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以乙酸铯为阴极修饰层的有机光伏电池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5208651 阅读:3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以乙酸铯为阴极修饰层的有机光伏电池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有机光电领域。包括透明导电衬底1、阳极缓冲层PEDOT:PSS 2、活性层3、阴极修饰层4和金属背电极层5。其制备方法包括:清洗透明导电衬底并烘干;在透明导电衬底1上旋涂PEDOT:PSS阳极缓冲层2,干燥;在PEDOT:PSS阳极缓冲层2旋涂上有机活性层3,干燥;将乙酸铯阴极修饰层4沉积在活性层3上;在乙酸铯阴极修饰层4上采用热蒸镀的办法蒸镀金属背电极5。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热蒸镀或溶液旋涂的方法将乙酸铯作为有机光伏器件的阴极修饰层。与传统的无机盐氟化锂(LiF)阴极修饰层相比,乙酸铯有机盐作为阴极修饰层可以和活性层之间形成更良好的界面接触,从而显著地提高了有机光伏电池器件的光电转化效率和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有机光电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以乙酸铯为阴极修饰层的有机光伏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全球石油资源的耗尽,新能源的开发显得日益重要。太阳能电池是将光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装置。作为解决世界能源危机的一个可行的方法,太阳能的利用成为一个广泛研究的前沿性课题。因此,大力发展太阳电池产业,利用太阳光发电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新能源战略。专家预测,到2030年光伏发电将占到世界发电总量的50%。太阳能电池的研究与开发始终围绕以下两个关键问题而展开:(1)提高光电转换效率及寿命(2)新型材料制备以降低成本。到目前为止,以无机硅材料为代表的光伏电池通常可以达到10-20%的转换效率。然而,无机光伏电池在制备过程中所需的高温、高真空使得无机光伏电池的生产成本非常之高,这使得其应用受到很大的限制。1992年,N.Sariciftci等首次发现聚合物/C60之间的光诱导超快电荷传递现象。1995年A.J.Heeger等提出了“本体异质结”(BHJ)的概念,专利技术的“本体异质结”型单层聚合物/C60光伏电池大大提高了D/A异质结的接触面积。而共轭聚合物/C60本体异质结太阳能电池由于结构简单、容易制备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围绕提高有机光伏电池的效率,从宽吸收、窄带隙聚合物的设计合成到器件结构的优化人们进行了大量的探索研究。2002年C.J.Brabec等通过在金属电极和活性层之间插入LiF材料制得了能量转换效率(PCE)为3.3%的聚合物太阳能电池,2004年又将能量转换效率提高到3.85%。2005年美国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的A.J.Heeger教授等通过热处理P3HT:PCBM活性层获得了5%的效率。2007年K.Lee等报道了采用透明的TiOx作为级联材料形成叠层结构的异质结有机电池,效率高达6.5%。华南理工大学曹镛院士课题组在P3HT:PCBM中加入油酸(oleic acid)并热处理后获得了4.3%的光电转化效率。2008年12月9日,Konarka公司宣布该公司和A J Heeger课题组合作已经获得了6%的转换效率。2010年8月1日,Solarmer Energy宣布该公司Li Gang博士领导的研究组已经获得了8.13%有机聚合物光伏电池的转换效率,并通过美国国家可再生能源实验室(NREL)的证实。中科院北京化学所李永舫教授课题组报道的新受体材料ICBA与P3HT所组成的异质结电池的效率达6.5%。有机光伏电池以其成本低、无毒、容易制备、易于实现柔性器件、可以方便有效地改变有机材料的化学结构以控制最佳的能带、电荷迁移率、溶解度甚至取向程度来提高电池的效率等特点而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如果有机光伏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达到10%,就有可能实现商业化生产。器件结构是影响光电池能量转换效率提高的重要因素。太阳能电池的性能可通过电极修饰或其他界面修饰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电极修饰层的目的是使其功函数与给体材料的最高占有轨道(HOMO)或受体材料的最低未占有轨道(LUMO)相匹配,以提高电荷引出效率和阻挡激子和非收集载流子的传输。目前较为普遍的阴极修饰材料是金属氟化物。Brabec等研究了氟化锂(LiF)阴极修饰层对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的影响(Brabec,-->C.J.;Shaheen,S.E.;Winder,C.;Sariciftci,N.S.;Denk,P.Appl.Phys.Lett.2002,80,1288)。LiF的插入增大了器件的填充因子、短路电流及能量转换效率,减小了器件的串联电阻。这是因为LiF本身是一种极性较强的离子化合物。