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立按压式双排端子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297262 阅读:1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侧立按压式双排端子连接器,包括一屏蔽金属外壳、第一端子座和第二端子座,该第一端子座包括第一端子埠及镶嵌成型于第一端子埠中的第一排端子,该第二端子座包括第二端子埠及镶嵌成型于第二端子埠中的第二排端子,该第二端子埠与第一端子埠左右并排紧贴后彼此滑移扣合在一起。利用该两端子座直接采用滑移式扣合卡装方式进行组装,从而克服了习知技术中端子以插入方式进行组配所带来之困扰,如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降低了整体组装难度,有利于提高组装效率,并且使两排端子可牢固地结合于端子座中,可保证电性连接的稳定性,也不会发生端子退出或翘起现象,降低产品不良率,有利于市场竞争。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紧凑、组装便捷,实用性强。(*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连接器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侧立按压式双排端子连接器
技术介绍
目前,市面上出现的双排端子连接器(例如HDMI连接器)的结构一般包括有一绝缘主体及两排端子组,该绝缘主体设有舌板及沿舌板向后延伸的后座构成,该舌板上、下表 面具有端子槽,所述两排端子系以插入方式组配于绝缘主体中,即沿后座的端子孔插入并 分别位于舌板上、下的端子槽中,如此针对现有微小连接器而言,端子以插入方式进行组装 较为困难,效率低,对绝缘主体、端子加工精度要求高,易松动,常常会发生端子退出绝缘主 体情形,也会影响到端子电性接触效果,并且在插端子过程中会存在端子被卡住或翘起等 异常现象,故会产生大量不良品,使成本提高,给生产企业带来困扰。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侧立按压式双排端子连接器,解决微小连接器中 端子的组装问题,使微小连接器的端子组装简便、快捷,同时保持有较佳之电连接性能。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一种侧立按压式双排端子连接器,包括一屏蔽金属外壳、第一端子座和第二端子 座,该第一端子座与第二端子座组配后一并卡装于该屏蔽金属外壳内,其中该第一端子座包括第一端子埠及镶嵌成型于第一端子埠中的第一排端子,该第一 端子埠的一端横向一体延伸出一舌板,该舌板的左、右表面对应设置有与舌板同向延伸的 左排端子槽、右排端子槽,右排端子槽的尾端设置有倒扣槽;该第一排端子的第一插接部系 横向嵌于该左排端子槽中,该第一排端子的第一焊接部系垂直于该第一插接部而竖向下延 伸出第一端子埠外;该第二端子座包括第二端子埠及镶嵌成型于第二端子埠中的第二排端子,第二排 端子的第二插接部横向延伸出第二端子埠外,第二排端子的第二焊接部系垂直于该第二插 接部而竖向下延伸出第二端子埠外;该第二端子埠与前述第一端子埠左右并排紧贴后沿舌 板之延伸方向彼此滑移扣合在一起,使该第二插接部嵌于前述右排端子槽中,并第二插接 部的尾端卡入前述倒扣槽中。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排端子之插接部的尾端具有一折弯。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端子埠上设置有卡部,对应于第二端子埠上设置有 勾部,当第一端子埠与第二端子埠彼此滑移时,该勾部沿舌板之延伸方向滑移锁勾住该卡 部。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端子埠上设置有插槽,该卡部位于该插槽的内壁面 上;所述第二端子埠上设置有插杆,该勾部位于该插杆上;当第二端子埠与第一端子埠彼 此紧贴时,该插杆伸入该插槽中。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插槽为三个,对应之插杆亦具有三个。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 方案可知,其通过将两排端子分别采用镶嵌成型(insertmolding)工艺制成两端子座,再 经由两端子座直接采用滑移式扣合卡装方式进行组装,从而克服了习知技术中端子以插入 方式进行组配所带来之困扰,如此本技术降低了整体组装难度,有利于提高组装效率, 并且使两排端子可牢固地结合于端子座中,可保证电性连接的稳定性,也不会发生端子退 出或翘起现象,降低产品不良率,有利于市场竞争。本技术结构紧凑、组装便捷,实用性 强。为更清楚地阐述本技术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 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之实施例的立体组装示图;图2是本技术之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示图;图3是本技术之实施例中第一端子座与第二端子座的分解图;图4是本技术之实施例中第一端子座的分解图;图5是本技术之实施例中第二端子座的分解图。