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固定在骨组织内的固定元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30335 阅读:1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用于植入骨组织以支承诸如人造关节部件、牙桥或假牙等假体的,大致上为圆柱形的固定元件。所说元件具有两个端部直径互不相同的圆柱形部分。直径较小的那个端部位于所说元件的插入部分,并且两个部分都至少部分地带有螺距相同的螺纹段。(*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植入的,特别是用于骨组织整合的固定元件,该固定元件主要包括一个由与生物体相容的材料制成的旋转对称的主体,主体的一端将用来支持假体器件、人造关节部件、牙桥结构、假牙等,主体的外表面上带有外螺纹。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将这样的固定元件装入上颌骨及颧骨以固定假牙或牙桥结构的方法。本专利技术可以方便地用于任何需要双重固定的场合,例如考虑到骨组织、长骨等可能存在缺陷因而需要双重固定的场合,或如再造指关节、腕关节那样,为了固定件的附加姿势固定,需要双重固定的场合。下面将以固定假牙或牙桥结构的固定器为例描述本专利技术,但是本专利技术并不限于这一类应用。一般说来,处理部分无牙或完全无牙的上颌时,可先在颌骨上钻孔,再用最好是圆柱形的带外螺纹的固定器将固定元件插入这些孔中,以便在这些颌骨上装上单颗假牙或假牙桥,而在后一种情况下,为了将桥结构夹持住,需要在颌骨上使用一个以上的固定器。在由于患者缺牙达很长时间而导致颌骨已部分吸收的情况下,颌骨的尺寸或夹持力都不足以固定一个或多个固定器,因此即使用所要求的修复器件对患者进行治疗也有可能达不到满意效果,或者患者不愿意冒假牙松动或颌骨骨折的风险,在上述情况下,这种风险是相当大的。基于上述情况,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这样一种固定器,利用该固定器可以将假牙或牙桥结构成功地固定在不能满足这类过程中所要求的尺寸和夹持力的上颌中。另外本专利技术还可以用于再造关节如指关节和腕关节的固定以得到最佳姿势和最佳固位方式的固定。通过使用前述的固定元件达到了上述目的,这种固定元件大致上为圆柱形,其相反两侧端部有不同的直径,直径小的端部将要插入颧骨中,并且在这一端部上至少部分地带有螺纹,至少部分地带有螺纹的直径较大的另一端部将要固定在上颌骨中,这两个螺纹部分的螺距相等。两个螺纹部分可以适当地彼此趋于会合而形成一个具有不同直径的连续的外螺纹。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相应实施例,在固定元件两端部的螺纹部分之间可以有一个没有螺纹的中间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在将所述固定元件用于固定假牙或牙桥结构时,将该固定元件设计成其与牙相邻的部分固定在上颌骨中和其远端(插入部分)固定在颧骨中,从而减小上颌骨内的应力。为了达到这一目的,要适当地选择固定元件的长度,使其与牙齿相邻的那一端固定在上颌骨中,而其插入部分固定在颧骨中,还要在其与牙齿相邻的那一端装上固定假体元件的部件。最好固定器上起始于其近端的实体延伸部分的直径大于起始于其远端的实体延伸部分的直径,在这两个部分上的外螺纹的外径不同,但远端和近端的外螺纹具有相同的螺距。固定部件最好包括一个带有内螺纹的孔,以及至少一个支撑假牙或牙桥的区域,所述的孔最好设置在相对于中心轴线有一定角度的位置上。固定器的中心轴线与固定部件的孔轴线之间的角度更为可取的是介于15°和60°之间,最好是大约45°或者是可以在一适当范围内调整。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固定器的远端上可以有一个孔和一些从该远端附近部分或从远端向近端方向延伸出若干个穿透的狭缝。使远端稍有倾斜也是可取的。螺纹可设计为自攻丝形式。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较佳方式,在远端和近端的外螺纹之间设置一个没有螺纹的中间部分。该中间部分的外径最好与远端螺纹的外径相同。这个中间区域的长度最好比颧骨与上颌骨彼此相对的两个侧面间的距离稍短一些。根据另外一个实施例,在固定元件上靠近牙齿那端,围绕穿透牙龈的区域放置一块骨膜板,该板是多孔的,厚度介于0.1至0.3mm之间,在板上适当地开一个中心孔,该孔的直径稍大于所述固定元件的最大外径。