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明达专利>正文

弹性复位吸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298424 阅读:2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弹性复位吸盘,包括一可吸附于物体表面上的吸盘体,该吸盘体的底面内凹形成有一吸附空腔,于吸附空腔的周边具有一处于同一平面的闭合环面;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于前述吸附空腔内设置有使吸盘体朝向其背面复位的弹性复位体,该弹性复位体包括有伸缩套和装置于该伸缩套内的弹性件,该弹性复位体位于吸附空腔中间位置且连接于前述吸盘体,使用时,将吸盘体挤压于工作表面上,排出吸附空腔内的空气并形成密闭空间,再将手松开,前述弹性复位体利用其自身的复位弹力将吸盘体朝向吸盘体背面方向顶起,从而有效地增加前述密闭空间的体积,大大降低前述密闭空间内的压强,增大了吸盘体内外的压强差,增大了前述吸盘体的吸附力,使得吸附更加稳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吸盘,尤其是指一种增强吸附力的弹性复位吸盘
技术介绍
真空吸附式吸盘系生活中很常用的日用品,其可以直接固定于平整、光洁表面 的各种墙面、门窗等物件上,使人们可以利用有限的空间去挂置生活用品,节省了空 间,也方便物品的取用,其具有固定方便、移位灵活等优点。真空吸附式吸盘主要包括一可吸附于物体表面上的吸盘体,于该吸盘体的底面 内凹形成有一吸附空腔,该吸附空腔的周边具有一处于同一平面的闭合环面,藉此,通 过将前述吸盘体挤压于工作表面上,排出前述密闭空间内的空气,利用内外的压强差使 得前述吸盘体吸附于工作表面上。可是实际使用过程中,常常由于吸盘之吸附力不够而 出现吸盘于工作表面上掉落下来的现象,为了方便人们的生活与使用,如何研究出一种 能够增强吸附力的吸盘是一件极其重要的事情。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增强吸附 力的弹性复位吸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一种弹性复位吸盘,包括一可吸附于物体表面上的吸盘体,该吸盘体的底面内 凹形成有一吸附空腔,于吸附空腔的周边具有一处于同一平面的闭合环面,于吸附空腔 内设置有使吸盘体朝向其背面复位的弹性复位体,该弹性复位体位于吸附空腔中间位置 且连接于前述吸盘体。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弹性复位体包括有伸缩套和装置于该伸缩套内的弹性 件。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吸盘体底面中心处开设有一嵌槽,该嵌槽与前述吸附 空腔连通,前述弹性复位体装置于该嵌槽内并其一端伸入前述吸附空腔中。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伸缩套包括有活动抵推件、套体和盖体;其中,该套体嵌于前述嵌槽内,以及,该套体下端缘向内延伸有第一搭接部;该活动抵推件滑动式套接于前述套体内,且该活动抵推件抵于前述弹性件下端 面,于该活动抵推件上端缘向外延伸有第二搭接部,该第二搭接部压于前述第一搭接部 上,以及,该活动抵推件之抵推面上内凹形成有一容置腔,前述弹性件下端位于该容置 腔内;该盖体装置于前述套体上端开口处,并抵于前述弹性件的上端面。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套体外侧壁上凸设有限位件,该限位件嵌于前述吸盘 体内;或者所述盖体之抵推面上设置有用于防止前述弹性件歪斜移位的定位件。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弹性件系一复位弹簧或复位弹片。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吸盘体背面设置有连接球头。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吸盘体外表面设置有一压紧件。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吸盘体系一专用于吸附不透气光滑表面的吸盘体,其 包括有可吸附于不透气光滑表面的较硬质层,于该较硬质层底面形成有前述吸附空腔。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吸盘体系双层吸盘体,包括有一可吸附于不透气光滑 表面的较硬质层,于该较硬质层底面形成有前述吸附空腔,该吸附空腔之内壁面上附着 有可吸附不透气粗糙表面的带粘性的柔性层。