附图标识说明10、第一端子座11、第一端子埠111、舌板112、左排端子槽113、右排端子槽113a、倒扣槽114、第一插槽115、第二插槽116、第三插槽117、卡部12、第一排端子121、第一插接部122、第一焊脚部20、第二端子座21、第二端子埠211、第一插杆212、第二插杆213、第三插杆214、勾部22、第二排端子221、第二插接部221a、折弯222、第二焊脚部30、屏蔽金属外壳具体实施方式请参照图1和图5所示,其显示出了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包括一 屏蔽金属外壳30、第一端子座10和第二端子座20,该第一端子座10与第二端子座20组配 后一并卡装于该屏蔽金属外壳30内。其中,该第一端子座10包括第一端子埠11和第一排端子12,该第一端子埠11的 一端横向一体延伸出一舌板111,该舌板111的左、右表面对应设置有与舌板111同向延伸 的左排端子槽112、右排端子槽113,右排端子槽113的尾端设置有倒扣槽113a。以及,于该 第一端子埠11上设置有三个插槽,它们是分布于舌板111根部两侧的第一插槽114、第二插槽115,以及远离该舌板111的第三插槽116。于该第一插槽114、第二插槽115和第三插槽 116中设置有卡部117,本实施例中第一插槽114和第二插槽115中卡部117为于其内壁面 上横向伸出的一凸块,该第三插槽116为一缺槽结构,并穿过缺槽的底面作为一卡部结构。 该第一排端子12镶嵌成型于第一端子埠11中,该第一排端子12的第一插接部121系横向 嵌于该左排端子槽112中,该第一排端子12的第一焊接部122系垂直于该第一插接部121 而竖向下延伸出第一端子埠11外,用于与电路板焊接。该第二端子座20系卡装于前述第一端子座10上,该第二端子座20包括第二端子 埠21及镶嵌成型于第二端子埠21中的第二排端子22。该第二端子埠21上设置有三个插 杆,它们分别是靠近舌板根部两侧的第一插杆211和第二插杆212,以及远离该舌板的第三 插杆213,使得各插杆211、212、213分别对应插装于前述第一端子座10的三插槽114、115、 116中,并于各插杆211、212、213上分别设置有勾部214,该勾部214卡勾于各插槽114、 115,116中的卡部117上,使第二端子座20与第一端子座10彼此扣合在一起。该第二排端 子22的第二插接部221横向延伸出第二端子埠20外,该第二插接部221的尾端具有一折 弯221a,利用该折弯221a以插伸入前述右排端子槽113的倒扣槽113a中,防止第二插接部 221翘起;第二排端子22的第二焊接部222系垂直于该第二插接部221而竖向下延伸出第 二端子埠21外,用于与电路板焊接。生产组装时,需要先分别镶嵌成型出第一端子座10和第二端子座20,然后将该第二端子座20卡装于第一端子座10上,最后再将扣合在一起的第一端子座10和第二端子座 20 一起卡装于屏蔽金属外壳30内。在进行该第二端子座20与第一端子座10的卡装时,需 要利用该第二端子埠21上的三插杆211、212、213分别正对第一端子埠11上的三插槽114、 115、116插入,接着向舌板111的延伸方向滑动该第二端子座20,使该三插杆211、212、213 上的勾部214分别卡勾于三插槽114、115、116中的卡部117上,同时,使得该第二插脚部 221的折弯221a插伸入右排端子槽113的倒扣槽113a中。然后利用该屏蔽金属外壳10的 包覆作用可阻止第二端子埠21后移,防止第二端子埠21松动,保证产品之组装强度。本技术的设计重点在于,其通过将两排端子分别采用镶嵌成型(insert m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侧立按压式双排端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屏蔽金属外壳、第一端子座和第二端子座,该第一端子座与第二端子座组配后一并卡装于该屏蔽金属外壳内,其中:该第一端子座包括第一端子埠及镶嵌成型于第一端子埠中的第一排端子,该第一端子埠的一端横向一体延伸出一舌板,该舌板的左、右表面对应设置有与舌板同向延伸的左排端子槽、右排端子槽,右排端子槽的尾端设置有倒扣槽;该第一排端子的第一插接部系横向嵌于该左排端子槽中,该第一排端子的第一焊接部系垂直于该第一插接部而竖向下延伸出第一端子埠外;该第二端子座包括第二端子埠及镶嵌成型于第二端子埠中的第二排端子,第二排端子的第二插接部横向延伸出第二端子埠外,第二排端子的第二焊接部系垂直于该第二插接部而竖向下延伸出第二端子埠外;该第二端子埠与前述第一端子埠左右并排紧贴后沿舌板之延伸方向彼此滑移扣合在一起,使该第二插接部嵌于前述右排端子槽中,并第二插接部的尾端卡入前述倒扣槽中。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强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旭竤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