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将所述固定器安装到颌骨和颧骨上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a)在颌骨上开一个孔;(b)在颧骨上开一个与颌骨上的孔位于一条直线上的孔,颧骨上的孔直径小于颌骨上的孔的直径,插入一个带有与颧骨上的孔的直径相适合的第一外螺纹和与颌骨上的孔的直径相适合的第二外螺纹的固定器,所述的第一外螺纹有一个起自固定器一端的实体延伸部,所述的第二外螺纹有一个介于固定器的第二端和第一外螺纹之间的实体延伸部,将固定器靠近第一外螺纹的那一端首先插入;(d)将固定器同时旋入两个孔中;(e)将已旋入的固定器绕其纵轴旋转以调整其取向,借此将位于固定器的自由端,带有内螺纹的孔置于相对于固定器的纵轴线有一倾角的位置,以便可以正确的解剖位置安装假牙或牙桥;(f)在固定器上安装假牙或牙桥。固定器的旋入最好还能起到自攻丝的作用。下面结合附图的说明和权利要求书可清楚地阐明本专利技术的目的、特征及优点,当然本专利技术不限于所示的这些实施例。在附图中,附图说明图1是显示一个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固定元件的侧视图;图2为显示手术后固定元件相对于颌骨和颧骨所处位置的示意图;图3显示固定元件在手术后就位的另一实施例,该固定元件带有一骨膜板;图4是图3所示的板的视图。一般说来,这些图中示出的固定元件大致成圆柱形,并且在其一端,即所谓支承端带有支持部件用以在装入骨内后可直接或间接地接纳假肢体、人造关节部件、牙桥、假牙等。过去也有过这类固定元件的描述,如美国专利US5,064,425显示了一个带有外螺纹的所谓插入端,通过这一插入端使固定元件旋入一个预先钻好的孔中,该孔的直径稍小于固定元件上螺纹的外径。在这种情况下,螺纹最好是自攻丝的,如美国专利US5,064,425所示范的那样。为了达到最佳装配及与周围组织的骨性整合,固定元件的外表面上最好带有微凹,这些微凹的尺寸在10至1000nm之间,如美国专利US4,330,891所描述。在附图中,举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改进的固定元件的多种可能的情形中的一个例子,换句话说,是从有不同的颌骨缺陷的患者的多种可能的情形中举了一个例子说明假牙或牙桥的固定情况。通过使用建议的这种固定元件,为在颧骨和颌骨中的双重固定提供了可能性。本专利技术当然还能用于其他许多场合,例如可以将这种双重固定方法用于长骨的固定。图1所示的固定元件是由一片纯钛制作的,主要由两段相邻的并且排成一条直线的圆柱形部分组成。图1所示的固定器由一片纯钛制成,主要包括两个彼此相邻并且排成一条直线的圆柱形部分1,2,其中远离颌骨的那部分称为2,靠近颌骨并具有比部分2更大直径的那一部分被称作1。该固定器的外侧,除从该固定器的近端延伸出并与该圆柱形近端部分1相连的连接部位以外,都加工有螺纹。外螺纹包括位于近端圆柱形部分1上的第一螺纹4和位于远端圆柱形部分2上的第二螺方5。汇合于这两段圆柱形部分之间交界区的螺纹4,5具有相等的螺距。第一螺纹4的内径略微但不是很多地大于第二螺纹5的外径。螺纹4,5都是自攻丝。一个对称的中心孔(未示出)从远端6延伸出,其延伸长度大约相当于近端部分2长度的一半。两条穿透的狭缝7,8对称地排列在部分2中,并且沿其纵向从位于远端6附近且垂直于中心轴的平面延伸约三个螺距的长度,狭缝7,8使远端部分5的外侧与开在其中的用于传送剥离下来的骨质材料的对称的中心孔之间连通。远端部分2的外侧朝向端部6倾斜(见斜边16)。将安装部件3装在一个圆柱形的腔内,该圆柱形腔的直径与圆柱形部分1的外径一致。安装部件3具有一个底部9,底部9为圆柱体被一个与圆柱轴线成45°角的平面所切割的形状。底部9的圆柱形底面与同它相汇合的圆柱形近端部分1的近端相连。底部9上最接近于近端圆柱形部分1处有一环形凸缘14,在近端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植入组织,尤其是骨组织的固定元件,具有一个大体上旋转对称的外形,由生物体能够相容的材料制成,该固定元件的一端即支承端将用来支承假肢体、人工关节组件、牙桥、假牙等,该固定元件的外表面上带有外螺纹,其特征在于,所说固定元件基本上是圆柱形的,它的各端部直径互不相同,直径较小的那个端部位于该固定元件的插入部分,这两个端部至少部分地加工有螺纹,螺纹对准插入端,两个螺纹部分具有相同的螺距。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佩尔莫瓦尔布兰尼马克
申请(专利权)人:梅德费洛普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SE[瑞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