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泵设有安全阀的背负式喷雾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303834 阅读:2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气泵设有安全阀的背负式喷雾器,包括设有泵筒和塞杆的气泵组件,该塞杆内部形成一贮水腔,其特征在于:所述贮水腔上设有安全阀,该安全阀包括从内至外同轴依次套设的芯体、中套和外壳,外壳一端为进水端,另一端上设出水阀口;所述中套对应出水阀口设有第一O形圈,而其另一端上作用有第一压簧,该第一压簧的弹力迫使中套与出水阀口密封配合,所述中套设第一O形圈的端部的中部从出水阀口伸出,并作为手动抵压部;所述中套设有进水阀口,另一端为出水端;所述芯体设有第二O形圈,另一端上作用第二压簧,第二压簧的弹力迫使芯体与进水阀口密封配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结构相比现有技术而言,可以同时实现自动控压和手动卸压,提高了安全性。(*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泵设有安全阀的背负式喷雾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喷雾器,具体涉及一种在气泵中设置有安全阀的背负式喷 雾器。
技术介绍
背负式喷雾器是一种应用极为广泛的农业植保用具。我国是农业大国,不论在 我国南方还是北方,都能看到农民在田间使用背负式喷雾器对农作物进行药物喷洒;并 且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城市环境要求的也逐渐提高,而 城市园林绿化水平对改善人们群众的生活环境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因此背负式喷雾器 于园林植物幼苗的培养过程中被普遍使用。现有的背负式喷雾器主要由液桶、摇杆组件、气泵组件和喷枪组成;其中,所 述摇杆组件主要由摇杆、连杆、连接轴组成,所述摇杆末端通过连接轴与所述液桶转动 连接,所述连杆的一端与所述摇杆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气泵组件转动连接;所述气 泵组件由泵筒、塞杆以及设于塞杆头部的皮碗构成,所述气泵组件下端伸入液桶内部, 气泵组件的上端设有连杆连接部以连接所述连杆,所述气泵组件通过气筒盖与所述液桶 固定;所述喷枪的进水管与设于气泵组件上端的出水口连接。当操作者上下揿动摇杆 时,通过连杆使塞杆在气泵的泵筒内做上下往复运动,行程为40 100mm。当塞杆上行 时,皮碗由下向上运动,皮碗下方由皮碗和泵筒所组成的空腔容积不断增大,形成局部 真空。这时药液桶内的药液在液面和泵筒内的压力差作用下冲开进水阀,沿着进水管路 进入泵筒,完成吸水过程。当塞杆下行时,皮碗由上向下运动,泵筒内的药液被挤压, 使药液压力骤然增高。在这个压力的作用下,进水阀被关闭,出水阀被压开,药液通过 出水阀进入空气室。空气室里的空气被压缩,对药液产生压力,打开开关后药液通过喷 杆进入喷头被雾化喷出。然而此种背负式喷雾器在使用中发现存在以下问题当操作者 多次揿动摇杆时却不喷洒时,由于内部气压值超过了气泵的承受能力,气泵会发生爆裂 等严重后果;在喷洒工作过程中,不可以停止喷洒,需要喷洒直到气泵内部完成卸压, 因为若不卸压充分,当液桶被碰撞时可能使液桶开裂造成农药外溢,影响人身安全。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如何解决以使背负式喷雾器的使用更加安全 可靠,便成为本技术研究的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气泵设有安全阀的背负式喷雾器,其目的在于解决现有背 负式喷雾器的气泵内气压值不可控制以及工作过程中无法卸压的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气泵设有安全阀的背负 式喷雾器,主要由液桶、摇杆组件、气泵组件以及喷枪组成;所述气泵组件包括泵筒和 塞杆,所述塞杆前端伸入泵筒内部,后端转动连接所述摇杆组件,且塞杆内部形成一贮 水腔,其中所述贮水腔上设有一连通液桶的回水口,该回水口上设有一安全阀,该安全阀包括从内至外同轴依次套设的芯体、中套和外壳,外壳一端为进水端,另一端上设 出水阀口;所述中套朝向出水阀口的一端上对应出水阀口设有第一O形圈,而其另一 端上作用有第一压簧,该第一压簧的弹力迫使中套设第一O形圈的端部与出水阀口密封 配合,所述中套设第一 O形圈的端部的中部从出水阀口伸出,并作为手动抵压部,以此 构成手动卸压阀结构;所述中套朝向外壳进水端的一端设有进水阀口,而另一端为出水 端;所述芯体朝向进水阀口的一端上对应进水阀口设有第二O形圈,而另一端上作用有 第二压簧,第二压簧的弹力迫使芯体设第二O形圈的端部与进水阀口密封配合,以此构 成控压阀结构。上述技术方案中的有关内容解释如下1.