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收性物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25967 阅读:1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吸收性物品,将竖起片4的根部4a粘接在吸收体3两侧时,折叠成平面状态的竖起片4的根部4a的粘接内端e’被设定在比根部4a的内端4d处于外侧的位置上,所以即使在涂抹热熔性粘合剂时超出了涂抹区域,自由端部4b也不会因超出涂抹区域的热熔性粘合剂粘而与根部4a粘接。(*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技术性领域本专利技术涉及可吸收尿液等的一次性吸收性物品
技术介绍
已有的吸收性物品,例如图7所示的一次性尿布的要部模式,在外侧片21的贴身侧安装有吸收体22,该吸收体22的左右两侧上表面分别粘接有竖起片23的根部23a(参照WO94/28840;日本专利公报特表平8-510940号)。上述专利文献所记载的竖起片23,其自由端部23b从实线a所示的折叠位置明显竖起(参照点划线b),从而可防止尿液等的外漏。可是,在上述吸收性物品的制造过程中,将竖起片23的根部23a粘接在吸收体22的上表面时,是在高速移动吸收体22的同时将热熔性粘合剂c涂抹在吸收体22的上表面上,然后将已折叠的竖起片23的根部23a重叠粘接在热熔性粘合剂c上。但是,热熔性粘合剂c的涂抹区域精度毕竟有限,当涂抹的粘合剂超出涂抹区域直至竖起片23的根部23a内端的内侧(参照c’)时,如果自由端部23b的内端与根部23a的内端相比位于更内侧的位置,则自由端部23b就会因超出涂抹区域的热熔性粘合剂c’与吸收体22的上表面相粘接,以致无法竖起,从而不能有效地防止尿液等外漏的问题。另外,竖起片23的根部23a,除了上述粘接在吸收体22的上表面的样式以外,粘接在位于吸收体两侧的外侧片的贴身侧的样式,或者是在构成外侧片的非透液性底片和宽度小于该底片的顶片之间夹设吸收体底片,同时将具有防水性或疏水性的竖起片的根部以从顶片跨至底片的状态粘接在吸收体的两侧的样式,都存在同样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即为解决上述的问题,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吸收性物品,其竖起片的自由端部可一直稳定竖起,从而能有效地防止尿液等的外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包括在前腹部和后背部之间的腿部两侧设有大腿开口部的外侧片、粘接在上述外侧片贴身侧腿部位置的吸收体、在其自由端部粘接有以拉伸状态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弹性材料的左右竖起片,其中所述各竖起片的根部,为能位于上述吸收体的两侧而通过粘合剂予以粘接时,所述竖起片被折叠成平面状态,竖起片根部的粘接内端与根部的内端相比处于外侧的位置。采用本专利技术在将竖起片的根部通过粘合剂粘接在吸收体两侧时,被折叠成平面状态的竖起片的根部的粘接内端被设定在比根部的内端处于外侧的位置上,所以即使在涂抹粘合剂时所述粘合剂超出涂抹区域直至比根部的内端处于更内侧的位置,由于粘接内端与根部的内端相比处于外侧位置,因此自由端部不会因超出涂抹区域的粘合剂而被粘接。附图的简单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吸收性物品的实施例,即一次性尿布的展开状态的正视图;图2为一次性尿布的使用状态的正视图;图3为一次性尿布的分解斜视图;图4为图1中A-A线的模式剖面图;图5(a)、(b)、(c)分别为竖起片粘接部的变形例的模式剖面图;图6(a)、(b)、(c)、(d)分别为竖起片粘接部的变形例的模式剖面图;图7为已往一次性尿布的要部模式剖面图。本专利技术的最佳实施形态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如图1至图4所示,作为吸收性物品的一次性尿布1,基本上由外侧片2、吸收体3和位于左右的一对竖起片4构成。上述外侧片2由非透液性底片10和透液性顶片11构成,底片10构成了一次性尿布的外观形状,前腹部P和后背部Q之间的腿部R两侧设有大腿开口部S,同时顶片11为宽度窄于底片10的长方形。上述底片10,可采用聚乙烯等热可塑性树脂薄膜,或者在上述薄膜上粘合有无纺布或纺织布的片状物,且上述薄膜可具有使水蒸气通过的透湿性。