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支持不同双工方式的基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207807 阅读:1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支持不同双工方式的基站。其中该基站包括:单刀双掷开关、第一振荡器、第二振荡器及单刀三掷开关;单刀三掷开关的单刀端与LNA连接,三掷端的其中一个触点与环形器连接,另一触点与前端滤波器或双工器连接,第三个触点悬空;单刀双掷开关的单刀端与接收机连接,双掷端的其中一个触点通过第一振荡器与发射机连接,双掷端的另一触点与第二振荡器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支持不同双工方式的基站,通过改变两个联动开关的设置就能实现支持TDD/FDD两种不同双工方式,为网络运营商的灵活组网提供了一种低成本、低复杂度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站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支持不同双工方式的基站
技术介绍
现在的移动通信系统(比如2G和3G移动通信系统)有两种双工方式:FDD(频分双工)和TDD(时分双工),其中FDD系统的接收和发射采用不同的频率,而TDD系统的接收和发射通道采用相同的频率。双工方式的不同导致FDD系统和TDD系统的射频前端部分存在明显的差异。如图1所示,典型FDD系统的射频前端主要包括:PA(功率放大器)、LNA(低噪声放大器)和双工器构成,其中PA主要用来放大待发射的射频信号,LNA用于放大接收射频信号,双工器用来分离发射和接收射频信号。如图2所示,典型TDD系统的射频前端主要包括:PA(功率放大器)、LNA(低噪声放大器)、射频滤波器、环形器和开关构成,其中PA和LNA的功能同FDD系统,射频滤波器用于过滤频率相同的接收和发射射频信号,环形器用于隔离发射和接收射频信号。由于FDD系统和TDD系统的射频前端部分存在显著的差异,现有的FDD系统和TDD系统的射频前端必须分别设计,从而导致FDD基站和TDD基站无法共用相同的硬件平台,造成运营商组网成本较高。另外,当需要更换基站的双工方式时,需要人工现场更换设备,基站维护效率较低,人力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支持不同双工方式的基站,使得FDD基站和TDD基站可以共用相同的硬件平台,节约了运营商的组网成本。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支持不同双工方式的基站,包括:前端滤波器或双工器、环形器、PA、LNA、发射机及接收机,所述前端滤波器或双工器通过所述环形器与PA连接,所述发射机与PA连接;所述接收机与所述LNA连接,还包括:单刀双掷开关、第一振荡器、第二振荡器及单刀三掷开关;所述单刀三掷开关的单刀端与所述LNA连接,三掷端的其中一个触点与所述环形器连接,另一触点与所述前端滤波器或双工器连接,第三个触点悬空;所述单刀双掷开关的单刀端与所述接收机连接,双掷端的其中一个触点通过所述第一振荡器与所述发射机连接,双掷端的另一触点与所述第二振荡器连接。当所述单刀三掷开关的三掷端与所述环形器连接,且所述单刀双掷开关的双掷端与所述第二振荡器连接时,所述基站支持FDD方式。当所述单刀三掷开关的三掷端与所述前端滤波器或双工器连接,或者所述三掷端与悬空的触点连接,且所述单刀双掷开关的双掷端与所述第一振荡器连接时,所述基站支持TDD方式。所述第一振荡器与所述基站支持TDD或FDD发射机时的频率相同;第二振荡器的频率与所述基站支持FDD接收机时的频率相同。-->所述单刀双掷开关与所述单刀三掷开关通过远程控制平台进行控制。所述前端滤波器或双工器的频率与所述基站在支持FDD或TDD方式时的频段相适应。本专利技术的支持不同双工方式的基站,通过改变两个联动开关的设置就能实现支持TDD/FDD两种不同双工方式,为网络运营商的灵活组网提供了一种低成本、低复杂度的解决方案。同时,更改基站双工方式时,仅需通过远程控制平台对两个联动开关进行设置,如果TDD与FDD方式支持的频段相差较多,也仅需更换前端滤波器或双工器以适应相应频段即可实现,提高了基站的维护效率,节约了人力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典型FDD基站的结构图;图2是现有技术典型TDD基站的结构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支持不同双工方式的基站实施例的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图3是本专利技术支持不同双工方式的基站实施例的结构图。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支持不同双工方式的基站包括:前端滤波器(或双工器)302、环形器304、PA306、LNA308、发射机310及接收机312,前端滤波器302通过环形器304与PA306连接,发射机310和接收机312分别与PA306和LNA308连接,本实施例还包括:单刀双掷开关S1、振荡器314、振荡器316、单刀三掷开关S2、数字处理模块、接口模块,其中数字处理模块和接口模块与现有典型FDD/TDD基站相同,数字处理模块负责基站上行/下行数字信号处理;接口模块负责与其他网元设备的接口信号处理;其中,单刀三掷开关S2的单刀端与LNA308连接,三掷端的触点1和触点3分别与环形器304和前端滤波器(或双工器)302连接,触点2悬空;单刀双掷开关S1的单刀端与接收机312连接,双掷端的其中触点a通过振荡器314与发射机310连接,双掷端的触点b与振荡器316连接;远程控制平台318控制单刀双掷开关S1与单刀三掷开关S2的设置。