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蔺田芳专利>正文

强化CT上肢调节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198109 阅读:2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强化CT上肢调节托,其特征在于它由吸盘1、连接杆2、上肢托3、调节机构4构成,连接杆2一侧设吸盘1,另一侧与上肢托3之间设调节机构4,上肢托3为半圆形,在半圆形槽内设海绵垫5。该强化CT上肢调节托,与目前用人托上肢的办法相比,具有节省人力,使用方便,稳定性好,提高检查质量的优点。(*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做CT用的辅助器具,具体地说是一种强化CT上肢调节托。
技术介绍
目前,临床上在做上胸部强化CT时,需用高压注射器向查体人员静脉内注射 100ml的欧苏,注入要求速度快,不渗漏,需选择被查人员粗的血管, 一般选在肘关节,滴注 时将上肢伸直,为防针头脱出,医护人员将查体人员的上肢托住,此办法,虽能保持上肢的 伸直状态,但也存有以下不足一是护理人员专门托上肢,造成人力的浪费;二是人力扶 托,劳动强度大,不方便,也不稳定,滴注效果差,影响检查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节省人力,使用方便,稳定性好,提高 检查质量的强化CT上肢调节托。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该强化CT上肢调节托,其特 征在于它由吸盘、连接杆、上肢托、调节机构构成,连接杆一侧设吸盘,另一侧与上肢托之间 设调节机构,上肢托为半圆形,在半圆形槽内设海绵垫。本技术还通过如下措施实施 所述的调节机构,由活塞筒、活塞、活塞杆、充气管、充气球构成,活塞杆一端连接活塞后装 入活塞筒内,另一端与上肢托连接,活塞筒的底部固定在连接杆上,充气管一端连接在活塞 筒下端的一侧,另一端与充气球连通。使用本技术时,先用吸盘把该托固定在CT机身 上,然后让躺在CT床上查体人员的上肢伸出,放入上肢托的半圆形槽内,合适高度和前后 距离,通过操作充气球获得。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目前用人托上肢的办法相比,具有节省人力,使用 方便,稳定性好,提高检查质量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主视局剖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附图1制作本技术。该强化CT上肢调节托,其特征在于它由吸盘1、连接 杆2、上肢托3、调节机构4构成,连接杆2 —侧设吸盘l,另一侧与上肢托3之间设调节机 构4,上肢托3为半圆形,在半圆形槽内设海绵垫5。所述的调节机构4,由活塞筒4a、活塞 4b、活塞杆4c、充气管4d、充气球4e构成,活塞杆4c 一端连接活塞4b后装入活塞筒4a内, 另一端与上肢托3连接,活塞筒4a的底部固定在连接杆2上,充气管4d —端连接在活塞筒 4a下端的一侧,另一端与充气球4e连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强化CT上肢调节托,其特征在于它由吸盘(1)、连接杆(2)、上肢托(3)、调节机构(4)构成,连接杆(2)一侧设吸盘(1),另一侧与上肢托(3)之间设调节机构(4),上肢托(3)为半圆形,在半圆形槽内设海绵垫(5)。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强化CT上肢调节托,其特征在于它由吸盘(1)、连接杆(2)、上肢托(3)、调节机构(4)构成,连接杆(2)一侧设吸盘(1),另一侧与上肢托(3)之间设调节机构(4),上肢托(3)为半圆形,在半圆形槽内设海绵垫(5)。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强化CT上肢调节托,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调节机构(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蔺田芳
申请(专利权)人:蔺田芳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