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灭蚊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289513 阅读:1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灭蚊器,包括有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的上部设有至少一根诱蚊灯管,在壳体上设有若干个供蚊虫飞入壳体内的窗口,在壳体内的下部设有储蚊腔,在诱蚊灯管和储蚊腔之间设有可将蚊虫吸入并将其风干的风机,在诱蚊灯管和风机之间设有安全网罩。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灭蚊效果好,生产成本低,噪音小,安全性能好,可净化空气的优点。(*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灭蚊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灭蚊器。
技术介绍
遭受蚊虫叮咬是令人们非常烦恼的事情,特别是在夏季,蚊虫特别多,在各种场所 都有可能遭受蚊虫的叮咬,因此灭蚊也就成了必需的任务,灭蚊的方式可分为药物灭蚊和 器械灭蚊,药物灭蚊就比如点蚊香、喷灭蚊剂等方法,药物灭蚊效果好,但是对人的身体健 康不利,致使空气质量也降低,使用化学药品也不环保,器械灭蚊比如灭蚊拍、灭蚊灯,目前 对于利用灭蚊灯来灭蚊的产品,结构设计得不够合理,灭蚊效果差,生产成本高,本实用新 型就是在这样一种
技术介绍
下研制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克服了上述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生产成本低,灭蚊效果好,噪音 小,可净化空气的灭蚊器。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下列技术方案一种灭蚊器,包括有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的上部设有至少一根诱蚊灯管, 在壳体上设有若干个供蚊虫飞入壳体内的窗口,在壳体内的下部设有储蚊腔,在诱蚊灯管 和储蚊腔之间设有可将蚊虫吸入并将其风干的风机,在诱蚊灯管和风机之间设有安全网罩。如上所述的一种灭蚊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由上壳、中壳及下壳连接组成,所 述的诱蚊灯管和窗口设置在上壳上,所述的风机设置在中壳内。如上所述的一种灭蚊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壳上设有向内伸出的支撑座,所述 的风机安装在支撑座上,所述的储蚊腔由下壳和支撑座之间的空间构成。如上所述的一种灭蚊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座上支撑有其内壁喷涂光触媒且 可将所述风机罩于其内的圆筒形内衬,内衬上部开口呈喇叭状,所述安全网罩安装在内衬 顶部。如上所述的一种灭蚊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座上设有供蚊虫落入所述储蚊腔 的开口。如上所述的一种灭蚊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壳扣接在中壳上,在下壳的侧壁上 设有至少一个透气窗,在下壳内设有可封住所述透气窗的纱网。如上所述的一种灭蚊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窗口环形设置在上壳的侧壁上。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有如下优点首先,将灭蚊器分为上中下三部分,生产工艺简单,装配方便,生产成本低。其次,通过灭蚊灯灯光和风机产生的热流诱惑蚊虫,风机将蚊子吸入并风干,落入 储蚊腔中,灭蚊效果好。第三,诱蚊灯发出的光线照射到喷涂有光触媒的内衬上,产生强烈催化降解功能,能有效地降解空气中有毒有害气体,能有效杀灭多种细菌,并能将细菌或真菌释放出的毒 素分解及无害化处理,同时还具备除臭、抗污等功能,风机运行时产生的气流,还可以吸收 空气中的粉尘,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环保实用。第四,在风机上面设有安全网罩,可防止小孩手指升入其内而受伤,安全性能好。第五,本技术结构紧凑美观,还可起到装饰的作用。以下结合附图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2所示,一种灭蚊器,包括有壳体1,壳体1由上壳101、中壳102及下壳 103连接组成,在上壳101的顶部设有电源开关9,下壳103扣接在中壳102上,上壳101也 扣接在中壳102上,在上壳101侧壁上环形阵列有18个供蚊虫飞入壳体内的窗口 3,当然, 窗口 3的数量也可以为其它,在上壳101内上部安装有2根诱蚊灯管2,在中壳102上设有 向内伸出的支撑座1021,支撑座1021上安装有一风机5,下壳103和支撑座1021之间的空 间构成一储蚊腔4,支撑座1021上设有供蚊虫落入储蚊腔4的开口 7,支撑座1021上支撑 有其内壁喷涂光触媒的圆筒形内衬10,内衬10将风机5罩于其内,在内衬10的顶部安装有 一安全网罩6。内衬10上部开口呈喇叭状,将内衬10上部开口设为呈喇叭状,目的是为了 更好地使诱蚊灯光和光触媒产生催化降解反应,以更好的实现净化空气的目的。在下壳103的侧壁上设有6个透气窗1031,在下壳103内设有可封住透气窗1031 的纱网8。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灭蚊灯具有吸引蚊虫的功能,风机运行时产生的热量也能吸引蚊虫,风机可将蚊虫吸入灭蚊器内并将其风干,吸入的蚊虫最后全掉入储蚊腔内, 使用一段时间后,将下壳拧下来将储蚊腔清扫干净即可,本技术具有生产成本低,灭蚊 效果好,噪音小,可净化空气的优点。权利要求一种灭蚊器,包括有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的上部设有至少一根诱蚊灯管(2),在壳体(1)上设有若干个供蚊虫飞入壳体内的窗口(3),在壳体内的下部设有储蚊腔(4),在诱蚊灯管(2)和储蚊腔(4)之间设有可将蚊虫吸入并将其风干的风机(5),在诱蚊灯管(2)和风机(5)之间设有安全网罩(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灭蚊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1)由上壳(101)、中壳 (102)及下壳(103)连接组成,所述的诱蚊灯管(2)和窗口(3)设置在上壳(101)上,所述 的风机(5)设置在中壳(102)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灭蚊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壳(102)上设有向内伸出 的支撑座(1021),所述的风机(5)安装在支撑座(1021)上,所述的储蚊腔⑷由下壳(103) 和支撑座(1021)之间的空间构成。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灭蚊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座(1021)上支撑有其内 壁喷涂光触媒且可将所述风机(5)罩于其内的圆筒形内衬(10),内衬(10)上部开口呈喇叭 状,所述安全网罩(6)安装在内衬(10)顶部。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灭蚊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座(1021)上设有供蚊虫 落入所述储蚊腔(4)的开口(7)。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灭蚊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壳(103)扣接在中壳 (102)上,在下壳(103)的侧壁上设有至少一个透气窗(1031),在下壳(103)内设有可封住 所述透气窗(1031)的纱网(8)。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灭蚊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窗口(3)环形设置在上壳 (101)的侧壁上。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灭蚊器,包括有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的上部设有至少一根诱蚊灯管,在壳体上设有若干个供蚊虫飞入壳体内的窗口,在壳体内的下部设有储蚊腔,在诱蚊灯管和储蚊腔之间设有可将蚊虫吸入并将其风干的风机,在诱蚊灯管和风机之间设有安全网罩。本技术具有灭蚊效果好,生产成本低,噪音小,安全性能好,可净化空气的优点。文档编号A01M1/08GK201563520SQ2009202632公开日2010年9月1日 申请日期2009年11月24日 优先权日2009年11月24日专利技术者胡小剑 申请人:台山市富星塑料制品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灭蚊器,包括有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的上部设有至少一根诱蚊灯管(2),在壳体(1)上设有若干个供蚊虫飞入壳体内的窗口(3),在壳体内的下部设有储蚊腔(4),在诱蚊灯管(2)和储蚊腔(4)之间设有可将蚊虫吸入并将其风干的风机(5),在诱蚊灯管(2)和风机(5)之间设有安全网罩(6)。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小剑
申请(专利权)人:台山市富星塑料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