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双音门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282704 阅读:1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门铃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单双音门铃,包括主体,主体设置有大共鸣箱,小共鸣箱,大共鸣箱,小共鸣箱分别设置于主体的两端,主体还设置有单音撞杆、双音撞杆、防撞组件,单音线圈、双音线圈,单音撞杆一端设置于单音线圈内,单音撞杆的另一端设置有单音弹性组件,单音撞杆的底端与防撞组件相抵,双音撞杆的一端设置于双音线圈内,双音撞杆的另一端设置有双音弹性组件,主体两个侧面分别设置有小音板、大音板,大共鸣箱侧面开口,大共鸣箱开口处与大音板一端相对,小共鸣箱侧面开口,小共鸣箱开口处与小音板一端相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既可以产生单音铃声,也可以产生双音铃声,功能多样,结构简单。(*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实用 新型涉及门铃
,尤其涉及一种单双音门铃
技术介绍
门铃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家庭,酒店的很普通的传唤工具,通常情况下,门铃包 括撞击组件、发音组件、共鸣音箱,通过带电线圈使撞击组件产生磁力,撞击组件在磁 力的作用下与发音组件撞击产生声音,声音通过共鸣音箱共鸣,发出悦耳的铃声。目前市场上的门铃通常发音单一,要么只发出单音,要么只发出双音,同时一 个门铃只用在一个门口,如果房子设置有前门和后门,就只能设置两个门铃,而且要求 门铃要么响铃情况不同,比如前门为单音门铃,后门为双音门铃;要么是铃声的音色不 同,前后门都为双音,或者都为单音,但是前后门的门铃的音色不同,如果靠门铃的音 色不同来区分是前门响铃还是后门响铃,这样很容易混淆,所以目前市场上的门铃功能 单一,门铃结构复杂,安装过程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功能多样、结构简单的 单双音门铃。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措施实现一种单双音门铃,包括主体,主体 设置有大共鸣箱、小共鸣箱,大共鸣箱、小共鸣箱分别设置于主体的两端,主体还设置 有单音撞杆、双音撞杆、防撞组件、单音线圈、双音线圈,单音撞杆一端设置于单音线 圈内,单音撞杆的另一端设置有单音弹性组件,单音撞杆的底端与防撞组件相抵,双音 撞杆的一端设置于双音线圈内,双音撞杆的另一端设置有双音弹性组件,主体两个侧面 分别设置有大音板、小音板,大共鸣箱侧面开口,大共鸣箱开口处与大音板一端相对, 小共鸣箱侧面开口,小共鸣箱开口处与小音板一端相对。其中,主体包括底壳、小封板、大封板,大封板与底壳连接,构成侧面开口的 大共鸣箱,小封板与底壳连接,构成侧面开口的小共鸣箱。其中,还包括线芯骨架,线芯骨架为是中空结构,数目为两个,单音线圈缠绕 第一个线芯骨架,单音撞杆一端设置于第一个线芯骨架内,双音线圈缠绕第二个线芯骨 架,双音撞杆一端设置于第二个线芯骨架内。其中,还包括线芯支架,线芯支架为“U”字形,线芯支架侧面对应设置有两 对通孔,单音撞杆设置有单音弹性组件的一端穿过其中一对通孔中的一个通孔,双音撞 杆设置有双音弹性组件的一端穿过另一对通孔中的一个通孔。其中,单音弹性组件和双音弹性组件为弹簧,单音弹性组件的一端与线芯支架 相抵,另一端固定于单音撞杆的前端部的凹槽,双音弹性组件的一端与线芯支架相抵, 另一端固定于双音撞杆的前端部的凹槽。其中,还包括快巴组件,快巴组件上设置与单音线圈电连接的第一导电端子、与双音线圈电连接的第二导电端子,与外部变压器连接的第三导电端子。其中,底壳设置有凸臂,大音板、小音板通过橡胶鸡眼固定于底壳。其中,防撞组件为防撞棉。本技术有益效果在于一种单双音门铃,包括主体,主体设置有大共鸣、 小共鸣箱,大共鸣箱、小共鸣箱分别设置于主体的两端,主体还设置有单音撞杆、双音 撞杆、防撞组件、单音线圈、双音线圈,单音撞杆一端设置于单音线圈内,单音撞杆的 另一端设置有单音弹性组件,单音撞杆的底端与防撞组件相抵,双音撞杆的一端设置于 双音线圈内,双音撞杆的另一端设置有双音弹性组件,主体两个侧面分别设置有小音 板、大音板,大共鸣箱侧面开口,大共鸣箱开口处与大音板一端相对,小共鸣箱侧面开 口,小共鸣箱开口处与小音板一端相对,当单音线圈通电的时候,单音撞杆撞击小音 板,小音板震动与小共鸣箱共鸣,发出声音,由于弹性部件恢复形变,带动单音撞杆回 位,单音撞杆在回位撞击防撞部件后,单音撞杆停止运动,当双音线圈通电的时候,双 音撞杆撞击小音板,小音板震动与小共鸣箱产生共鸣,发出第一声铃声,由于弹性部件 恢复形变,双音撞杆回位,接着再撞击大音板,大音板随之震动与底壳大共鸣箱产生共 鸣,发出第二声铃声,双音撞杆撞击大、小音板发出两声衔接的声音。