上述方案中,所述外壳平行于塞杆的轴心线,固定设置于贮水腔内壁上;所 述贮水腔内壁对应手动抵压部同轴心滑动设置有一抵压杆,该抵压杆一端作用于所述手 动抵压部,另一端从所述塞杆的后端伸出。本技术工作原理是本技术通过在贮水腔回水口处设置安全阀,藉由 该安全阀并联设置有手动卸压阀结构和自动控压阀结构,以此使得本技术的气泵让 操作者在使用喷雾器的过程中更加安全;当操作者上下揿动摇杆带动塞杆上下活动加 压,待贮水腔内部加压到大于或等于控压阀结构内第二压簧弹力的压力时,就不能再增 加压力,若再加压会压缩该第二压簧,使得第二 O形圈的端部与进水阀口松开,多余的 压力藉由该进水阀口将水通过回水口回流至液桶,直到贮水腔内压力达到预设值,因此 使得贮水腔更加安全,不会因为过压而爆炸破裂;如果在使用喷雾器的中途停止,或是 不需要喷雾但贮水腔还存有压力时,可以通过按下设于塞杆后端的抵压杆作用手动卸压 阀结构中的手动抵压部,使得所述第一 O形圈的端部与出水阀口松开,多余的压力藉由 该出水阀口将水通过回水口回流至液桶,直到贮水腔内压力达到预设值,因此使得贮水 腔更加安全,不用担心当液桶被碰撞时由于内部残余压力原因而导致贮水腔开裂造成农 药外溢,影响人身安全。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部分剖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本技术气泵组件的轴向剖视图;附图3为本技术塞杆的立体图;附图4为本技术手动卸压阀结构的剖视图;附图5为本技术手动卸压阀结构的分解爆炸图;附图6为本技术控压阀的立体图一;附图7为本技术控压阀的立体图二 ;附图8为本技术控压阀的立体图三。以上附图中1.液桶;2.泵筒;3.塞杆;4.贮水腔;5.回水口 ; 6.安全阀; 7.芯体;8.中套;9.外壳;10.进水端;11.出水阀口; 12.第一 O形圈;13.第一压簧; 14.手动抵压部;15.手动卸压阀结构;16.进水阀口; 17.出水端;18.第二 O形圈; 19.第二压簧;20.控压阀结构;21.抵压杆;22.摇杆;23.连杆;24.连接轴;25.出水 口; 26.连杆连接部;27.气泵盖;28.安全阀限位块。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实施例参见附图1所示,一种气泵设有安全阀的背负式喷雾器,其主要由液 桶1、摇杆组件、气泵组件以及喷枪(图中未绘出)组成;如图2所示,所述气泵组件包 括泵筒2和塞杆3,所述塞杆3前端伸入泵筒2内部,后端转动连接所述摇杆组件,且塞 杆3内部形成一贮水腔4,其中 如图2 5所示,所述贮水腔4上设有一连通液桶1的回水口 5,该回水口 5上 设有一安全阀6,该安全阀6包括从内至外同轴依次套设的芯体7、中套8和外壳9,外壳 9 一端为进水端10,另一端上设出水阀口 11;所述中套8朝向出水阀口 11的一端上对应 出水阀口 11设有第一 O形圈12,而其另一端上作用有第一压簧13,该第一压簧13的弹 力迫使中套8设第一 O形圈12的端部与出水阀口 11密封配合,同时该第一压簧13通过 一安全阀限位块观抵靠与所示塞杆3的前端;所述中套8设第一 O形圈12的端部的中 部从出水阀口 11伸出,并作为手动抵压部14,以此构成手动卸压阀结构15 (详见图4 5);如图4 8所示,所述中套8朝向外壳9进水端10的一端设有进水阀口 16,而 另一端为出水端17;所述芯体7朝向进水阀口 16的一端上对应进水阀口 16设有第二 O 形圈18,而另一端上作用有第二压簧19,第二压簧19的弹力迫使芯体7设第二 O形圈18 的端部与进水阀口 16密封配合,以此构成控压阀结构20。其中,如图2 3所示,所述 外壳9平行于塞杆3的轴心线,固定设置于贮水腔4内壁上;所述贮水腔4内壁对应手动 抵压部14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气泵设有安全阀的背负式喷雾器,主要由液桶、摇杆组件、气泵组件以及喷枪组成;所述气泵组件包括泵筒和塞杆,所述塞杆前端伸入泵筒内部,后端转动连接所述摇杆组件,且塞杆内部形成一贮水腔,其特征在于:所述贮水腔上设有一连通液桶的回水口,该回水口上设有一安全阀,该安全阀包括从内至外同轴依次套设的芯体、中套和外壳,外壳一端为进水端,另一端上设出水阀口;所述中套朝向出水阀口的一端上对应出水阀口设有第一O形圈,而其另一端上作用有第一压簧,该第一压簧的弹力迫使中套设第一O形圈的端部与出水阀口密封配合,所述中套设第一O形圈的端部的中部从出水阀口伸出,并作为手动抵压部,以此构成手动卸压阀结构;所述中套朝向外壳进水端的一端设有进水阀口,而另一端为出水端;所述芯体朝向进水阀口的一端上对应进水阀口设有第二O形圈,而另一端上作用有第二压簧,第二压簧的弹力迫使芯体设第二O形图的端部与进水阀口密封配合,以此构成控压阀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干雄伟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嘉达园林工具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