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合一的插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244188 阅读:1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三合一的插座,包括金属外壳、插槽、以及固定座,所述插槽外壁上包覆所述金属外壳,所述插槽围成容置空间,所述容置空间从封闭的后端延伸出所述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一个侧壁上设置eSATA端子组,所述固定座与上述相对的侧壁上设置第一USB端子组和第二USB端子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符合eSATA协议的端子、符合USB2.0协议的端子和符合USB3.0协议的端子设置在一个插座内,使一个插座能够兼容三种协议的连接器插头,便于数码产品使用数据传输速率高的插座,还为数码产品的小体积化提供了条件。(*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插座。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下,具有即插即用功能的USB2.0连接器在各种数码设备上非常普及。随 着数码产品存储容量的增加,USB2. 0连接器的数据传输速度逐渐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 为了解决USB2. O连接器数据传输的瓶颈,出现了 USB3. 0的连接器,以及使用SATA 协议的eSATA连接器。USB3. 0标准可以支持高达4. 8Gbps的数据传输速率,数据传输速度超 过USB2. 0的10倍。而eSATA标准可以达到3Gbs甚至6Gbs的速率,也远远超过了 USB2. 0 连接器的数据传输速率。 从产品应用上来讲,具有USB3. 0连接器和eSATA连接器的产品也开始出现。 从使用插座的主机端来讲,虽然USB2. 0插座具有应用广泛兼容性好的优势, USB3. 0和eSATA连接器具有数据传输速度快的优势,但是把所有这些插座都集成在在主机 端,例如集成在笔记本上,就有很多的困难。主机端要考虑多个插座要占用的体积,以及多 个插座位置的设置等等因素,这使得USB3. 0和eSATA插座的推广出现困难。 因此,现有技术存在困难,有待于进一步改进和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整合了多种协议的插座,使得主机端设置一个插 座,就能分别使用USB2. 0、 USB3. 0和eSATA协议来传输数据。 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种三合一的插座,包括金属外壳、插槽、以及固定座,其中,所述插槽外壁上包覆 所述金属外壳,所述插槽围成容置空间,所述容置空间从封闭的后端延伸出所述固定座; 所述固定座一个侧壁上设置eSATA端子组,所述固定座与上述相对的侧壁上设置 第一 USB端子组和第二 USB端子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三合一的插座,将符合SATA协议的端 子、符合USB2. 0协议的端子和符合USB3. 0协议的端子设置在同一个插座中,使一个插座能 够兼容三种协议的连接器插头,便于数码产品使用数据传输速率高的插座,并且还为数码 产品的小体积化提供了条件。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插座第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插座第一个实施例的正面示意图; 图3为本技术插座第二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技术插座第二个实施例的正面示意图; 图5为本技术插座固定座上eSATA端子的示意图; 图6为本技术接器插座固定座上第一 USB端子组和第二 USB端子组的结构示 意图; 图7为本技术接器插座三组端子组在插槽内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一般情况下接器插座三组端子组在插槽内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技术接器插座内插槽背面上的容置金属端子通透孔的结构示意图 图IO为本技术第一USB端子组U型结构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技术提供的三合一插座100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金属外壳110、插槽 120、以及固定座130 ;所述插槽120外壁上包覆所述金属外壳IIO,所述插槽120围成容置 空间,所述容置空间具有封闭的后端,所述容置空间从封闭的后端延伸出所述固定座130 ; 所述固定座130的一个侧壁上设置符合SATA协议的eSATA (External Serial ATA,序列先 进附加技术)端子组131 ,所述固定座130与上述相对的侧壁上设置第一 USB端子组132和 第二USB端子组133。 所述插槽130两相对内侧壁可以呈对称的阶梯状,以形成eSATA连接器插头和USB连接器插头的接头轮廓,使eSATA连接器插头和USB连接器插头插入所述插槽130时,防止所述eSATA连接器插头和USB连接器插头安装错误,起到防呆的效果。 本技术所述插座的第二个实施例,即插座200,所述插座200和插座100的区别在与其具有不同形状的插槽140,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插槽140的内壁为矩形,适用于矩形的连接器插头。 本技术所述eSATA端子组可以是设置为所述固定座130—个侧面上的第一印 刷电路板,第一 USB端子组132和第二 USB端子组133可以是设置在所述固定座130另外 一个相对侧面上的第二印刷电路板。 本技术所述eSATA端子组,第一 USB端子组132和第二 USB端子组133还可 以是设置在所述固定座130两相对侧面上的三组金属端子。所述eSATA端子组131可以包 括符合SATA协议相互平行的7个数据金属端子,如图5所示。所述第一 USB端子组132可 以和第二 USB端子组133相互平行,以前后两排的排列方式设置在所述固定座130上,如图 6所示。 本技术所述第一 USB端子组132可以设置为符合USB3. 0协议的USB3. 0端子 组。优选的,所述USB3. 0端子组可以包括5个平行的数据金属端子,并且设置在所述固定 座130接近开口的一端。所述第一 USB端子组132和第二 USB端子组133还可以共同组成 符合USB3. 0协议的端子组,包括5个数据金属端子和向下兼容符合USB2. 0协议的4个金属端子。 所述第二 USB端子组133可以包括符合USB2. 0协议的USB2. 0端子组,具体的,所 述USB2. 0端子组可以设置为4个平行的金属端子。 本技术所述eSATA端子组131 、第一 USB端子组132和第二 USB端子组133 分别贯穿于所述插槽120,分别从所述插槽120底部或后部通透孔121中穿出,使所述插座 100或插座200中的金属端子或印刷电路板同相应数码产品中的数据线和电源线连接,如图7所示。也就是为三组端子中的数据端子分别设置独立的数据通道,三组独立的数据传 输通道之间相互隔离,各独立的数据通道从所述插槽120底部或后部通透孔中穿出。所述 插槽120底部或后部通孔121可以设置为并列的多排,例如并列的三排、两排,如图9所示, 设置的方式根据所述插槽120底部或后部的空间设置。 本技术所述第一 USB端子组132可以设置成U形结构,所述U型结构的端子 包覆在所述固定座130的开口端,并卡合固定在所述固定座130上,如图IO所示。 本技术三组端子中可以只设置一组的电源端子,作为可以共用电源端子,具 体的可以将所述USB2. 0中的电源端子作为三组端子共用的电源端子。所述USB2. 0端子组 中的供电端子为插入所述插座100的POWER eSATA连接器插头供电,还可以使用USB2. 0的 供电端子为插入的USB3. 0数据端子供电。本技术的连机器插座在使用USB3. 0或eSATA 协议进行高速信号传输的同时,还可以为使用该插槽的数码产品供电。 本技术还可以将连接器中任意两组端子的数据传输通道共用,具体的是将任 意两组端子的数据通道连接,如图8所示。将共用的数据传输通道相互连接,节省了一组 数据传输通道。具体的,例如将USB3. 0中的5个数据端子和eSATA端子组的数据通道连 接。本技术USB3.0的5个数据端子和eSATA端子的数据通道连接,数据传输通道共用 节省了插座的体积。具体的这样符合USB3.0协议的连接器插头插入所述插槽120,所述 eSATA端子组13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三合一的插座,包括金属外壳、插槽、以及固定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槽外壁上包覆所述金属外壳,所述插槽围成容置空间,所述容置空间从封闭的后端延伸出所述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一个侧壁上设置eSATA端子组,所述固定座与上述相对的侧壁上设置第一USB端子组和第二USB端子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栋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爱国者存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