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度调节定位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220008 阅读:1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高度调节定位机构,包括沿竖直方向延伸的调节管以及套设在调节管上的基座,该调节管上间隔形成有多个不同高度的调节孔,该基座包括基座本体、设置在基座本体上并与调节孔相对的定位孔、可滑动地容置在定位孔内的抵顶件、一端与抵顶件枢接的连杆、与连杆另一端枢接的操作杆以及设置在操作杆与基座本体间的弹性件,该操作杆还枢接在基座本体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锁接稳固而在面对正常使用中的震动等情形而不会掉落的效果。(*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定位机构,更具体的说是指一种高度调节定位机构
技术介绍
为了保证人们在使用产品时的舒适度,通常会设置有高度调节定位机构,从而根 据使用者的不同需求来调整产品的高度,例如在轮椅领域,该轮椅的后部通常设置有供陪 护人员握持的扶手,由于不同的陪护人员具有不同的身高,故其扶手的高度亦有不同的要 求,此时就需要高度调节定位机构来对高度进行调整。现有的一种高度调节定位机构,其包括基座和沿竖直方向延伸的调节管,该基座 套设在该调节管上并可相对滑动,该基座上包括穿孔,该调节管则间隔设置有多个不同高 度的调节孔;并通过卡销穿设在该穿孔和调节孔之间,而实现基座与调节管之间的限位。由 于该调节孔设置有多个且高度不同,故可以通过选择不同高度的调节孔与该穿孔连接,从 而实现整个高度调节定位机构的高度调节功能,具体在使用时,通过将基座和调节管之一 固定,而将另外一个固定在待调节装置上即可实现对该待调节装置的高度进行调整。现有 的另一种高度调节定位机构,其亦包括基座和沿竖直方向延伸的调节管,该基座亦套设在 该调节管上并可相对滑动;其与第一种高度调节定位机构不同的地方在于,该基座上设有 螺孔,该螺孔供螺钉穿设,该螺钉一端为操作端,另一端则可与该调节管紧贴,通过对该螺 钉的旋紧与放松,从而使得该基座锁固或滑动在调节管上;进行实现高度调整的功能。上述技术方案虽能基本实现对高度的调整,但是由于卡销或者螺钉在锁固时横向 都不具有外力作用,而在使用过程中又不可避免地会有震动等情形的发生,故在使用过程 中其横向容易出现位移,从而使得调节管与基座件连接不牢固,进而会造成在使用过程中 基座脱离调节管而掉落的问题,这严重影响了使用时的安全性和舒适度。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人针对现有技术中定位机构的结构设计上未臻完善深入研究, 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度调节定位机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调节管和 基座间锁接不稳固进而容易掉落的问题。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技术的解决方案是一种高度调节定位机构,包括沿竖直方向延伸的调节管以及套设在调节管上的基 座,该调节管上间隔形成有多个不同高度的调节孔,其中,该基座包括基座本体、设置在基 座本体上并与调节孔相对的定位孔、可滑动地容置在定位孔内的抵顶件、一端与抵顶件枢 接的连杆、与连杆另一端枢接的操作杆以及设置在操作杆与基座本体间的弹性件,该操作 杆还枢接在基座本体上。进一步,该基座本体包括供抵顶件、连杆、弹性件以及操作杆设置的容置腔,该容 置腔还具有开口,该操作杆还通过该开口而伸出该容置腔。进一步,该操作杆还连接有手柄。进一步,该操作杆呈‘7’字形,该‘7’字形拐点处与基座本体枢接,该‘7’字形的 短边与该弹性件作用并其端点与连杆枢接,长边则供操作使用。进一步,该抵顶件包括滚珠以及与该滚珠相连的弹簧。进一步,该抵顶件还包括位于滚珠、弹簧与定位孔之间用于防止该滚珠晃动的定 位块。进一步,该基座还包括顶块和该顶块相连弹簧,该弹簧的另一端与该基座本体相 连,该顶块与抵顶件之间的距离等于该多个调节孔的间距。进一步,该弹性件为拉簧。采用上述结构后,本技术由于增设有抵顶件、连杆、操作杆和弹性件,且该弹 性件设置在基座本体和操作杆之间并用于限制该操作杆,故在非调节状态时,在该弹性件 对该操作杆的弹性力作用下,该连杆推动该抵顶件,从而抵顶在调节孔上,故在非调节状态 下,本技术亦存在弹性力的作用,故在面对震动等情形时,不会存在出现位移而造成锁 接不稳固的问题,从而使得本技术具有锁固稳定的效果;同时在需要进行高度调节时, 只需通过转动该操作杆,即可克服弹簧的弹力,并带动该连杆,而使得抵顶件脱离该调节 孔,进而实现高度调节的功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涉及的一种高度调节定位机构处于非调节状态时的剖示图;图2为本技术涉及的一种高度调节定位机构处于调节状态时的剖示图。图中高度调节定位机构100调节管1调节孔11基座2基座本体21容置腔211开212定位孔22抵顶件23滚珠231弹簧232定位块233连杆24操作杆25手柄251弹性件26顶块27弹簧28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进一步解释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进 行详细阐述。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涉及的一种高度调节定位机构100,包括调节管1 和基座2,该调节管1沿竖直方向延伸并间隔形成有多个不同高度的调节孔11,该基座2则 套设在该调节管1上,具体的,该基座2包括通孔(图中未标号),该调节管1则穿过该通孔 从而使得该基座2可相对该调节管1而上下滑动,该调节管1具体结构与
