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条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257502 阅读:2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板条连接结构,包括板条槽,所述的板条槽内穿插有板条,板条分为内外两层;所述的板条槽至少有一个;所述的板条的内层为铝层,外层为铜层;所述的板条的厚度为3-12mm,宽度为40-100mm。采用此种结构之后,改用了内层为铝层和外层为铜层的板条,导电性能几乎没有发生改变,还节省了资源,降低了出厂成本,为企业带来利润。(*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板条的连接技术,尤其是涉及一种在开关行业中板条的连接结 构。
技术介绍
在目前开关行业中,通常采用铜板条穿过板条槽,其中板条槽放在出线柜上,出线 柜由多个并排放置,而其中的铜板条导电的性能方面是很好,但是在价格方面很高,不经济 实用,提高产品的出厂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在导电方面性能良好,并且经济实用 的板条连接结构。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板条连接结构,包括板条 槽,所述的板条槽内穿插有板条,板条分为内外两层。为了能够使用多根板条同时工作,所述的板条槽至少有一个。为了在经济方面节约成本并且不改变板条的导电性能,所述的板条的内层为铝 层,外层为铜层。所述的板条的厚度为3-12mm,宽度为40_100mm。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此种结构之后,改用了内层为铝层和外层为铜层 的板条,导电性能几乎没有发生改变,还节省了资源,降低了出厂成本,为企业带来利润。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板条槽2、板条3、外层4、内层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一种板条连接结构,包括板条槽1,所述的板条槽1内穿插有板条2,板 条2分为内外两层;所述的板条槽1至少有一个;所述的板条2的内层4为铝层,外层3为 铜层;所述的板条2的厚度为3-12mm,宽度为40_100mm。板条2可以有不同的规格来实现实际需要,分为内层4与外层3的结构,且内层3 为铝层,外层4为铜层,能够更好的导电,降低了产品的成本,经济效益提高,节约了资源。上述只为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 能够了解本技术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根据 本
技术实现思路
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板条连接结构,包括板条槽(1),其特征是所述的板条槽(1)内穿插有板条 O),板条(2)分为内外两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条连接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板条槽(1)至少有一个。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条连接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板条O)的内层(4)为铝 层,外层⑶为铜层。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条连接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板条(2)的厚度为3-12mm, 宽度为40-100mm。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板条连接结构,包括板条槽,所述的板条槽内穿插有板条,板条分为内外两层;所述的板条槽至少有一个;所述的板条的内层为铝层,外层为铜层;所述的板条的厚度为3-12mm,宽度为40-100mm。采用此种结构之后,改用了内层为铝层和外层为铜层的板条,导电性能几乎没有发生改变,还节省了资源,降低了出厂成本,为企业带来利润。文档编号H02B1/00GK201829812SQ20102054255公开日2011年5月11日 申请日期2010年9月27日 优先权日2010年9月27日专利技术者宋丽君, 张立鹃 申请人:苏州开关二厂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板条连接结构,包括板条槽(1),其特征是:所述的板条槽(1)内穿插有板条(2),板条(2)分为内外两层。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丽君张立鹃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开关二厂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