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于快速从赛场转换到闭幕表演场的场地设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244535 阅读:2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适于快速从赛场转换到闭幕表演场的场地设施,包含安置于地下基坑内的升降舞台;以及铺设在升降舞台顶部表面的草坪支撑盖板。草坪支撑盖板由拼接在一起的多个薄片式箱体构成,其每个薄片式箱体上铺设有移动草坪;升降舞台包括上层舞台和下层升降台,所述下层升降台安置于所述上层舞台之下,以支撑和升降所述上层舞台。该比赛场地与闭幕式表演场地快速变换的场地设施能够实现运动会比赛场地与开幕式表演场地的快速变化,节省了闭幕式的备场时间和场地空间。(*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运动会场地设施,特别涉及一种适于快速从赛场转换到闭幕表演场的场地设施
技术介绍
在大型运动会中,当运动会比赛项目结束后需要进行闭幕式仪式,为了配合闭幕式表演节目的创意需要,经常需要设计各种各样的表演舞台。但是由于大型运动会比赛项目较多,往往在闭幕式之前还会有比赛项目,这就造成闭幕式的备场时间较短,而在这一较短的时间内要求设计准备好适合闭幕式表演的舞台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适于快速从赛场转换到闭幕表演场的场地设施,用于在结束运动会比赛项目之后,快速将赛场转换成闭幕式表演场地,以便及时进行闭幕式表演。 本技术的上述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实现从赛场到闭幕表演场的快速转场的场地设施,包括 安置于地下基坑内的升降舞台;以及 铺设在升降舞台顶部表面的草坪支撑盖板。 其中,所述草坪支撑盖板由拼接在一起的多个薄片式箱体构成,其每个薄片式箱体上铺设有草坪。 其中,所述升降舞台包括上层舞台和下层升降台,其所述下层升降台位于所述上层舞台之下。 其中,所述上层舞台分为内环和外环,所述内环为中心舞台,以及所述外环为围绕所述中心舞台布置的周边舞台。 其中,所述下层升降台包括母台;安装在母台上的中心升降子台;安装在母台上并围绕中心升降子台布置的辅助升降台;安装在地下基坑底部的母台驱动装置,所述母台驱动装置与母台底部相连,用于驱动母台升降。 其中,所述下层升降台还包括安装在地下基坑中的配重装置,所述配重装置围绕所述母台布置与母台底部相连。 其中,所述中心舞台安置于所述中心升降子台上;所述周边舞台安置于辅助升降台上。 其中,所述母台上还安装有用于驱动所述中心升降子台升降的子台驱动装置。 其中,所述母台上还安装有用于驱动所述辅助升降台升降的辅助驱动装置。 其中,所述中心舞台为多层套叠而成的塔体架构,以及所述周边舞台为钢桁架构。 本技术的适于快速从赛场转换到闭幕表演场的场地设施的技术效果体现在以下方面 (1)能够同时满足比赛场地与表演场地的需要。在进行比赛项目时,埋藏于地下,进行闭幕式表演时,伸出地面,构成表演用的舞台,因此具备比赛场地与表演舞台的双重功能。(2)节省场地空间,充分利用了运动会场地的地上与地下空间。 (3)縮短了大型运动会闭幕式的备场时间。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适于快速从赛场转换到闭幕表演场的场地设施的主视图; 图2是本技术的适于快速从赛场转换到闭幕表演场的场地设施的上层舞台的结构图; 图3是本技术的适于快速从赛场转换到闭幕表演场的场地设施的下层升降台的结构图; 图4是下层升降台的母台驱动装置的结构图; 图4a是母台驱动装置的钢丝绳绕向示意图; 图5是配重装置的结构图; 图6是中心升降子台升起时的结构图; 图7是辅助驱动装置的结构图。 