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物烘干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221671 阅读:2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衣物烘干设备,其包含一个外桶和一个可旋转地装于外桶内的滚筒,外桶与一个冷凝通道、一个鼓风腔和一个烘道组成一个空气循环通道,外桶底部与一排水系统连接。一根连接管的第一端与排水系统连接,第二端与空气循环通道连接。于是,排水系统排水时水流可通过连接管注入空气循环通道,冲刷其中的毛屑和其他污染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衣物烘干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衣物烘干设备,包含一个外桶和一个可旋转地装于外桶内的滚 筒,外桶与一个冷凝通道、一个鼓风腔和一个烘道组成一个空气循环通道,外桶底部与 一排水系统连接,尤其涉及一种衣物烘干设备的节水装置。
技术介绍
衣物烘干设备,例如干衣机或洗衣干衣机,通常包含一个外桶和一个可旋转地 装于外桶内的滚筒,外桶与一个冷凝通道、一个鼓风腔和一个烘道组成一个连续空间, 供空气在其中往复循环,外桶底部与一个排水系统连接。在衣物烘干设备的烘干过程中,空气经过烘道加热后进入滚筒,并与滚筒中的 潮湿衣物接触。衣物中的水分由于温度升高而蒸发,与热空气混合成湿热空气进入冷凝 通道。在冷凝通道中,湿热空气温度降低,其中的水汽被冷凝液化,流入排水系统。水 汽被液化分离后的湿热空气重新变成干燥的冷空气,经鼓风腔流入烘道,进入下一轮循 环。由于衣物在烘干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毛屑,这些毛屑随着湿热空气进入冷凝通道 时非常容易粘附在冷凝通道的内壁以及连接冷凝通道与外桶的连接管道中,降低冷凝通 道的冷凝效果。甚至有些毛屑在鼓风设备的带动下容易进入烘道,在高温作用下发生燃 烧,从而产生危险。当冷凝通道内或附近装有传感器时,传感器上也会粘满毛屑,影响 检测精度,从而影响设备的控制。除此之外,泡沫和其他一些污染物也会进入冷凝通 道,粘附在冷凝通道内壁及冷凝通道内或附近的传感器上。对于一些采用向冷凝通道中喷淋水流来实现对湿热空气的冷却的衣物烘干设 备,大部分毛屑和泡沫等会被喷淋的冷凝水带走,只有少量粘附。而对于非采用喷淋水 作为冷凝方式的衣物烘干设备,冷凝通道中的毛屑和泡沫等往往只能通过额外向冷凝通 道中或者传感器等需要特殊清洁的部位注入水流来进行冲刷。这种清洗的方式的缺点在 于不但额外增加了水资源的消耗,而且需要在程序中增加相应的冲洗流程,另外还需 要提供额外的供水系统,例如供水阀等,增加了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点,提供一种能简便、节水、高效地冲洗空气循 环通道中的毛屑的衣物烘干设备。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衣物烘干设备,其包含一个外桶和一个可 旋转地装于外桶内的滚筒,外桶与一个冷凝通道、一个鼓风腔和一个烘道组成一个空气 循环通道,外桶底部与一排水系统连接。一根连接管的第一端与排水系统连接,第二端 与空气循环通道连接。于是,排水系统排水时水流可通过连接管注入空气循环通道,冲 刷其中的毛屑和泡沫等。即使对于采用喷淋水作为冷凝方式的衣物烘干设备,也可以更 彻底地冲洗。这便非常合理而有效地利用了部分本会被排出设备的水流,节约水资源。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补充,排水系统包含与外桶依次连接的第一排水通道、水泵和第 二排水通道,其中连接管的第一端与第二排水通道连接。第二排水通道一般可以具有更 长的长度和更自由的空间排布,连接管与第二排水通道连接利于减少连接管的长度,同 时更利于水流流向空气循环通道。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补充,所述第二排水通道包含第二排水管、连接装置,以及第三 排水管,连接管的第一端装于连接装置上。连接装置可以根据连接管的需要而设计相应 的结构,使本专利技术更易于实现。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补充,所述鼓风腔包含与烘道连接的第一连接端和与冷凝通道连 接的第二连接端,所述连接管的第二端连接于鼓风腔的第二连接端与外桶之间。连接管 如此连接可有效地冲洗冷凝通道和/或外桶与冷凝通道之间的部分。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补充,所述连接管的第二端装于冷凝通道上方或者直接装于冷凝 通道上。这样的结构利于水流对冷凝通道的冲洗。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补充,所述连接管的第一端高于其第二端。这样的结构利于水流 顺畅地流入空气循环通道。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补充,鼓风腔的第二连接端与外桶之间装有至少一个传感器,所 述连接管的第二端装于所述传感器附近。于是,连接管中的水可直接对传感器进行冲 洗。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补充,所述连接管的第二端对着所述传感器。这种结构可有效地 利用水流。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补充,所述连接管的第二端与所述传感器之间具有一横向距离。