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可植入牙骨的牙骨内种植体,用来修复缺牙,属于医疗器械产品。临床上修复缺牙曾经使用过多种材料和形状的牙骨内种植体,效果不一。最近几年,国内外普遍应用纯钛(或钛合金)制造的叶片状和柱状两大类种植体来修复缺牙。在大量的临床实践中,为提高一次种植的成功率,专家们把叶片状以及柱状种植体的植入部制成上粗下细的契型,使之能更容易地进入牙骨,而且普遍采用了在契型植入部加工上阶梯、螺纹(或环纹)的办法,以确保植入牙骨的契型体不再退出或松动。但临床实践中发现,这种阶梯(或螺纹)状植入部除不易加工、生产效率低(多是采用线切割机床加工)之外,植入后还会对牙骨压迫应力集中,远期容易下沉、松动等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牙骨内种植体,克服了现有种植体存在的不易加工和长期植入易下沉等缺点。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牙骨内种植体,由装冠用的头冠部和固位用的植入部两部分组成,头冠部用于装假牙,植入部可植入牙骨内,植入部呈上大下小的契型,在植入部的表面有半球状突起点--珍珠点,根据植入部的形状,珍珠点在植入部表面均匀分布,因腔内牙骨形状各异,因此,种植体有多种形状,主要有叶片状和圆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牙骨内种植体,由装冠用的头冠部1和固位用的植入部2两部分组成,其特征在于植入部2的表面均匀布满半球状突起点--珍珠点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代怀远,代泓,
申请(专利权)人:代怀远,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1[中国|河南]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