另外,如聚丙烯的熔吹无纺布等将本身具有较高疏水性的无纺布和其他具有透液性的无纺布或纺织布组合而成的具有防漏性的材料,或者对无纺布进行疏水处理而形成的具有防漏性的材料等也可予以采用。上述顶片11可以采用以聚酯、聚丙烯、聚乙烯、或者其他热可塑性树脂为原料的合成纤维制成的透液性无纺布或纺织布。另外,也可以采用天然纤维或者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相混合的材料。上述底片10的前腹部P的下表面装有前部带5,同时如图2所示,后背部Q的两侧分别装有在使用时粘附在前部带5上、使外侧片2形成立体结构的扣紧带6。而且,前部带5和扣紧带6可采用可拆装的机械式扣件。上述底片10的前后端部,分别装有处于拉伸状态的腰部弹性部件7,该腰部弹性部件7被夹装于底片10和由热熔性粘合剂粘结的底片10上的顶片11之间。上述吸收体3,设置在底片10的宽度方向上的大致中央部位并沿着尿布的前后方向予以延伸,当使用粘接方式d将顶片11粘接在底片10上(参照图4)时,该吸收体3被夹装在底片10和顶片11之间。该吸收体3可以使用天然纸浆纤维、合成纤维以及高吸水性树脂粉末等混合积层而成的材料,最外侧最好包以薄纸(薄棉纸)。上述竖起片4大致折叠成Z状,在其上侧并面向内侧的自由端部4b上粘接有以拉伸状态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弹性部件8。该弹性部件8可采用聚亚安酯线材、聚亚安酯薄膜、天然橡胶、聚氨酯泡沫等材料,并且不只限于使用一根,也可使用数根。另外,竖起片4是具有防水性或疏水性的片状物,在适度的柔软性和肌肤触感方面,以使用具有疏水性的合成树脂制成的无纺布较为理想。位于该竖起片4下侧且面向外侧的根部4a,设置在上述吸收体3的两侧,且从顶片11的侧端部11a跨至底片10,并通过热熔性粘合剂e予以粘接。另外,图1中网格影线所示的竖起片4的自由端部4b的前后部分,被粘接在根部4a上。使用粘合剂e将竖起片4的根部4a从顶片11的侧端部11a跨至底片10而予以粘接时,如图4左侧所示,竖起片4被折叠成平面状态,此时粘合剂e的粘接内端e’被定位在距离根部4a的内端4d为t的外侧位置。上述距离t(即粘接内端e’与根部4a的内端4d的间距)以2~5mm较为理想。一次性尿布1若以上述结构予以构成,则在图2所示的使用状态下,通过自由端部4b的竖起片弹性部件8的收缩力,竖起片4如图4右侧实线所示而向上竖起。此时,在图4的实施形态中,即使在制造过程中热熔性粘合剂从设定为根部4a的粘接内端e’的位置向内侧超出而予以涂抹,由于上述间距t的存在,所以热熔性粘合剂不会超出根部4a的内端4d,因此自由端部4b被超出范围的热熔性粘合剂所粘接的可能性就不会存在,而竖起片4的自由端4b可一直稳定竖起,从而能有效地防止尿液等的外漏。在图4的实施形态中,显示了竖起片4被折叠成自由端部4b的内端4c比根部4a的内端4d处于外侧位置的状态。采用此结构,即使热熔性粘合剂向内侧超出本应是根部4a的粘接内端e’的位置而予以涂抹,自由端部4b的内端4c也不可能因为超出范围的热熔性粘合剂而与根部4a粘接,所以此为最理想的实施形态。但是如上所述,在本专利技术中由于根部4a的粘接内端e’被定位在距离根部4a的内端4d为t的外侧位置,所以竖起片4也可以采用使自由端部4b的内端4c位于比根部4a的内端4d处于更内侧的位置的折叠样式(参照点划线f)。另外,在图4的实施形态中,当竖起片4的自由端部4b在使用中向上竖起时,如右侧点划线f’所示,即使自由端部4b的内端4c位于比根部4a的内端4d处于内侧的位置也不会产生任何影响。上述实施形态中,由于竖起片4的根部4a是从顶片11的侧端部11a跨至底片10而予以粘接,因此及时即使当尿液等可能从顶片11,或已渗透至内部的顶片11,或从吸收体3漏出时,通过竖起片4的根部4a即可防止其外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侧片,在前腹部和后背部之间的腿部两侧设有大腿开口部;    吸收体,粘接在上述外侧片贴身侧腿部位置;    左右竖起片,在其自由端部粘接有以拉伸状态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弹性部件;    其中,所述各竖起片的根部,为能位于上述吸收体的两侧而通过粘合剂予以粘接时,所述竖起片被折叠成平面状态,竖起片根部的粘接内端与根部的内端相比处于外侧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藤冈胜中冈健次森和代铃木太一郎佐藤清屋
申请(专利权)人:利卫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