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的原位人工肛门囊体,是一种人工器官,属于生物医学工程领域。肛肠病患如肛管癌、低位直肠癌是常见病、多发病。手术治疗是切除病变部位,但通常不能保留原有直肠肛门。把手术后患者的肠道出口置于腹部的“腹部造瘘”术是目前国内外广泛采用的肛门再造方法。腹部造瘘对于患者在生活上、行动上带来困难和不自由,增加了生理的和心理的负担。近年来,一种人体肛门再造的研究,其基本技术是新直肠角建造;内括约肌重建。是将结肠向下拉至肛门口,将结肠缘在会阴部原肛门切除区与皮肤用丝线间断缝合一周重建肛门。这一手术免除了腹部造瘘的缺陷,但粪便在“直肠段”滞留的时间短(一天排便多次),且多为稀便,肛口潮湿,易引起腹泻或大便失禁。故纯医学方法的这种“人体肛门”重建在恢复大便生理功能等方面还不甚理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经肛肠外科手术植入肛门原位、具有排便控制功能的原位人工肛门囊体。原位人工肛门囊体的基本方案是形状模拟肛管、直肠壶腹生理解剖结构;用医用高分子材料制造;具有收缩扩张功能的中空管状体。囊体的上部为中空锥管体,下部为中空圆管体,两者结合形成上大下小的中空管状体,如图1所示。锥管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原位人工肛门囊体,本专利技术的特征是囊体由外壁(1)和内壁(2)构成,内外壁相连形成中空管状囊体,上部大、下部小,内外壁之间为充有介质的密封囊腔V。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洪,凌保明,陈达恭,邓高里,齐颁扬,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