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的O型牙线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19968 阅读:2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改进的O型牙线盒,包括一壳体、一具有棘齿的线卷及一设于壳体上的掣子,该掣子可配合卡固该棘齿以成为限制该线卷仅能作单向旋转的棘轮机构,于线卷上缠绕有牙线,且壳体中容置有该线卷,其特征是所述的O型牙线盒的壳体由一第一半壳体及第二半壳体所组成,且在壳体上设置有一固定座,由牙线盒的线卷所抽出的牙线的末端线头可缠绕定位于该固定座上,且牙线的另一端则因线卷的棘齿与掣子的配合卡固而定位于线卷上,使牙线的两端皆定位于壳体上而形成一O型圆圈状的牙线圈。(*该技术在200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牙线盒,特别涉及一种能将牙线两端固定于牙线盒上,而不须将牙线缠绕在手指上,可节省牙线的使用量,且未使用的牙线卷在牙线盒内部的线卷上,不会沾上灰尘或被手接触到弄脏的改进的O型牙线盒。传统的盒装式牙线盒是由一包装壳及一绕线轴所组成,牙线缠绕在绕线轴上,当要使用牙线时,要用手指将牙线自包装壳上将牙线拉出适当长度后,将牙线用包装壳上的刀具将牙线切断,再将牙线的两端分别卷绕在两手的手指上,进行清洁牙缝的动作。此种传统的牙线盒具有下列缺点若牙线自牙线盒抽出的长度过长时,无法将牙线收回,造成浪费;将牙线两端分别卷绕在两双手的手指上数圈以固定牙线,其实际使用在清洁牙缝的牙线部分只有一小段,不仅浪费很长的牙线,而且,由于牙线很滑不易固定于手指上(尤其湿润时更是如此),倘若牙线卷绕在手指过度勒紧或用力时更会造成手指疼痛,而导致学习使用者的困难,不容易推广使用;以包装壳上的刀具将牙线切断后,牙线的线头端的位置无法固定,且有时牙线的线头端更会缩退回牙线盒内,造成使用者在下次想要取用牙线时的困扰与不便。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能达到整个O型圆圈状的大部分牙线都能有效被利用于清洁牙缝,且可具有经济、方便、卫生,并可有效防止牙线的线头在不经意的情况下退入牙线盒内造成困扰的改进的O型牙线盒。本技术是按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备好一壳体、一具有棘齿的线卷及一设于壳体上的掣子,该掣子可配合卡固该棘齿以成为限制该线卷仅能作单向旋转的棘轮机构,于线卷上缠绕有牙线,且壳体中容置有该线卷;壳体由一第一半壳体及第二半壳体所组成,且在壳体上设置有一固定座,由牙线盒的线卷所抽出的牙线的末端线头可缠绕定位于该固定座上,且牙线的另一端则因线卷的棘齿与掣子的配合卡固而定位于线卷上,使牙线的两端皆定位于壳体上而形成一O型圆圈状的牙线圈。固定座是由两相对应配合的固定块所结合组成,且该两固定块分别设置于该第一半壳体及第二半壳体上,由该第一半壳体及一第二半壳体的结合可同时使相对应配合的两固定块组合成该固定座;固定块为呈椭圆形的蕈状固定块;固定座呈一具有两相对的V型沟的形状,是由该两相互对应的固定块所结合而成,且其中的一固定块下部呈一圆柱;固定座的一侧更加设有一蕈状的圆柱座;在第一半壳体的一侧上具有一圆口,圆口可容置该线卷的轴筒,第一半壳体的另一侧上设有该掣子,掣子上形有一按部,第一半壳体上的边缘处形成有一卡合片,卡合片上的突出物能卡入第二半壳体上凹面处的卡沟;第二半壳体是与第一半壳体具有对应的形状,其上与圆口对应的同轴心位置设置一轴,轴可让线卷以轴为轴心旋转,靠近轴的邻近设置导柱,用于使牙线导向移动而自一出线口抽出,在壳体上适当位置分别设置该固定座及一刀具;掣子与棘齿的卡固配合是限制该线卷的旋转方向只能让牙线卷回牙线盒中;藉由按压该掣子的该按部,可使掣子脱离棘齿而使线卷可自由旋转且牙线能被自由地拉出,而当没有按压按部时则无法将牙线自出线口抽出;在壳体设有一出线口,壳体内的线卷的牙线可经由该出线口延伸至牙线盒外,于第一半壳体内侧面接近出线口附近设置有一夹线片,当第一及第二半壳体组合时,在牙线盒壳体内侧出线口附近的牙线可受到该夹线片所下压而成一曲折状态,使牙线较不易向牙线盒内缩退,可有效防止牙线的线头缩退入牙线盒内造成困扰;在壳体的外侧设置有一刀具,该刀具上形成有一下凸点结构,使下凸点的下缘与壳体的外侧表面之间形成一空间;当藉由刀具将牙线切断时,牙线的线头端可被卡夹、定位于刀具下方的下凸点与壳体之间的空间中,以方便下次使用时可轻易地拿取牙线的线头端。