技术介绍
中相同, 故不做详细描述,下面重点介绍本技术关于基座2的改进点该基座2包括基座本体21、定位孔22、抵顶件23、连杆24、操作杆25和弹性件26, 其中该基座本体21即为基座2的外壳,其上形成上述供该调节管1套接的通孔;该定位孔 22设置在该基座本体21上,并与该调节孔11相对;该抵顶件23可滑动地容置在该定位孔 22中,并通过该抵顶件23的滑动而实现或解除该基座2与该调节管1之间的卡合关系;该 连杆24 —端枢接与该抵顶件23的另端枢接,具体该抵顶件23的另端是指与调节孔11相 反的一端;该连杆24的另一端则与操作杆25枢接,该操作杆25还与基座本体21枢接,需 要说明的是,该操作杆25与基座本体21和连杆24的两处枢接点位于不同的位置;该弹性 件26设置在操作杆25和基座本体21之间,从而实现对该操作杆25相对该基座本体21的 转动进行限位,具体是限制该操作杆25与连杆24的连接处远离该调节管1,该弹性件26优 选为拉簧。这样在非调节状态时,在该弹性件26对该操作杆25的弹性力的作用下,该连杆24 推动该抵顶件23,从而抵顶在调节孔11上,故在非调节状态下,本技术涉及的高度调 节定位机构100仍然存在弹性力的作用,故在面对震动等正常使用时不可避免发生的情形 时,不会存在出现位移而造成锁接不稳固的问题,从而使得本技术具有锁固稳定的功 效;本技术在需要进行高度调节时,只需通过转动该操作杆25,即可克服弹簧的弹力, 从而带动该连杆24,而使得该抵顶件23脱离调节孔11,进而可以自由地对高度进行调节, 此时如果停止对该操作杆25的旋转,该弹性件26将会作用该操作杆25而使得抵顶件23 复位,进而恢复锁固的状态。为了保护整个定位机构100的部件不受外界灰尘、雨水的干扰,该基座本体21还形 成有容置腔211,该容置腔211供抵顶件23、连杆24、弹性件26以及操作杆25设置,该容置腔 211还具有开口 212,该操作杆25还通过该开口 212而伸出该容置腔211,进而方便对该操作 杆25进行操作。为了进一步便于对该操作杆25进行操作,该操作杆25还连接有手柄251, 该手柄251上还可进一步设置防滑部(图中未标号),进而提高该手柄251的可握持性。作为该操作杆25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和图2所示,该操作杆25呈‘7’字 形,该‘7’字形拐点处与基座本体21枢接,该‘7’字形的短边与该弹性件26作用并其端点 与连杆24枢接,长边则供操作使用,这样操作时由于长边的力臂远大于该弹性件26作用的 力臂,故能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度调节定位机构,包括沿竖直方向延伸的调节管以及套设在调节管上的基座,该调节管上间隔形成有多个不同高度的调节孔,其特征在于,该基座包括基座本体、设置在基座本体上并与调节孔相对的定位孔、可滑动地容置在定位孔内的抵顶件、一端与抵顶件枢接的连杆、与连杆另一端枢接的操作杆以及设置在操作杆与基座本体间的弹性件,该操作杆还枢接在基座本体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高度调节定位机构,包括沿竖直方向延伸的调节管以及套设在调节管上的基座,该调节管上间隔形成有多个不同高度的调节孔,其特征在于,该基座包括基座本体、设置在基座本体上并与调节孔相对的定位孔、可滑动地容置在定位孔内的抵顶件、一端与抵顶件枢接的连杆、与连杆另一端枢接的操作杆以及设置在操作杆与基座本体间的弹性件,该操作杆还枢接在基座本体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度调节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该基座本体包括供抵顶 件、连杆、弹性件以及操作杆设置的容置腔,该容置腔还具有开口,该操作杆还通过该开口 而伸出该容置腔。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度调节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该操作杆还连接有手柄。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度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尼尔斯尼尔森
申请(专利权)人:恩比尔厦门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2[中国|厦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