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 案可知,其主要系通过于前述吸附空腔内设置有使吸盘体朝向其背面复位的弹性复位 体,该弹性复位体位于吸附空腔中间位置且连接于前述吸盘体,当将前述吸盘体挤压于 工作表面上,排出前述吸附空腔内的空气并形成一密闭空间,再将手松开,前述弹性复 位体利用其自身的复位弹力将吸盘体朝向吸盘体背面方向顶起,从而有效地增加前述密 闭空间的体积,大大降低前述密闭空间内的压强,增大了吸盘体内外的压强差,增大了 前述吸盘体的吸附力,使得吸附更加稳固;其次,前述嵌槽设置,使得弹性复位体装置稳固,其复位弹力作用更为平稳;再者,该吸盘体背面设置有连接球头,可与不同构件相连接,以便用于悬挂或 固定不同物品;以及,前述吸盘体系双层吸盘体,其可广泛应用于不透气之光滑表面和不透气 之较粗糙表面,例如,车内、厨卫等公共场所等。为更清楚地阐述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 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之第一4中实施例的立体示图2是本专利技术之第一4中实施例的截面示图3是本专利技术之第一-种实施例于不透气光滑表面的使用状态示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之第一-种实施例于不透气粗糙表面的使用状态示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之第一-种实施例的分解示图6是本专利技术之第一-种实施例的另一分解示图7是本专利技术之第二种实施例的截面示图8是本专利技术之第二种实施例的分解示图。附图标识说明10、吸盘体11、较硬质层12、带粘性的柔性层 13、嵌槽20、吸附空腔30、弹性复位体31、伸缩套311、活动抵推件3111、第二搭接部312、套体3121、第一搭接部3122、限位件313、盖体3131、定位件32、弹性件40、连接球头50、垫块60、螺合件70、压紧件具体实施例方式请参照图1至图6所示,其显示出了本专利技术之第一种实施例的具体结构,其包括 一可吸附于物体表面上的吸盘体10和用于使该吸盘体10朝向其背面复位的弹性复位体 30。其中,该吸盘体10的底面内凹形成有一吸附空腔20,于吸附空腔20的周边具 有一处于同一平面的闭合环面;以及,于吸盘体10底面中心处开设有一嵌槽13,该嵌槽 13与前述吸附空腔20连通;于本实施例中,该吸盘体10系双层吸盘体10,包括有一可 吸附于不透气光滑表面的较硬质层11,于该较硬质层11底面形成有前述吸附空腔20,该 吸附空腔20之内壁面上附着有可吸附不透气粗糙表面的带粘性的柔性层12,该带粘性的 柔性层12可以为软性合成橡胶,亦可为其它适用材质,并不以此为限;且该带粘性的柔 性层12和较硬质层11可以通过特殊的成型工艺粘合起来;当然,该吸盘体10也可为专 用于吸附不透气光滑表面的吸盘体10,该种吸盘体10包括有一可吸附于不透气光滑表面 的较硬质层11,于该较硬质层11底面形成有前述吸附空腔20。该弹性复位体30装置于前述嵌槽13内并其一端伸入前述吸附空腔20中;这 样,有利于当前述吸盘体10挤压于工作表面上时最大程度地排出前述吸附空腔20内的空 气;具体而言,该弹性复位体30包括有伸缩套31和装置于该伸缩套31内的弹性件32; 该伸缩套31包括有活动抵推件311、套体312和盖体313,其中,该套体312嵌于前述嵌 槽13内,于该套体312外侧壁上凸设有限位件3122,该限位件3122嵌于前述吸盘体10 内,以及,该套体312下端缘向内延伸有第一搭接部3121 ;该活动抵推件311滑动式套 接于前述套体312内,且该活动抵推件311抵于前述弹性件32下端面,于该活动抵推件 311上端缘向外延伸有第二搭接部3111,该第二搭接部3111压于第一搭接部3121上,以 及,该活动抵推件311之抵推面上内凹形成有一容置腔,前述弹性件32下端位于该容置 腔内;该盖体313装置于前述套体312上端开口处,该盖体313抵于前述弹性件32的上 端面,且该盖体313之抵推面上设置有用于防止前述弹性件32歪斜移位的定位件3131 ; 以及,该弹性件32可以为复位弹簧、复位弹片、或是其它具有复位弹力的弹性件32。上述弹性复位体30的装配过程如图5和图6所示,可以先将前述活动抵推件311 于套体312上端开口处自上而下套装于套体312内,直至活动抵推件311之第二搭接部 3111抵于前述套体312之第一搭接部3121上;接着,同样将弹性件32于套体312上端开 口处自上而下套装于套体312内,该弹性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弹性复位吸盘,包括一可吸附于物体表面上的吸盘体,该吸盘体的底面内凹形成有一吸附空腔,于吸附空腔的周边具有一处于同一平面的闭合环面,其特征在于:于吸附空腔内设置有使吸盘体朝向其背面复位的弹性复位体,该弹性复位体位于吸附空腔中间位置且连接于前述吸盘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明达
申请(专利权)人:黄明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