它可能在界面上有序排列而形成一层界面偶极层,从而降低了金属的功函数,使得有机层与电极之间形成良好的欧姆接触。这样就降低了器件的串联电阻,增大了太阳电池的填充因子与短路电流。其他的修饰材料包括TiOx(Hayakawa,A.;Yoshikawa,O.;Fujieda,T.;Uehara,K.;Yoshikawa,S.Appl.Phys.Lett.2007,90,163517)、2,9-二甲基-4,7-二苯基-1,10-邻二氮杂菲(BCP,bathocproine)(Vogel,M.;Doka,S.;Breyer,C.;Lux-Steiner,M.C.;Fostiropoulos,K.Appl.Phys.Lett.2006,89,163501)。这些无机物(LiF、TiOx)成膜需要用到昂贵的电子束和真空蒸镀装置,方法较为复杂,膜厚不易精确控制。有机材料BCP需要通过真空蒸镀的方法成膜,而且膜厚和实验条件有关,价格昂贵,无法大面积制备。从实用化的角度来看,不利于工业化批量生产。李永舫等研究了溶液法TIPD阴极修饰层对MEH-PPV光伏电池器件性能的影响(Tan,Z.;Yang,C.;Zhou,E.;Wang,X.;Li.Y.Appl.Phys.Lett.2007,91,023509)。在AM1.5G(100mW/cm2)光照下,Jsc、Voc、FF、PCE分别由原来的4.29mA/cm2、0.84V、0.46、1.66%增加至5.73mA/cm2、0.87V、0.51,2.52%。Lee等以溶液方法制备的TiOx作为光隔离层将光的空间分布与活性层的位置相匹配,增加光的吸收,有助于提高器件的光电流。在AM1.5光照下,Jsc、Voc、FF、ηp分别由原来的7.5mA/cm2、0.51V、0.54、2.3%增加至11.1mA/cm2、0.61V、0.66、5%(Kim,J.Y.;Kim,S.H.;Lee,H.H.;Lee,K.;Ma,W.;Gong,X.;Heeger,A.J.Adv.Mater.2006,18,572)。因此,寻找价格低廉的阴极修饰层材料或溶液可加工的阴极修饰层材料就成为了有机光伏电池制备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提供一种以乙酸铯为阴极修饰层的有机光伏电池的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以乙酸铯为阴极修饰层的有机光伏电池,具体结构如附图1所示,依次包括:1)、透明导电衬底(1);2)、位于上述导电玻璃阳极层(1)上的阳极缓冲层PEDOT:PSS(2);3)、位于上述阳极缓冲层PEDOT:PSS(2)上的活性层(3);4)、位于上述活性层(3)上的阴极修饰层(4),所述阴极修饰层(4)可以通过热蒸镀或溶液旋涂的方法沉积在活性层(3)上;5)、位于上述阴极修饰层(4)上的金属背电极(5)。上述的透明导电衬底(1)是带有ITO、FTO和AZO导电层的玻璃或者柔性衬底。乙酸铯阴极修饰层(4)的厚度x为0.2≤x≤1nm。上述的有机光伏电池器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清洗透明导电衬底并烘干;(2)在空气中或在惰性气体保护下,在透明导电玻璃衬底(1)上旋涂PEDOT:PSS阳极缓冲层(2),干燥;(3)在PEDOT:PSS阳极缓冲层(2)旋涂上有机活性层(3),干燥;(4)通过热蒸镀或溶液旋涂的方法将乙酸铯阴极修饰层(4)沉积在活性层(3)-->上;(5)在乙酸铯阴极修饰层(4)上采用热蒸镀的办法蒸镀金属背电极(5)。乙酸铯阴极修饰层(4)可以通过热蒸镀或溶液旋涂的方法沉积在活性层(3)上。旋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以乙酸铯为阴极修饰层的有机光伏电池,其特征在于,该有机光伏电池依次包括:1)、透明导电衬底(1);2)、位于上述透明导电衬底(1)上的阳极缓冲层PEDOT:PSS(2);3)、位于上述阳极缓冲层PEDOT:PSS(2)上的活性层(3);4)、位于上述活性层(3)上的阴极修饰层(4),所述阴极修饰层(4)是乙酸铯层;5)、位于上述阴极修饰层(4)上的金属背电极(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以乙酸铯为阴极修饰层的有机光伏电池,其特征在于,该有机光伏电池依次包括:1)、透明导电衬底(1);2)、位于上述透明导电衬底(1)上的阳极缓冲层PEDOT:PSS(2);3)、位于上述阳极缓冲层PEDOT:PSS(2)上的活性层(3);4)、位于上述活性层(3)上的阴极修饰层(4),所述阴极修饰层(4)是乙酸铯层;5)、位于上述阴极修饰层(4)上的金属背电极(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以乙酸铯为阴极修饰层的有机光伏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导电衬底(1)是带有ITO、FTO和AZO导电层的玻璃或者柔性衬底。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以乙酸铯为阴极修饰层的有机光伏电池,其特征在于,乙酸铯阴极修饰层(4)的厚度x为0.2≤x≤1.0nm。4.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以乙酸铯为阴极修饰层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利营印寿根贾月华王亚凌姚聪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2[中国|天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