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源热泵换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243705 阅读:2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地源热泵换热器,包括导头(1)和“U”形换热管,所述导头包括椎体部分(11)和装配部分(12),所述“U”形换热管的弯曲部分置于所述装配部分(12)中,所述导头的装配部分(12)横截面为可装配2根或2根以上“U”形换热管的正多边形,在无需增加开井数量的基础上,通过在一口井中尽量多的装配换热管,有效的利用空间,达到增强换热效果的目的。(*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地源热泵换热系统中的换热器,特别是一种具有多管装配导头的换热器。
技术介绍
目前,土壤源热泵系统是地源热泵中最具发展潜力的一种,其工作原理是通过地 下埋设用于采集地热的换热器,在热交换器中通过热媒介的传送进行与土壤中地热的热交 换。因而地下埋管换热器的长期稳定换热效果一直是土壤源热泵技术的难点,同时也是该 项技术研究的核心和应用的基础。换热器以埋设方式可分为水平埋管和竖直埋管。而水 平埋管的埋设有以下缺点一是深度较浅,由于浅层土壤的温度较低,传热温差比较小,在 获取同等热量的情况下,浅层水平埋管的所需传热面积要比深层竖直埋管的传热面积大, 这样水平埋管就需要较大的管径和间距来提高传热面积,占地面积也相应增大,二是在水 平埋管换热器的地源热泵中,刚开机时,由于土壤的热惰性,土壤热不能及时地提供给载冷 剂,致使其温度急剧下降,导致换热器换热能力急剧下降,热泵运行工况不稳定。另一种就 是竖直地埋管,它具有换热性能高,节省施工用地,使用寿命长等优点。但是目前的换热器 存在着换热量不高,所需的施工面积大,投资成本较高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竖直埋管系统中,换热管换热量不高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种地源热泵换热器,包括导头和"U"形换热管,所述导头包括椎体部分和装配部 分,所述"U"形换热管的弯曲部分置于所述装配部分中,所述导头的装配部分横截面为可装 配2根或2根以上"U"形换热管的正多边形。 所述的地源热泵换热器中,所述"U"形换热管管径为dn20至dn32。 所述的地源热泵换热器中,所述导头的装配部分横截面为可装配3根"U"形换热管的正六边形,所述"U"形换热管管径为dn32。 另外,也可以在所述的地源热泵换热器中,所述导头的装配部分横截面为可装配4 根"U"形换热管的正八边形,所述"U"形换热管管径为dn25。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在无需增加开井数量的基础上,通过在一口井中尽 量多的装配换热管,有效的利用空间,达到增强换热效果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侧视图 图3为本技术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4为本技术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侧视图 其中 l导头 ll椎体部分 12装配部分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地源热泵换热器,包括导头(1)和"U"形换热管,所述导头 包括椎体部分(11)和装配部分(12),所述"U"形换热管的底部弯曲部分置于所述装配部 分(12)中,所述导头的装配部分(12)横截面为可装配2根或2根以上"U"形换热管的正 多边形。所述的地源热泵换热器中,所述"U"形换热管管径为dn20至dn32。 实施例一 在所述的地源热泵换热器中,所述导头的装配部分(12)横截面为可装配3根"U" 形换热管的正六边形,所述"U"形换热管管径为dn32。 实施例二 在所述的地源热泵换热器中,所述导头的装配部分(12)横截面为可装配4根"U" 形换热管的正八边形,所述"U"形换热管管径为dn25。导头(1)的椎体部分(11)的作用 在于埋管时导头(1)若不慎磕到零散的较硬的土壤或岩石时,其顶部的圆锥面具有一定冲 击性,在保护"U"形换热管的状态下,可继续下管;装配部分(12)作用在于将"U"形换热管 的底部弯曲部分固定;实施例一中,装配3根"U"形换热管,使用管径为dn32的"U"形换热 管和实施例二中,装配4根"U"形换热管,使用管径为dn25的"U"形换热管,采用的管径适 当,保证了导头横截面不会增加太多,无需额外扩大开井面积。 本技术的地源热泵换热器在无需额外扩大开井面积和开井数量的前提下,采用将换热器导头适当扩大,装配更多换热管,提高了换热器的换热效果。 以上说明对本技术而言只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理解,在不脱离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做出许多修改、变化或等效,但都将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一种地源热泵换热器,包括导头(1)和“U”形换热管,所述导头包括椎体部分(11)和装配部分(12),所述“U”形换热管的弯曲部分置于所述装配部分(12)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头的装配部分(12)横截面为可装配2根或2根以上“U”形换热管的正多边形。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地源热泵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头的装配部分(12)横截 面为可装配3根"U"形换热管的正六边形。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源热泵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头的装配部分(12)横截 面为可装配4根"U"形换热管的正八边形。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源热泵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换热管管径为dn20 至dn32。5.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源热泵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换热管管径为dn32。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源热泵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换热管管径为dn25。专利摘要一种地源热泵换热器,包括导头(1)和“U”形换热管,所述导头包括椎体部分(11)和装配部分(12),所述“U”形换热管的弯曲部分置于所述装配部分(12)中,所述导头的装配部分(12)横截面为可装配2根或2根以上“U”形换热管的正多边形,在无需增加开井数量的基础上,通过在一口井中尽量多的装配换热管,有效的利用空间,达到增强换热效果的目的。文档编号F25B30/06GK201514079SQ20092024615公开日2010年6月23日 申请日期2009年10月28日 优先权日2009年10月28日专利技术者苏存堂 申请人:北京依科瑞德地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地源热泵换热器,包括导头(1)和“U”形换热管,所述导头包括椎体部分(11)和装配部分(12),所述“U”形换热管的弯曲部分置于所述装配部分(12)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头的装配部分(12)横截面为可装配2根或2根以上“U”形换热管的正多边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存堂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依科瑞德地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