单刀双掷开关S1与单刀三掷开关S2通过远程控制平台318进行控制,采用联动方式以支持不同双工方式:(1)单刀三掷开关S2置于触点1或2、当单刀双掷开关S1置于触点a时,该基站支持TDD方式,上下行通道共用同一振荡器——振荡器314;当系统处于上行时隙时,单刀三掷开关S2置于触点1,当系统处于下行时隙时,单刀三掷开关S2置于触点2;(2)单刀三掷开关S2置于触点3、当单刀双掷开关S1置于触点b时,该基站支持FDD方式,上下行通道分别使用不同振荡器,FDD下行通道使用振荡器314,FDD上行通道使用振荡器316;前端滤波器(或双工器)302用来分离发射和接收射频信号。当系统工作在TDD双工方式时,在下行时隙,发射信号经过接口模块和数字处理模块后在发射机310处通过振荡器314混频,再通过PA306进行功率放大,然后通过环形-->器304的端口1到端口2(开关S2置于触点2,将环形器304与上行接收通道断开),再经前端滤波器302的端口1到端口2滤波后到达天线处并通过天线发射。在上行时隙,天线接收到接收信号后首先经前端滤波器302的端口2到1滤波后通过环形器的端口2到端口3(开关S2置于触点1,将环形器304与上行接收通道连通),经开关S2和触点1送到LNA 308进行功率放大后到达接收机312,并在此处通过振荡器314(开关S1置于触点a,将振荡器314与接收机312连通)混频后进入数字处理模块和接口模块。当系统工作在FDD双工方式时,发射信号经过接口模块和数字处理模块后在发射机310处通过振荡器314混频,再通过PA306进行功率放大,然后通过环形器304的端口1到端口2,再经双工器302的端口1到端口2滤波后到达天线处并通过天线发射;接收信号经天线接收到已后首先经双工器302的端口2到3滤波后通过开关S2和触点3送到LNA 308进行功率放大,再到达接收机312,并在此处通过振荡器316(开关S1置于触点b,将振荡器316与接收机312连通)混频后进入数字处理模块和接口模块。本实施例的基站,可以在不更换整机,仅通过改变两个联动开关S1、S2的设置,就能实现支持TDD/FDD两种不同双工方式,如果TDD与FDD方式支持的频段相差较多,也仅需更换前端滤波器或双工器以适应相应频段即可实现,为网络运营商的灵活组网提供了一种低成本、低复杂度的解决方案。同时,更改基站双工方式时,仅需通过远程控制平台对两个联动开关S1、S2进行设置,提高了基站的维护效率,节约了人力成本。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专利技术而非限制,本专利技术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一切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其均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支持不同双工方式的基站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支持不同双工方式的基站,包括:前端滤波器或双工器、环形器、PA、LNA、发射机及接收机,所述前端滤波器或双工器通过所述环形器与PA连接,所述发射机与PA连接;所述接收机与所述LNA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单刀双掷开关、第一振荡器、第二振荡器及单刀三掷开关;  所述单刀三掷开关的单刀端与所述LNA连接,三掷端的其中一个触点与所述环形器连接,另一触点与所述前端滤波器或双工器连接,第三个触点悬空;  所述单刀双掷开关的单刀端与所述接收机连接,双掷端的其中一个触点通过所述第一振荡器与所述发射机连接,双掷端的另一触点与所述第二振荡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支持不同双工方式的基站,包括:前端滤波器或双工器、环形器、PA、LNA、发射机及接收机,所述前端滤波器或双工器通过所述环形器与PA连接,所述发射机与PA连接;所述接收机与所述LNA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单刀双掷开关、第一振荡器、第二振荡器及单刀三掷开关;所述单刀三掷开关的单刀端与所述LNA连接,三掷端的其中一个触点与所述环形器连接,另一触点与所述前端滤波器或双工器连接,第三个触点悬空;所述单刀双掷开关的单刀端与所述接收机连接,双掷端的其中一个触点通过所述第一振荡器与所述发射机连接,双掷端的另一触点与所述第二振荡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持不同双工方式的基站,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单刀三掷开关的三掷端与所述环形器连接,且所述单刀双掷开关的双掷端与所述第二振荡器连接时,所述基站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广辉曹汐许灵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