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齿清洁刷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18470 阅读:2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牙齿清洁刷结构,属于个人和家庭用品技术领域。其包含:清洁刷头、盖体、剔牙套、清洁棒及控制件,其中清洁刷头于刷毛的一侧设插结杆,盖体的一端开设容置套槽,剔牙套的一端设剔牙部,另一端的中间处凸设一挡环,使两侧各形成一左、右套部,清洁棒一侧设一容置槽,另一侧延设一枢接部,该枢接部是与控制件之枢转部相互组配合,控制件之中心贯设一横向通孔;由于采用了上述结构,能使清洁刷头无需仅由任何工具即可进行更换及置放的动作,达到更换动作更为简易、迅速及便于携带,且清洁刷头可依牙齿的位置适当的调整清洁刷头的角度,达到较佳的清洁效果。(*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牙齿清洁刷结构,属于个人和家庭用品

技术介绍
本技术作出以前,在已有技术中,牙齿清洁刷主要由清洁棒、盖体、清洁刷头及一个工具所组成。其清洁棒中间处设一环形凸缘的握持部,在握持部一侧旁设两相对的沟槽,并由穿套沟槽端缘设一连接槽可与一端为封闭状的滑移沟槽相连通,且一端缘而往内设有适当深度的插槽,在插槽之中处设一纵向通孔,呈垂直相通。另一端设一剔牙部,盖体之一端开口缘设有两相对的卡块,其中为一容置槽,在封闭而上处设一呈放射状的透孔。清洁刷头环设有刷毛,在刷毛下方设可挠性的插结杆,并由刷毛处所延设置。工具是呈<字型,开口端为夹压部,在上方夹压部上设一弧状的凹槽,凹槽中间设一较长且端部为圆弧状的压柱。下方夹压部中间凹弧状且一端为封闭面的凹槽,在凹槽端面凸处设一顶块,中间凸处设比较短的卡柱。该种结构的清洁刷使用时首先将清洁刷头的插结杆穿入清洁棒的插槽内,再将工具的下方夹压部放置于清洁棒端部,使清洁棒顶于凹槽的顶块,而卡柱卡套与通孔下方,将上方夹压部往下压,凹槽中间的压柱则由通孔上方往下推抵于插槽的插结杆并顶弯卡固,盖体以开口缘的两卡块由清洁棒的穿套沟槽顺势穿套到底,此时清洁刷头的刷毛部分则由透孔通过而露出于外面,再旋动盖体使卡块通过连接槽,转折后往上推入滑移沟槽内,而可使清洁刷头刷毛再由透孔通过并完全放置于容置槽间。上述所述的清洁刷存在以下不足1、尤其是清洁刷头的插结杆与清洁棒的插槽相结合后,需要依靠由工具的夹压方才能使插结杆形成一凹弧而套固在插槽内,且更换清洁刷头时,需要依靠工具的压柱推抵顶弯插结杆恢复直状,造成使用、更换上及外出携带上不方便,比较繁琐;2、尤其是清洁棒仅设一插槽供清洁刷头的插结杆穿插固定,并无任何可使清洁刷头旋转角度,致使无法依牙齿的上、下、前、后的位置进行适当的调整清洁刷头的角度,从而影响清洁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之处,从而提供一种能使清洁刷头依靠由清洁棒的枢接部与控制件的枢转部相互组设后,仅需将控制件往上扳动呈直角,使通孔纵向裸露于限位片外侧后,即可进行清洁刷头的更换;且仅需将清洁刷头的插结杆由上往下枢穿通孔而出,再将控制件往下扳动,即可使插结杆弯折定位于通孔,而无需任何工具,致使更换动作更为简易、迅速及便于携带;可使清洁刷头可随控制件的枢转部旋动的方向变化刷毛的角度,从而可依牙齿的上、下、前、后的位置进行适当调整清洁刷头的角度,达到最佳的清洁效果的牙齿清洁刷结构。本技术的主要解决方案是这样实现的其主要采用在盖体2的一端开设一容置套槽21供清洁刷头1容设,于封闭上设一透气孔22,在剔牙套3一端设一剔牙部,另一端的中间处凸设一挡环32,使挡环32的两侧各形成一左、右33、34套部;清洁棒4的一侧开设一中空的容置槽41,另一侧环设一阶挡缘411,并延设一枢接部42;控制件5中心贯设一横向通孔51与清洁刷头1的插结杆12相互配合,且与一侧设一与枢接部42相配合的枢转部52,使清洁棒4的枢接部42与控制件5的枢转部52相互组设后,即可将控制件5往上扳动呈直角,使通孔纵向裸露于限位片外侧后,即可进行清洁刷头1的更换及装置的动作,且仅需将控制件5往下旋动即可使清洁刷头1的插结杆12弯折套固于通孔51。