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下螺杆装置减速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5208838 阅读:1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压下螺杆装置减速机,主要包括由螺栓锁紧的上、下箱体,上、下箱体内腔分别经第一、二轴承支承有一轴芯,轴芯内孔经花键连接外部螺杆,轴芯外套装蜗轮、蜗杆传动连接,上端盖上设有第一油杯,第一油杯经上端盖的第一进油通道连通上箱体内腔;上箱体侧壁上设有第二油杯,第二油杯经上箱体侧壁的第二进油通道连通上箱体内腔;下箱体侧壁上设有第三油杯,第三油杯经下箱体侧壁的第三进油通连通下箱体内腔。采用多只油杯从上、下箱体的上方、侧壁对上、下箱体内轴承、蜗轮副、轴芯以及轴芯内连接的螺杆进行润滑,其结构简单,润滑通道设计合理,润滑充分、效果好,有利于延长装置使用寿命,适合在钢厂等高温环境下使用。(*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压下螺杆装置减速机,具体说是一种铸造用固定模具上下位置的压下螺杆装置。 
技术介绍
在铸造生产过程中,须用减速机压下螺杆以通过螺杆固定模具的上下位置调整满足各种规格产品要求。传统使用的减速机内腔一次性充满润滑油,在铸造的高温环境下,减速机易失油,失油后会造成减速机润滑、冷却不充分,减速机易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采用减速机压下螺杆时减速机易失油且无法添加补充润滑油,不能持久润滑、冷却,装置使用寿命短等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随时添加补充润滑油,装置可持久润滑、冷却,使用寿命长的压下螺杆装置减速机。 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压下螺杆装置减速机,主要包括由螺栓锁紧的减速机上、下箱体,上箱体上端口嵌装有上端盖,上端盖上设有罩壳,上、下箱体内腔分别经第一、二轴承支承有一轴芯,轴芯内孔为矩形花键孔,矩形花键孔经花键连接螺杆,轴芯外套装蜗轮,蜗轮与上箱体一侧内部的蜗杆传动连接,其技术特点是所述上端盖上设有第一油杯,第一油杯经上端盖的第一进油通道连通上箱体内腔;所述上、下箱体侧壁上分别设有第二、三油杯,第二油杯经上箱体侧壁的第二进油通道连通上箱体内腔;下箱体侧壁上设有第三油杯,第三油杯经下箱体侧壁的第三进油通道连通下箱体内腔。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油杯为针阀式注油杯,第二、三油杯为弹子油杯;所述蜗轮、蜗杆连接为二包齿轮副连接。 再进一步地,所述与第一、二轴承接触的轴芯外壁分别设有上轴芯油槽和下轴芯油槽,与第一轴承接触的上箱体内壁上设有上箱体油槽,与第二轴承接触的下箱体内壁上设有下箱体油槽,第二油杯与上箱体油槽连通,上箱体油槽经上箱体内腔连通上轴芯油槽,第三油杯与下箱体油槽连通,下箱体油槽经下箱体内腔连通下轴芯油槽;所述矩形花键孔内壁水平设有上、下环槽,上环槽经轴芯上孔连通上轴芯油槽,下环槽经轴芯下孔连通下轴芯油槽。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后,本技术达到的有益效果是:上端盖上的第一油杯经第一进油通道对上箱体内腔供油润滑,润滑油依次对支承轴芯的第一轴承、第二轴承进行润滑,采用针阀式注油杯能预先加入润滑油,在装置持续工作时慢慢进油,确保润滑的充分和持久,延长轴承使用寿命;上、下箱体侧壁的第二、三油杯分别经第二、三进油通道连通上、下箱体内腔,润滑油充满上、下箱体内腔,可对二包齿轮副连接的蜗轮副、第一、二轴承与轴芯、第一、二轴承与上、下箱体内壁润滑,进一步提高了装置内润滑效果;轴芯矩形花键孔的上、下环槽经轴芯上孔、下孔连通上、下箱体内腔,润滑油经上、下环槽对螺杆与矩形花键孔连接处进行润滑,确保螺杆与轴芯的润滑、冷却。 本技术采用多只油杯从上、下箱体的上方、侧壁对上、下箱体内轴承、蜗轮副、轴芯以及轴芯内连接的螺杆进行润滑,其结构简单,润滑通道设计合理,能持久、充分地润-->滑装置内所有部件,润滑充分、效果好,有利于延长装置使用寿命,适合在钢厂等高温环境下使用。 