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光二极管光源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200255 阅读:1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发光二极管光源结构,适用于液晶显示装置的背光模组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结构至少包含:一光条,其上具有至少一发光二极管;一条状治具,设置于所述光条之上,所述条状治具上具有至少一通口,所述通口暴露出所述发光二极管;以及一光杯,所述光杯具有上开口及下开口,所述下开口连结于所述通口的周缘上。运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增加发光二极管与导光板间的距离,以解决发光二极管封装胶材因受热膨胀而与导光板接触所造成的永久性破坏,又能可减少因距离增加造成散射现象所削减的光强度,使辉度与均匀度维持在原来的水平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光源结构,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液晶显示装置的背光模组中的发光二极管光源结构
技术介绍
液晶显示器为了满足轻薄化的需求,会将光源置放在面板的侧方,目前广泛使用的光源是发光二极管,其具有节能、环保、寿命长、低耗、低热、高亮度、微型等优点。但是,异于冷阴极射线灯管的是,发光二极管是点光源,因此,为了将点光源变成线光源及面光源,导光板应运而生。导光板是利用光学级的压克力板材,然后用具有极高反射率且不吸光的高科技材料,在光学级的压克力板材底面印上导光点。利用光学级压克力板材吸取从灯发出来的光在光学级压克力板材表面的停留,当光线射到各个导光点时,反射光会往各个角度扩散,然后破坏反射条件由导光板正面射出。通过各种疏密、大小不一的导光点,可使导光板均匀发光。然而,现阶段发光二极管背光模组的趋势为轻、薄、小、窄,故内部各元件的空间皆被压缩,一般发光二极管与导光板之间的间距也不会太大。在点灯后,因热涨冷缩效应,发光二极管受热后膨胀,其表面封装胶材易与导光板接触,在高温的作用下,表面封装胶材与导光板间产生了某种程度的沾粘,在关灯冷却后,胶材与发光二极管本体因拉扯而分离,或是造成永久性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发光二极管光源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发光二极管光源结构,适用于液晶显示装置的背光模组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结构至少包含:一光条,其上具有至少一发光二极管;一条状治具,设置于所述光条之上,所述条状治具上具有至少一通口,所述通口暴露出所述发光二极管;以及一光杯,所述光杯具有第一开口及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连结于所述通口的周缘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光二极管光源结构,适用于液晶显示装置的背光模组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结构至少包含:一光条,其上具有至少一发光二极管;一条状治具,设置于所述光条之上,所述条状治具上具有至少一通口,所述通口暴露出所述发光二极管;以及一光杯,所述光杯具有第一开口及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连结于所述通口的周缘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二极管光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条状治具粘合于所述光条之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二极管光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条状治具锁附于所述光条之上。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发光二极管光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杯的所述第一开口及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屠雅君
申请(专利权)人: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