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荧光灯用电感镇流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新型电感镇流器,具体说是一种荧光灯用电感镇流器。技术背景目前,常规荧光灯管的电感镇流器都只有一个线圈绕组,灯管启辉时,其与荧 光灯管两端的灯丝及启辉器构成一个串联回路,并接于电网相零线两端,且其线圈匝数 及电感量只针对220V电压设定。然而,在广大的边远农村,由于输电线路长且分散,在 用电的高峰期,电网电压不够220V (多约在180V),而深夜无人用电时,电压又高于 220V (上达M5V),电网电压的大幅度变化令电感镇流器的设计与制造变得异常困难, 即无法同时兼顾高端与低端电压。若要电感镇流器在低压启动性能良好,就要减少线圈 匝数,输入电流增大,使镇流器能产生较大的感应电动势激亮灯管。但是,该设计的电 感镇流器应用于电网高压时,电感镇流器会过流超温,同时荧光灯管灯丝过载超温,使 涂于灯丝上的电子粉快速蒸发而附于管壁上,形成黑头现象,从而使灯管的光衰加速, 大大缩短使用寿命。同理,欲要保障高压端有良好的参数表现时,当使在电网用电高峰 期时间,电网跌压,荧光灯管就闪个不停,且不能启亮。所以,目前世界上对电感镇 流器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荧光灯用电感镇流器,包括电感线圈和铁心(1),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感线圈包括主线圈绕组(21)与副线圈绕组(22),主线圈绕组(21)与副线圈绕组(22)共同缠绕在铁芯(1)上,主线圈绕组(21)的电流输出端(B)与副线圈绕组(22)的电流输入端(C)共同作为用于与荧光灯的其中一灯丝端连接的接线端子,主线圈绕组(21)的电流输入端(A)为与供电电路连接的接线端子,副线圈绕组(22)的电流输出端(D)为与荧光灯的另一灯丝端连接的接线端子,主线圈绕组(21)与副线圈绕组(22)两者为通电后形成反相串联结构,副线圈绕组(22)通电产生的电感量抵消了主线圈绕组(21)通电产生的部分电感量。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国泰,陈权基,
申请(专利权)人:卢国泰,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