横断面呈弧形,壳板外 缘纵设有数肋条,以强化结构,又壳板两侧端设有卡条,且壳板内缘形成有凹部。所述的壳板,材料可以是由塑料、例如防火材质的ABS材料所制成。所述的反射板,对应于壳板的形状亦为半圆长条薄板状,横断面呈弧形,其可 用以容置于壳板的两卡条间,形成壳板与反射板的迭组关系。所述的反射板,以具有反射作用的镜面或镀膜材料制成。所述的夹具,对应组置于壳板、反射板的两端缘处。所述的夹具其结构,包括有一扣部,扣部顶缘两端横向延设有两对应的弹性夹 片,该两弹性夹片围构呈C字状。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利用将本技术的灯罩夹组于灯管上,由 于灯管上方设置有灯罩,因此当灯管产生光源时,灯管朝下射出的光源仍可以直接向下 投射,但原本向上或向旁边投射的光源,则会照射到灯罩后,利用灯罩的反射板,再折 射向下;如此,不但所有光源都能充份作为照明、达到增亮的作用,更且,直射与折射 的光源混和后,更能使光线柔化,看起来更为舒适。且组装相当容易、快速且方便。附图说明图1 为本技术的立体分解图。图2:为本技术的按装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使用状态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一壳板11——肋条12——卡条13——凹部2——反射板3 夹具31 扣部32-弹性夹片4——一灯罩5——灯管6——灯具。具体实施方式兹谨就本技术增亮灯罩其结构组成,及所能产生的功效,配合附图,举一 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首请参阅图1所示,本技术的灯罩4,主要由壳板1、反射板2与两夹具3 所组成。其中该壳板1,由稍具硬质的材料制成半圆长条薄板状,横断面呈弧形,壳板1外缘 纵设有数肋条11,又壳板1两侧端设有卡条12,且壳板1内缘形成有凹部13 ;该壳板1 的材料可以是由塑料,例如防火的ABS材料所制作;该反射板2,对应于壳板1的形状亦为半圆长条薄板状,横断面呈弧形,反射板 2能用以容置于壳板1的两卡条12间,形成壳板1与反射板2的迭组关系;该反射板2以 具有反射作用的镜面或镀膜材料制作;该两夹具3,对应组置于壳板1、反射板2的两端缘处;该夹具3,其结构包括 有一扣部31,扣部31顶缘两端横向延设有两对应的弹性夹片32,该两弹性夹片32围构 形成C字状。再请参阅图2,当要将本技术的灯罩4应用于灯管5时,首先将灯管5拆 下,令各夹具3的各弹性夹片32套夹于灯管5的两对应末端上方处,接着将灯管5装回灯具6,使灯罩4迭组于灯管5上方,即完成组装,相当容易、快速且方便。又如图3,本技术使用时,由于灯管5上方设置有灯罩4,因此当灯管5产 生光源时,灯管5朝下射出的光源仍可以直接向下投射,但原本向上或向旁边投射的光 源,则会照射到灯罩4后,利用灯罩4的反射板2,再折射向下;如此,不但所有光源 都能充份作为照明、达到增亮的作用,更且,直射与折射的光源混和后,更能使光线柔 化,看起来更为舒适。本技术另具有一大特点在于该灯罩4经巧妙设计,宽度与弧度具有最佳 化的优点,其不但具有绝佳的折射光源效果,更因宽度适当,当单一灯具6有多只灯管5 并排时,狭小的宽度也能轻易的进行按装,灯罩4不会有和相邻的其它灯罩4相互卡挡、 甚至无法按装的问题。综上所述,本技术增亮灯罩,在产业上确实得以利用,于申请前未曾见于 刊物或公开使用。本新型虽藉由前述实施例来描述,但仍可变化其形态与细节,于不脱离本新型 的精神而达成,并由熟悉此项技艺的人士可了解。前述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仅藉 本技术原理可以具体实施的方式之一,但并不以此为限制,应依申请专利范围所界 定为准。权利要求1.一种增亮灯罩,该灯罩由壳板、反射板与两个夹具组成,其特征在于该壳板呈半圆长条薄板状,壳板两侧端设有卡条;以具有反射作用的材料制成的该反射板,其形状对应于壳板的形状,且容置于该壳 板的两卡条间;两个该夹具,对应组置于壳板、反射板的两端缘处;该夹具包括有一个扣部,且扣 部顶缘两端横向延设有两个对应的弹性夹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增亮灯罩,其特征在于,该壳板由稍具硬质的材料制成,且 横断面呈弧形。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增亮灯罩,其特征在于,该壳板的材料为塑料。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增亮灯罩,其特征在于,该壳板的材料为ABS。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增亮灯罩,其特征在于,该反射板形状为半圆长条薄板状的 反射板,且横断面呈弧形。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增亮灯罩,其特征在于,该两弹性夹片围构形成C字状。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增亮灯罩,其特征在于,该反射板为具有反射作用的镜面材 料的反射板。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增亮灯罩,其特征在于,该反射板为具有反射作用的镀膜材 料的反射板。专利摘要本技术有关于一种增亮灯罩,其主要由壳板、反射板与两夹具所组成。其中该壳板,以稍具硬质的材料制成半圆长条薄板状,横断面呈弧形,壳板两侧端设有卡条;而反射板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增亮灯罩,该灯罩由壳板、反射板与两个夹具组成,其特征在于:该壳板呈半圆长条薄板状,壳板两侧端设有卡条;以具有反射作用的材料制成的该反射板,其形状对应于壳板的形状,且容置于该壳板的两卡条间;两个该夹具,对应组置于壳板、反射板的两端缘处;该夹具包括有一个扣部,且扣部顶缘两端横向延设有两个对应的弹性夹片。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莉娟
申请(专利权)人:邱莉娟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