本技术与常用牙线盒比较具有下列优点若牙线自牙线盒抽出的长度过长对,可藉由旋转线卷的轴筒而将牙线收回,避免浪费;牙线的两端皆定位于牙线盒壳体上而形成一O型圆圈状,不需缠绕在手指上;由于牙线不需缠绕固定在手指上,故可避免将牙线卷绕在手指太松时则易脱落、过紧时却会造成手指疼痛;藉由移动牙线的位置,能达到将整个O型圆圈状的大部分牙线都能有效被利用于清洁牙缝的目的,因此具有容易使用、轻巧方便、卫生及更经济的优点;当使用者藉由刀具的锐利边缘将牙线切断时,牙线的线头端会被卡夹,定位于刀具下方的空间中,以方便使用者下次要取用时可轻易地拿取牙线的线头端;在壳体内侧面出线口附近的牙线因受到夹线片所下压而成一曲折的状态,可有效防止牙线的线头在不经意的情况下缩退入牙线盒内造成困扰。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立体分解图图2为本技术组合图图3为本技术的第一固定座71的部分放大图图4为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右侧视图图5为图4中的圆柱座73的部分放大图图6为本技术的再另一实施例右视图图7为图6中的第二固定座72的部分放大图图8为图2中的911-911剖面视图图9为图2中刀片5部分的922-922剖面视图请参照图1及图2,本技术包括有一壳体,其由一第一半壳体1及第二半壳体2以一枢接片13枢接所组成;一线卷3,该线卷3具有一轴筒31及棘齿321、322;及一掣子4。该第一半壳体1略呈两边为圆弧的梯形,其上靠近较大圆弧的一侧上具有一圆口12,圆口12恰可容置线卷3的轴筒31,在第一半壳体1上接近较小圆弧的一侧设有一掣子4,掣子4上设有一按部41。该掣子4成一长条型结构,其一端固定结合于第一半壳体1上且另一端呈一悬空状态为略具有弹性,利用掣子4的悬空端与线卷3上的棘齿321的对应卡扣而形成只能单向旋转的棘轮机构;当掣子4的悬空端卡扣抵住棘齿321时,线卷3仅能朝向将牙线6卷回线卷3的方向旋转(即,逆时针方向);藉由按压掣子4的按部41,可使掣子4的悬空端脱离棘齿321而让线卷3可自由旋转,此时,使用者便可将牙线6由出线孔25拉出牙线盒外使用。第一半壳体1上边缘形成有一卡合片11,卡合片11上的突出物111能卡扣入第二半壳2上凹面24处的卡沟22,以将第一半壳体1盖合并固定至第二半壳体2之上,并将线卷3容置于第一及第二半壳体1、2之间而组合成为该牙线盒。该第二半壳体2与第一半壳体1具有对应的形状,其上与圆口12的同轴心位置设置有一轴21,线卷3枢设于轴21上而可以轴21为轴心旋转。如图1所示,于第二半壳体2内侧面且位于轴21与出线口25之间的适当位置处设置导柱23、26,该导柱26位于出线口25附近且导柱26的顶端略同于出线口25的高度,由导柱26的顶端右半缘并向上突出设置有一突片261,使牙线6由线卷3拉出后可经由导柱23左侧导向延伸,再由导柱26顶端的突片261左侧导向移动而自出线口25抽出,藉此,导柱26顶端的突片261将有效地将牙线6延伸的方向限制在出线口25附近。并且,于第一半壳体1内侧面接近出线口25附近另设置有一薄片状的夹线片14,当第一及第二半壳体1、2组合时,在牙线盒内侧出线口25附近的牙线6将受到该夹线片14末端所下压而成一曲折的状态(如图8所示),使牙线6较不易向牙线盒内缩退,但使用者仍可顺利地将牙线6拉出使用,如此将可有效防止牙线6的线头在不经意的情况下缩退入牙线盒内造成困扰。在本技术的牙线盒的壳体上方适当位置可设置一第一固定座71,如图3所示,该第一固定座71呈一具有两相对的V型沟的形状,其由两相互对应的固定块712、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锡东
申请(专利权)人:伍驹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