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便排放的引流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189885 阅读:3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方便排放的引流袋,包括由两片形状相同的薄膜制成的袋体,两片薄膜的周边连接在一起,引流管从袋体的顶部插入至袋体内,袋体内腔的上部与引流管的出口相连接处设有一对单向流通的瓣膜,袋体的底部设有排放管,排放管与袋体的连接处设有旋启式放液阀。旋启式放液阀包括阀座及开启臂,阀座夹持在袋体上,排放管从阀座中穿过,开启臂的一端设有圆弧状凸起,带凸起的一端通过销轴活动连接在阀座上,当开启臂的自由端绕销轴旋转时,凸起端将排放管松开或压紧。该引流袋排液方便无污染。(*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器械,特别涉及一种方便排放的引流袋
技术介绍
引流袋主要用于病人体液或组织渗出液的引流,引流时通过引流管将体液引流到 引流袋中。现有技术中的引流袋,包括由两片形状相同的薄膜制成的袋体,两片薄膜的周边 连接在一起,引流管从袋体的顶部插入至袋体内,袋体的底部设有排放管,排放管的出口处 设有堵头,当引流袋满后,松开堵头可以将体液从引流袋底部排出。这种引流袋在使用中, 由于堵头设置在排放管的末端,松开堵头时,袋体中的体液立刻从排放管排出,容易造成对 操作者手部的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引流袋排放时容易污染操作者手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 种无污染、方便排放的引流袋。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方便排放的引流袋,包括由两片形状相同的薄膜制成的袋体,两片薄膜的周边连接在一起,引流管从袋体的顶部插入至袋体内,袋体的底部设有排放管,排放管与袋体的连接处设有旋启式放液阀。 旋启式放液阀可以为包括阀座及开启臂,阀座夹持在袋体上,排放管从阀座中穿过,开启臂的一端设有圆弧状凸起,带凸起的一端通过销轴活动连接在阀座上,当开启臂的自由端绕销轴旋转时,凸起端将排放管松开或压紧。 作为本技术的另一项改进,袋体内腔的上部与引流管的出口相连接处设有一 对单向流通的瓣膜。 排放管与袋体的连接处设有旋启式放液阀,需要排液时,打开放液阀,引流袋中的 液体从其下方的排放管流出,不会污染操作者的手部。放液阀只要扳动开启臂即可启闭,动 作快速且方便。袋体内腔的上部设置单向流通的瓣膜,可以防止引流液逆流进入引流管,造 成污染。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方便排放的引流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沿A-A的剖视放大图。 图中1引流管、2挂带、3挂孔、4瓣膜、5袋体、6放液阀、7排放管、8阀座、9销轴、 10凸起、11开启臂。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方便排放的引流袋,包括由两片形状相同的薄膜制成 的袋体5,两片薄膜的周边连接在一起,袋体5表面标有刻度,其上部设引流管1从袋体的顶部插入至袋体5内,袋体5的底部设有排放管7,排放管7与袋体5的 连接处设有旋启式放液阀6,袋体5内腔的上部与引流管1的出口相连接处设有一对单向流 通的瓣膜4。 如图2所示,旋启式放液阀包括阀座8及开启臂11,阀座8夹持在袋体5上,排放 管7从阀座8中穿过,开启臂11的一端设有圆弧状凸起IO,带凸起10的一端通过销轴9活 动连接在阀座8上,当开启臂11的自由端绕销轴9旋转时,凸起端将排放管7松开或压紧。 当引流袋满需要排液时,向下扳动开启臂11,凸起10同步随开启臂11旋转远离排 放管7,排放管7被释放而畅通。排液完毕后需要关闭时,向上扳动开启臂11,凸起10同步 随开启臂11旋转至面对排放管7,将排放管7的管壁相互压紧贴合,实现关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方便排放的引流袋,包括由两片形状相同的薄膜制成的袋体,两片薄膜的周边连接在一起,引流管从袋体的顶部插入至袋体内,袋体的底部设有排放管,其特征在于:排放管与袋体的连接处设有旋启式放液阀。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方便排放的引流袋,包括由两片形状相同的薄膜制成的袋体,两片薄膜的周边连接在一起,引流管从袋体的顶部插入至袋体内,袋体的底部设有排放管,其特征在于排放管与袋体的连接处设有旋启式放液阀。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便排放的引流袋,其特征是,所述旋启式放液阀包括阀座 及开启臂,阀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童瑞荣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市华光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