附图标记说明l-升降舞台;2-草坪支撑盖板;2a-草坪;3-地下基坑;4-上层舞台;5-下层升降台;6-母台;6a-母台驱动装置;7-中心升降子台;7a-子台驱动装置;8-辅助升降台;8a-辅助驱动装置;9-配重装置;30-底层固定架;31_ —级升降架;32_ 二级升降架;40-中心舞台;41-周边舞台;62-巻扬机;62a,62b-巻筒;63-电机;64-动滑轮组;64a,64b-动滑轮;65-定滑轮组;65a,65b-定滑轮;66-平衡轮;67-立柱支架;68-钢丝绳;70-驱动电机;71-链轮;72-内层升降链条转向座;73-外层升降链条组;74-内层升降链条组;75-连接装置;77-主动链轮;79a、79b-固定座;80a、80b_驱动电机;81a、81b-主动链轮;82a、82b-转向轮;83a、83b-链条座;84a、84b-连接装置;85a、85b-支撑立柱;86a、86b-链条;90-配重箱;91a,91b-配重支架;92-动滑轮;93-定滑轮;94-钢丝绳固定座;10,10a,10b-钢丝绳;ll-钢丝绳挂钩。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赛场至闭幕表演场快速变换的场地设施包含安置在地下基坑内3的升降舞台l,铺设在升降舞台1的顶部表面的草坪支撑盖板2。草坪支撑盖板2由拼接在一起的众多薄片式箱体构成,其每个薄片式箱体上铺设有草坪(2a)。当进行运动会比赛时,升降舞台l埋置于草坪下的地下基坑3内,其顶部与地面平齐,草坪支撑盖板2被铺设至升降舞台l上,从而形成比赛场地。在需要进行闭幕式的表演时,首先利用铲车快速将众多铺设有草坪的薄片式箱体移走,然后将升降舞台伸出地面以形成表演舞台。 如图1所示,升降舞台1包含上层舞台4和下层升降台5。上层舞台4安置在下层升降台5的顶部,下层升降台5对上层舞台4起支撑和升降的作用。如图2所示,上层舞台4分为内环和外环,内环为中心舞台40,外环为周边舞台41,周边舞台41围绕中心舞台40布置。如图3所示,下层升降台5包含母台6、安装在母台6上的中心升降子台7、围绕中心升降子台7布置的辅助升降台8、以及安装在地下基坑底部的母台驱动装置6a。上层舞台的中心舞台40安置在中心升降子台7的顶部,围绕中心舞台40布置的周边舞台41安置在围绕中心升降子台7布置的辅助升降台8的顶部。母台驱动装置6a与母台6的底部相连,以便驱动母台升降。 下面结合图4、4a描述母台驱动装置6a的结构。 如图4所示,驱动装置6a主要包括巻扬机62、电机63、动滑轮组64、定滑轮组65、平衡轮66。巻扬机62包含两个巻扬机62a、62b,位于电机输出轴的两端,由同一电机63驱动,电机63安装在地面。立柱支架67固定在地面,其上端安装定滑轮组65,底部安装平衡轮66,动滑轮组64安装在母台6的底部,在高度方向上位于定滑轮组65和平衡轮66之间,其中定滑轮组65和动滑轮组64分别包含两组滑轮组65a、65b和64a、64b,对称分布分别位于平衡轮的两侧,与两巻扬机62a、62b对应,滑轮组65a、65b各自包括4个定滑轮,安置在立柱支架67的上端,动滑轮组64a、64b各自包括安置在母台6侧面的63个动滑轮。 如图4a所示,钢丝绳68由巻筒62a引出后,在4个定滑轮65a和三个动滑轮64a之间依次缠绕,之后向下绕过平衡轮66,再向上在4个定滑轮65b和三个动滑轮64b之间缠绕,最后绕向巻筒62b。当巻扬机62转动时,两巻筒62a,62b同时转动,两边同时向上拉动钢丝绳,由于动滑轮64a,64b安装在母台6上,从而带动母台升起。由于巻扬机62为单方向牵引,单根钢丝绳68经由巻筒62a引出后,盘绕上下安置的多个动滑轮和静滑轮以提高承载力;经平衡轮66最后绕在巻筒62b上,避免了由两个巻筒分别各自承载一根钢丝绳时,两巻筒由于加工误差造成的驱动力不同而导致其中一个巻筒的钢丝绳发生松动和另一个巻筒的钢丝绳承载过大的现象。 如图3所示,由于大尺寸升降台体积庞大,自身重量相当大,为了减小驱动钢丝绳的承载,在每套巻扬机的两侧各设置有一组配重装置9。 如图4所示,配重装置包含两并列放置的配重支架91a,91b,两配重支架固定在地面,支架91a的顶部安装有定滑轮93,支架91b的顶部安装有钢丝绳固定座94,两支架之间设有顶部装有动滑轮92的配重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适于快速从赛场转换到闭幕表演场的场地设施,其特征在于包括:安置于地下基坑(3)内的升降舞台(1);以及铺设在升降舞台(1)顶部表面的草坪支撑盖板(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辉张建社龚奎成尚文陈威温庆林杨尧王迎东智浩王超
申请(专利权)人:总装备部工程设计研究总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