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长型钢-混凝土柱的制作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304337 阅读:4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细长型钢-混凝土柱的制作工艺,涉及一种建筑构件的制作工艺,按如下步骤完成:细长柱制作前底模上铺设防水塑料布,将侧模与端模板拼接好,用水泥胶抹缝,模板四周涂抹润滑剂,把纵筋骨架放置于模板中,按保护层厚度要求垫上相应的钢筋头,然后将钢骨定位所用的钢板条按要求放置并固定好,在模板短方向一端外侧预留出大于钢骨长度的空间;再浇注略高于型钢保护层高度的混凝土,随后取下一侧预留的端模板,将型钢插入就位,同时将端模从新固定好,把顶部两根纵筋固定于箍筋的中部,浇入余下的混凝土,再振捣直至密实即可,满足了实际工程中的需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建筑构件的制作工艺,特别是涉及一种细长型钢-混凝土柱的制 作工艺。
技术介绍
型钢混凝土柱具有承载力高、抗震性能好等一系列优点,广泛的应用于高层和超 高层建筑中,型钢混凝土结构(Steel Reinforced Concrete,简称SRC)是指在型钢周围 配置钢筋,并浇筑高强度混凝土形成的结构。随着建筑功能要求的提高,特别是底部几层 的大开间要求,柱子截面不能过大,该种结构形式可有效减小构件的截面尺寸,但同时增 大了构件的长细比,长柱失稳问题不容忽视,因此有必要研究细长型钢-混凝土柱的力学 性能,为相关实际工程提供依据和借鉴。若细长柱柱截面过大,柱高度会相应地增加,将受 到试验加载设备_长柱试验机高度限制,柱子竖向浇注,对模板拼接要求严格,混凝土振捣 工艺要求较高,否则会增加柱的初始缺陷,不能保证混凝土与型钢的粘结,存在很多实际问 题,目前国内罕见该类长柱的细长柱制作方法和工艺的报道,所以有必要SRC长柱的细长 柱制作进行详细说明,以满足试验研究的急迫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细长型钢_混凝土柱的制作工艺,针对建筑结构中细 长柱,包括钢筋混凝土和型钢_混凝土细长柱,能够保证构件的制作满足相关的试验,规范 和规程,使用材料的工艺要求,并减少误差,同时能够实现节能环保。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细长型钢_混凝土柱的制作工艺,该制作工艺按如下步骤完成细长柱制作前,首先在 平地面,即底模上铺设防水塑料布,将侧模与端模板拼接好,放置在底模上,用水泥胶抹缝, 模板四周涂抹润滑剂,把纵筋骨架放置于模板中,按保护层厚度要求垫上相应的钢筋头,然 后将钢骨定位所用的钢板条按要求放置并固定好,在模板短方向一端外侧预留出大于钢骨 长度的空间;再浇注略高于型钢保护层高度的混凝土,用6 50插入式振捣棒边浇边振,直 至密实,随后取下一侧预留的端模板,将型钢插入就位,同时将端模从新固定好,把顶部两 根纵筋固定于箍筋的中部,浇入略高于钢骨上翼缘的混凝土,并振捣密实,把顶部纵筋与箍 筋重新固定好,浇入余下的混凝土,再振捣直至密实即可。所述的细长型钢_混凝土柱的制作工艺,所述的端模与侧模采用与细长柱尺寸相 同的槽钢,并采用螺栓连接。所述的细长型钢_混凝土柱的制作工艺,通过改变端模在侧模上的位置实现细长 柱的长度,混凝土、型钢和纵向钢筋分步放入模板中。所述的细长型钢_混凝土柱的制作工艺,所述的侧模及端模采用与细长柱尺寸相 同的槽钢。本专利技术的优点与效果是实际工程中细长柱的应用,迫切需用研究该类柱的力学性能等,本专利技术针对细长柱的 试验研究,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制作工艺,用于制作建筑结构中各种细长柱,包括钢筋混凝土 和型钢_混凝土细长柱。同时能够保证构件的制作满足相关的试验,规范和规程,使用材料 的工艺要求,并减少误差,同时能够实现节能环保。该制作方法可以保证细长柱表面平整光滑,减少初始缺陷影响,满足型钢与纵向 钢筋与混凝土粘结以及混凝土振捣密实的施工工艺要求,同时满足细长柱各种长度需要, 而且模板可以反复使用,具有较好的经济性;也可为相关地混凝土较长构件的制作提供借鉴。附图说明图1为制作侧模和端模板安装关系示意图; 图2为细长型钢_混凝土柱安装关系的制作工序; 图3为实际制作完成后的细长柱照片。注图3为细长柱安装制作的现场照片示意图,图中的影像不清晰并不影响对本 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理解。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柱子采用卧浇,利用实验室超平地面作为底模,侧模及端模采用与细长柱 尺寸相同的槽钢,通过改变端模在侧模上的位置保证细长柱的长度,混凝土、型钢和纵向钢 筋分步放入模板中的方法,设计了细长型钢-混凝土柱的制作工艺。