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光互补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5294740 阅读:1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控制系统,特别是一种通过太阳能电池板及小型风力发电机对蓄电池的充放电实现供电可靠性的风光互补控制系统。它包括太阳能电池板、小型风力发电机、蓄电池、控制器、卸荷器和负载电路。太阳能电池板,小型风力发电机,蓄电池,卸荷器,负载电路分别连接于控制器,并在控制器的输出端分两路,一路连接第一负载提供直流电源,另一路通过DC/AC转换器连接在第二负载提供交流电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负载安全性极高、高效的蓄电池充电和管理功能、精确的定时、多种负载控制方式、友好的人机界面等优点。(*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风光互补控制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太阳能及风能应用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风光互补控制系 统。
技术介绍
我国“十一五”规划纲要的提出,“十一五”期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 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随着经济快速增长,各项建设取得巨大成 就,但也付出了巨大的资源和环境代价,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趋尖锐,群众对 环境污染问题反应强烈。这种状况与经济结构不合理、增长方式粗放直接相关,光伏 发电和风力发电机是目前利用比较合理环保发电装置,但使用上述发电机就离不开控制 系统,而传统风光控制系统多为模拟控制或者模拟和数字相结合的控制系统,其结构复 杂、体积庞大、集成化程度低且价格昂贵,不利于普及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智能化的安全、高效、可靠的风光互补控制 系统。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本技术是一种风光互补 控制系统,它包括太阳能电池板、小型风力发电机、蓄电池、控制器、卸荷器和负载电 路。太阳能电池板,小型风力发电机,蓄电池,卸荷器,负载电路分别连接于控制器, 控制器的输出端分两路,一路连接第一负载提供直流电源,另一路通过DC/AC转换器连 接在第二负载提供交流电源。采用上述方案后,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安全性极高。具有精准的负载过流保护功能,并带有电子保险丝功能,过流 条件消失后设备可自动恢复供电,在软硬件上设置了多重防止充放电系统误动作或对光 伏电池、风机反充电措施,实时监控系统的蓄电池电压、光伏电池电压、风电电压、工 作电流,蓄电池、光伏电池反接保护,具有蓄电池和光伏电池过压保护及防雷电保护功 能,蓄电瓶充满或风力太大可自动卸荷保护风机高效的蓄电池充电和管理功能。2、利用先进的ABM、MCT等理念和技术,对蓄电池全面实施科学管理,防止 蓄电池的过充过放,除普通的PWM浮充、均充功能外,还具备混合充电功能。根据环 境变化,对蓄电池充电进行_3mV/°C .Cell补偿。3、精确的定时。精准的实时时钟为用电管理提供了良好的定时平台。多种负 载控制方式。两路负载可单独进行光开、定开、光关、定关、延关控制状态设置。环境 亮度提高到一定程度或蓄电瓶欠压时强迫负载关闭。12V/MV工作电压自动识别。4、友好的人机交互界面,丰富的工作状态显示。在线蓄电池、光伏电池电压、 风力发电机电压测试,两路负载通断测试,近20余种参数可人工调整。工作参数具备掉 电记忆恢复能力,极低的待机功耗和工作功耗。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电路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技术是一种风光互补控制系统,它包括太阳能电池板(1)、 小型风力发电机O)、蓄电池(3)、控制器0)、卸荷器(5)和负载电路(6)。太阳能电 池板(1),小型风力发电机0),蓄电池(3),卸荷器(5),负载电路分别连接于控制器 (4),控制器的输出端分两路,一路连接第一负载(61)提供直流电源,另一路通过 DC/AC转换器连接在第二负载(6 提供交流电源。如图2所示,是本技术的电路原理图,控制器系统充电采用风力发电机输 出的三相电流经过整流⑵后变直流,经充电控制⑶及防反充控制器(9),通过电压取 样(10),经过微处理器CPU(12)处理后,利用了先进的ABM、MCT等理念和技术,反 馈成充电电路的输出端给蓄电池(3)充电,如果风力发电机的电流、电压过大,系统则 用光藕隔离(11)后,利用卸荷控制器卸荷并保护风机高效的蓄电池充电。控制部分微 处理器CPU(12)实时监控系统的蓄电池电压、光伏电池电压、风电电压、工作电流,确 定充放电控制模式和控制参数,利用按键调整通过显示器面板(1 显示出来;选择控制 模式,可单独进行光开、定开、光关、定关、延关控制状态设置两路负载来控制。负载 两路输出端,设置过流检测(13),电子保险丝(14)来保护负载电器的安全。本技术的重点利用太阳能电池板⑴及小型风力发电机⑵对蓄电池⑶ 的充放电实现供电可靠性的控制系统。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而已,控制器可分出多路与负载连接, 故不能以此限定本技术实施的范围,即依本技术申请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 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技术专利涵盖的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风光互补控制系统,它包括太阳能电池板(1)、小型风力发电机O)、蓄电池 (3)、控制器(4)、卸荷器(5)和负载电路(6);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太阳能电池板(1), 小型风力发电机0),蓄电池(3),卸荷器(5),负载电路(6)分别连接于控制器⑷; 所述的控制器的输出端分两路,一路连接第一负载(61)提供直流电源,另一路通过 DC/AC转换器连接在第二负载(6 提供交流电源。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控制系统,特别是一种通过太阳能电池板及小型风力发电机对蓄电池的充放电实现供电可靠性的风光互补控制系统。它包括太阳能电池板、小型风力发电机、蓄电池、控制器、卸荷器和负载电路。太阳能电池板,小型风力发电机,蓄电池,卸荷器,负载电路分别连接于控制器,并在控制器的输出端分两路,一路连接第一负载提供直流电源,另一路通过DC/AC转换器连接在第二负载提供交流电源。本技术具有负载安全性极高、高效的蓄电池充电和管理功能、精确的定时、多种负载控制方式、友好的人机界面等优点。文档编号H02J7/00GK201813193SQ20102055392公开日2011年4月27日 申请日期2010年10月8日 优先权日2010年10月8日专利技术者李金钗 申请人:东电(福建)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风光互补控制系统,它包括太阳能电池板(1)、小型风力发电机(2)、蓄电池(3)、控制器(4)、卸荷器(5)和负载电路(6);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太阳能电池板(1),小型风力发电机(2),蓄电池(3),卸荷器(5),负载电路(6)分别连接于控制器(4);所述的控制器(4)的输出端分两路,一路连接第一负载(61)提供直流电源,另一路通过DC/AC转换器连接在第二负载(62)提供交流电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金钗
申请(专利权)人:东电福建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5[中国|福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