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图中:上箱体1,下箱体2,上端盖3,罩壳4,第一油杯5,第一进油通道6,第二油杯7,第二进油通道8,第三油杯9,第三进油通道10,轴芯11,蜗轮12,蜗杆13,第一轴承14,第二轴承15,上轴芯油槽16,下轴芯油槽17,上箱体油槽18,下箱体油槽19,上孔20,上环槽21,下孔22,下环槽23,矩形花键孔24。 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图1所示,压下螺杆装置减速机主要包括上箱体1、下箱体2、轴芯11、蜗轮12和蜗杆13。上箱体1和下箱体2经螺栓锁紧,上箱体1上端口嵌装有上端盖3,上端盖3上设有罩壳4,上端盖3上设有第一油杯5,第一油杯5为针阀式注油杯,第一油杯5经上端盖3的第一进油通道6连通上箱体1内腔;上、下箱体内腔分别经第一、二轴承14、15支承轴芯11,轴芯11的内孔为矩形花键孔24,矩形花键孔24经花键外接使用螺杆,轴芯11外套装蜗轮12,蜗轮12与上箱体1一侧内部的蜗杆13传动连接,蜗轮12、蜗杆13连接为二包齿轮副连接;上箱体1外壁设有第二油杯7,与第一轴承14接触的上箱体1内壁上设有上箱体油槽18,第二油杯7经上箱体的第二进油通道8与上箱体油槽18连通,上箱体油槽18连通上箱体1内腔;下箱体2外壁设有第三油杯9,与第二轴承15接触的下箱体2内壁上设有下箱体油槽19,第三油杯9经下箱体的第三进油通道10与下箱体油槽19连通,下箱体油槽19连通下箱体2内腔,第二、三油杯均为弹子油杯;与第一、二轴承接触的轴芯外壁上分别设有上轴芯油槽16和下轴芯油槽17,上轴芯油槽16和下轴芯油槽17连通上、下箱体,轴芯11的矩形花键孔24内壁水平设有上、下环槽21、23,上、下环槽21、23分别经轴芯11上孔20、下孔22连通上轴芯油槽16、下轴芯油槽17。 该压下螺杆装置减速机工作时,上端盖上的第一油杯经第一进油通道对上箱体内腔供油 润滑第一轴承;上、下箱体侧壁的第二、三油杯分别经第二、三进油通道连通上、下箱体内腔供油润滑第二轴承、轴芯、蜗轮和蜗杆;上、下箱体内腔经轴芯上孔、下孔连通矩形花键孔的上、下环槽供油润滑外接螺杆。整体装置润滑充分,润滑效果好,寿命长,适合高温场合使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压下螺杆装置减速机,主要包括由螺栓锁紧的上、下箱体(1,2),上箱体上端口嵌装有上端盖(3),上端盖上设有罩壳(4),上、下箱体内腔分别经第一、二轴承(14,15)支承有一轴芯(11),轴芯内孔为矩形花键孔(24),矩形花键孔经花键连接外部螺杆,轴芯外套装蜗轮(12),蜗轮与上箱体一侧内部的蜗杆(13)传动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端盖(3)上设有第一油杯(5),第一油杯经上端盖的第一进油通道(6)连通上箱体内腔;所述上箱体侧壁上设有第二油杯(7),第二油杯经上箱体侧壁的第二进油通道(8)连通上箱体内腔;下箱体侧壁上设有第三油杯(9),第三油杯经下箱体侧壁的第三进油通道(10)连通下箱体内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下螺杆装置减速机,主要包括由螺栓锁紧的上、下箱体(1,2),上箱体上端口嵌装有上端盖(3),上端盖上设有罩壳(4),上、下箱体内腔分别经第一、二轴承(14,15)支承有一轴芯(11),轴芯内孔为矩形花键孔(24),矩形花键孔经花键连接外部螺杆,轴芯外套装蜗轮(12),蜗轮与上箱体一侧内部的蜗杆(13)传动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端盖(3)上设有第一油杯(5),第一油杯经上端盖的第一进油通道(6)连通上箱体内腔;所述上箱体侧壁上设有第二油杯(7),第二油杯经上箱体侧壁的第二进油通道(8)连通上箱体内腔;下箱体侧壁上设有第三油杯(9),第三油杯经下箱体侧壁的第三进油通道(10)连通下箱体内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下螺杆装置减速机,其特征是:所述第一油杯(5)为针阀式注油杯;第二、三油杯(7,9)为弹子油杯。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新志李素珍鞠春美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泰隆减速机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