细长柱制作前,首先在 实验室超平地面,即底模上铺设防水塑料布,将侧模与端模板拼接好,放置在底模上,用水 泥胶抹缝,模板四周涂抹润滑剂,把纵筋骨架放置于模板中,按保护层厚度要求垫上相应的 钢筋头,然后将钢骨定位所用的钢板条按要求放置并固定好,在模板短方向一端外侧预留 出大于钢骨长度的空间(为保证钢骨从一侧端模板进入模板)。首先浇注略高于型钢保护层 高度的混凝土,其目的是为保证型钢翼缘与混凝土能够有充分的粘结,用 50插入式振捣 棒边浇边振,直至密实,随后取下一侧预留的端模板,将型钢插入就位,同时将端模从新固 定好,把顶部两根纵筋固定于箍筋的中部,浇入略高于钢骨上翼缘的混凝土,并振捣密实, 把顶部纵筋与箍筋重新固定好,浇入余下的混凝土,再振捣直至密实。做制作混凝土试块, 细长柱和试块的养护方法为在室内进行浇水自然养护。其它细长柱制作工艺只是根据长度 调整端模板在侧模板的位置。端模与侧模均为与所要加工的细长柱截面高度相同的热轧槽 钢,采用螺栓连接,细长柱的长度通过调整端模板在侧模板上的位置实现。权利要求细长型钢 混凝土柱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该制作工艺按如下步骤完成细长柱制作前,首先在平地面,即底模上铺设防水塑料布,将侧模与端模板拼接好,放置在底模上,用水泥胶抹缝,模板四周涂抹润滑剂,把纵筋骨架放置于模板中,按保护层厚度要求垫上相应的钢筋头,然后将钢骨定位所用的钢板条按要求放置并固定好,在模板短方向一端外侧预留出大于钢骨长度的空间;再浇注略高于型钢保护层高度的混凝土,用φ50插入式振捣棒边浇边振,直至密实,随后取下一侧预留的端模板,将型钢插入就位,同时将端模从新固定好,把顶部两根纵筋固定于箍筋的中部,浇入略高于钢骨上翼缘的混凝土,并振捣密实,把顶部纵筋与箍筋重新固定好,浇入余下的混凝土,再振捣直至密实即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细长型钢-混凝土柱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端模与 侧模采用与细长柱尺寸相同的槽钢,并采用螺栓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细长型钢-混凝土柱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通过改变端模 在侧模上的位置实现细长柱的长度,混凝土、型钢和纵向钢筋分步放入模板中。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细长型钢_混凝土柱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侧模及 端模采用与细长柱尺寸相同的槽钢。全文摘要细长型钢-混凝土柱的制作工艺,涉及一种建筑构件的制作工艺,按如下步骤完成细长柱制作前底模上铺设防水塑料布,将侧模与端模板拼接好,用水泥胶抹缝,模板四周涂抹润滑剂,把纵筋骨架放置于模板中,按保护层厚度要求垫上相应的钢筋头,然后将钢骨定位所用的钢板条按要求放置并固定好,在模板短方向一端外侧预留出大于钢骨长度的空间;再浇注略高于型钢保护层高度的混凝土,随后取下一侧预留的端模板,将型钢插入就位,同时将端模从新固定好,把顶部两根纵筋固定于箍筋的中部,浇入余下的混凝土,再振捣直至密实即可,满足了实际工程中的需要。文档编号B28B23/18GK101992502SQ20101055719公开日2011年3月30日 申请日期2010年11月24日 优先权日2010年11月24日专利技术者孙志屏, 郝微, 韩卓 申请人:沈阳建筑大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细长型钢-混凝土柱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该制作工艺按如下步骤完成:细长柱制作前,首先在平地面,即底模上铺设防水塑料布,将侧模与端模板拼接好,放置在底模上,用水泥胶抹缝,模板四周涂抹润滑剂,把纵筋骨架放置于模板中,按保护层厚度要求垫上相应的钢筋头,然后将钢骨定位所用的钢板条按要求放置并固定好,在模板短方向一端外侧预留出大于钢骨长度的空间;再浇注略高于型钢保护层高度的混凝土,用φ50插入式振捣棒边浇边振,直至密实,随后取下一侧预留的端模板,将型钢插入就位,同时将端模从新固定好,把顶部两根纵筋固定于箍筋的中部,浇入略高于钢骨上翼缘的混凝土,并振捣密实,把顶部纵筋与箍筋重新固定好,浇入余下的混凝土,再振捣直至密实即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卓孙志屏郝微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建筑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9[中国|沈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