单音撞杆撞击产 生的铃声和双音撞杆撞击产生的铃声的振动频率不同,产生的声音强度,声音音色都不 同,很容易分辨,本技术既能产生单音铃声也可以产生双音铃声,功能多样,结构 简单。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2是本技术的第-图3是本技术的第: 附图标记 1——主体 112——小封板 21——大共鸣箱 31——单音撞杆 4——防撞组件 52——双音线圈 62——双音弹性组件 72——小音板 9——线芯支架 101——第一导电端子 103——第三导电端子-视角分解示意图; 二视角分解示意图。111——底壳 113——大封板 22——小共鸣箱 32——双音撞杆 51——单音线圈 61——单音弹性组件 71——大音板 8——线芯骨架10--决巴组件102——第二导电端子 12——橡胶鸡眼。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单双音门铃,包括主体1,主体1设置有大共鸣箱21、小共鸣箱22,大共鸣箱21、小共鸣箱22分别设置于主体1的两端,主体1还设置有单音撞杆 31、双音撞杆32、防撞组件4、单音线圈51、双音线圈52,单音撞杆31 —端设置于单音 线圈51内,单音撞杆31的另一端设置有单音弹性组件61,单音撞杆31的底端与防撞组 件4相抵,双音撞杆32的一端设置于双音线圈52内,双音撞杆32的另一端设置有双音 弹性组件62,主体1的两个侧面分别设置有小音板72、大音板71,大共鸣箱21侧面开 口,大共鸣箱21开口处与大音板71—端相对,小共鸣箱22侧面开口,小共鸣箱22开口 处与小音板72—端相对,本实例的防撞组件4为防撞棉,当单音线圈51通电的时候,单 音撞杆31撞击小音板72,小音板72随之震动与小共鸣箱22共鸣,发出声音,由于弹性 部件恢复形变,带动单音撞杆31回位,单音撞杆31在回位撞击防撞部件后,单音撞杆31 停止运动,当双音线圈52通电的时候,双音撞杆32撞击小音板72,小音板72震动与小 共鸣箱22产生共鸣,发出第一声铃声,由于弹性部件恢复形变,双音撞杆32回位,接着 再撞击大音板71,大音板71随之震动与底壳111大共鸣箱21产生共鸣,发出第二声铃 声,双音撞杆32撞击大、小音板72发出两声衔接的声音,单音撞杆31撞击产生的铃声 和双音撞杆32撞击产生的铃声的振动频率不同,产生的声音强度,声音音色都不同,很 容易分辨,本技术能产生单音铃声也可以产生双音铃声,功能多样,结构简单。本实施例的主体1包括底壳111、大封板113、小封板112,大封板113与底壳 111连接,构成侧面开口的大共鸣箱21 ;小封板112与底壳111连接,构成侧面开口的小 共鸣箱22,大封板113、小封板112与底壳111通过超声波焊接在一起,形成侧面开口的 大共鸣箱21和侧面开口的小共鸣箱22,大共鸣箱21、小共鸣箱22的大小尺寸直接影响 本实施例所产生的铃声的效果,本技术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节大共鸣箱21、小共鸣 箱22的大小尺寸。本实施例的底壳111设置有凸臂,大音板71、小音板72通过橡胶鸡眼12固定于 底壳111。本实施例的还包括线芯支架9,线芯支架9为“U”字形,线芯支架9侧面对应 设置有两对通孔,单音撞杆31设置有单音弹性组件61的一端穿过其中一对通孔中的一个 通孔,双音撞杆32设置有双音弹性组件62的一端穿过另一对通孔中的一个通孔,当单音 线圈51通电的时候,单音撞杆31设置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单双音门铃,包括主体(1),主体(1)设置有大共鸣箱(21)、小共鸣箱(22),大共鸣箱(21)、小共鸣箱(22)分别设置于主体(1)的两端,其特征在于:主体(1)还设置有单音撞杆(31)、双音撞杆(32)、防撞组件(4)、单音线圈(51)、双音线圈(52),单音撞杆(31)一端设置于单音线圈(51)内,单音撞杆(31)的另一端设置有单音弹性组件(61),单音撞杆(31)的底端与防撞组件(4)相抵,双音撞杆(32)的一端设置于双音线圈(52)内,双音撞杆(32)的另一端设置有双音弹性组件(62),主体(1)两个侧面分别设置有大音板(71)、小音板(72),大共鸣箱(21)侧面开口,大共鸣箱(21)开口处与大音板(71)一端相对,小共鸣箱(22)侧面开口,小共鸣箱(22)开口处与小音板(72)一端相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远星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骏威电子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