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补充,空气循环通道中装有一个传感器,连接管的第二端装于所 述传感器附近或上方,第三排水管包含与连接装置连接的第三排水管入口,其中连接管 的第一端高于所述第三排水管入口。于是在烘干过程中,尤其当冷凝通道采用非水冷式 冷凝时,排水系统中排出的水较少,这些少量的水直接从较低的第三排水管排出,不会 从连接管进入空气循环通道,影响传感器的测量值。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洗衣干衣机的构造示意图2为冷凝装置与排水系统的连接结构示意图3为冷凝装置与外桶的连接通道与排水系统的连接结构示意图4为图3中冷凝装置与外桶的连接通道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一个洗衣干衣机10包含一个外壳2,一个外桶4通过一个弹性减震 装置6悬挂于外壳2内部。一个滚筒8可旋转地装于外桶4内,以接纳并洗涤和/或烘 干待处理的衣物。外桶4与一个冷凝通道12、一个鼓风腔14和一个烘道16相互贯通, 组成一个空气循环通道18。经烘道16加热的空气进入外桶4,继而进入滚筒8,与其中 的衣物接触后带走衣物中的一部分湿气,并进入冷凝通道12。在冷凝通道12中,潮湿 空气温度降低,其中的水分被冷凝后顺着冷凝通道12的侧壁流入外桶4。冷凝后的相对干燥的空气从鼓风腔14重新流入烘道16,进入下一轮循环,以此逐渐烘干滚筒8中的衣 物。外桶4底部与一个排水系统20连接。排水系统20包含依次连接的第一排水通 道22、水泵对、第二排水通道沈。其中第一排水通道22与外桶4连接,第二排水通道 26包含第二排水管27、连接装置观,以及第三排水管30。结合图1及图2可见,一根连接管32的第一端34与排水系统20的连接装置观 连接,第二端36与空气循环通道18的冷凝通道12连接。于是,排水系统20排水时水 流可通过连接管32注入冷凝通道12,冲刷其中的毛屑和其他污染物。优选地,连接管 32的第一端34高于其第二端36。这样的结构利于水流顺畅地流入冷凝通道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其他实施方式,第二排水通道沈可以仅包含第二排水管27,连接 管32的第一端34与第二排水管27直接连接,而第二排水管27的出口通向洗衣机外部, 用于排出多余的洗衣干衣用水。这样的结构不会影响水流对空气循环通道18的冲洗效 果。当然,连接管32的第一端34也可以以其它的方式与排水系统20连接。除了如图1及图2所示以及上文所述的连接管32的第二端36与冷凝通道12连 接,连接管32的第二端36还可以与空气循环通道18的其他位置连接。优选地,鼓风腔 14包含与烘道16连接的第一连接端141和与冷凝通道12连接的第二连接端142,连接管 32的第二端36连接于鼓风腔14的第二连接端142与外桶4之间的合适位置。例如,可 以安装于冷凝通道12上方,于是从连接管32中流出的水可以较好地冲洗整个冷凝通道12 以及冷凝通道12与鼓风腔14及外桶4连接的部分。另外,还可如图3及图4所示,将连接管32的第二端36连接于冷凝通道12底 部的一个传感器38附近。连接管32中流出的水可直接对传感器38进行冲洗。传感器 38也可设于鼓风腔14的第二连接端36与外桶4之间的其他位置,连接管32也可对其他 位置的传感器38进行清洁。优选地,当连接管32的第二端36连接于鼓风腔1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衣物烘干设备,包含一个外桶(4)和一个可旋转地装于外桶(4)内的滚筒(8),外桶(4)与一个冷凝通道(12)、一个鼓风腔(14)和一个烘道(16)组成一个空气循环通道(18),外桶(4)底部与一排水系统(20)连接,其特征在于:一根连接管(32)的第一端(34)与排水系统(20)连接,第二端(36)与空气循环通道(18)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衣物烘干设备,包含一个外桶(4)和一个可旋转地装于外桶(4)内的滚筒 (8),外桶(4)与一个冷凝通道(12)、一个鼓风腔(14)和一个烘道(16)组成一个空气循 环通道(18),外桶(4)底部与一排水系统(20)连接,其特征在于一根连接管(32)的 第一端(34)与排水系统(20)连接,第二端(36)与空气循环通道(18)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衣物烘干设备,其特征在于排水系统(20)包含与外桶(4) 依次连接的第一排水通道(22)、水泵(24)和第二排水通道(26),其中连接管(32)的第 一端(34)与第二排水通道(26)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衣物烘干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排水通道(26)包含 第二排水管(27)、连接装置(28),以及第三排水管(30),连接管(32)的第一端(34)装 于连接装置(28)上。4.根据权利要求1至3其中任一所述的衣物烘干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鼓风腔(14) 包含与烘道(16)连接的第一连接端(141)和与冷凝通道(12)连接的第二连接端(142), 所述连接管(32)的第二端(36)连接于鼓风腔(14)的第二连接端(142)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继豪陈艳红
申请(专利权)人:博西华电器江苏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4[中国|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