本技术所述的清洁棒4的枢接部42两外侧对称延设一具枢孔4211的限位片421,于限位片的内侧下方对称延设一弧形导面422,该弧形导面422的内侧面并凹设卡槽4221,且于二弧形导面422的中间凸设一弧形挡片423。本技术所述的控制件5的枢转部52为清洁棒枢接部42的二枢孔4211、二弧导面422、卡槽4221及一弧形挡片423的相对位置设二枢结凸柱521、二弧形导片522、圆弧状的卡结凸部5221及一弧形挡缘523。本技术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结构简单、紧凑,合理;能使清洁刷头无需依靠任何工具即可进行更换及置放的动作,达到更换动作更为简易,迅速及便于携带,且清洁刷头可依牙齿上、下、前、后的位置适时的调整清洁刷头的角度,达到最佳的清洁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立体分解图;图2为本技术结构的局部组合动作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控制件及刷毛转动角度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组合剖示图;图5为本技术剔压套使用状态剖示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本技术将结合附图中的实施例作进一步描述本技术主要包括清洁刷头1、、盖体2、剔牙套3、清洁棒4及控制件5。其中清洁刷头1环设有刷毛11,于刷毛11下放可挠性的插结杆12由刷毛11处所延设出,盖体2一端开设容置套槽21,于封闭面上贯设一透气孔22。剔牙套3的一端设一剔牙部31,另一端的中间处凸设一挡环32,使挡环32的两侧各形成一左、右套部33、34,清洁棒4的一侧开设一中空的容置槽41,另一侧环设一阶挡缘411,并延设一枢接部42。该枢接部42的两外侧对称延设一具枢孔4211的限位片421,于二限位片421的内侧下方对称延设一弧形导面422,该弧形导面422的内侧面并凹设复数卡槽4221,且于二弧形导面422的中间凸设一弧形挡片423。控制件5的中心贯设一横向通孔51,且与一侧设一枢转部52,该枢转部52相对清洁棒4枢接部42的二枢孔4211、二弧形导面422、卡槽4221及一弧形挡片423的位置设二枢结凸柱521、二弧形导片522、圆弧状的卡结凸部5221及一弧形挡缘523。其欲组合时,第二图所示是为本技术的组合动作局部剖示图,首先将控制件5的枢转部52与清洁棒4之枢接部42相对枢穿套合,使枢结凸柱521与限位片421的枢孔4211相枢套结合后,弧形导片522及弧形挡缘523恰分别与弧形导面422及弧形挡片423相贴触,此时控制件5即可于限位片421内上下旋动,且于旋动时,卡结凸部5221即会依序与卡槽4221产生卡结定位的效果,再将控制件5往上扳动呈直角令通孔51纵向裸露于限位片421外侧后,即可进行清洁刷头1的更换及装置的动作,且仅需要将清洁刷头1的插结杆12由上往下枢穿入通孔51而出,随后将控制件5往下扳动使插结杆12受弧形挡片423及弧形挡缘523的夹压下弯折贴抵于弧形挡片423,此时清洁刷头1的插结杆12即定位于通孔51,使清洁刷头1可随控制件5的枢转部52旋动的方向变化刷毛11的角度,进而可依牙齿的上、下、前、后的位置适时的调整清洁刷头1的角度,达到较佳的清洁效果(如第三图所示),随即将剔牙套3的剔牙部31容设于清洁棒4的容置槽41,并使右套部34套固于容置槽41而挡止于挡环32,随后可于盖体2的容置套槽21内放置复数清洁刷头1,并与剔牙套3的左套部33相套合(如第四图所示),且欲使用剔牙套3时,可将盖体2的容置套槽21由清洁棒4的枢接部42套至挡缘411,使控制件5及清洁刷头1容设于容置套槽21内,再将剔牙套3抽出反转令右套部34与清洁棒4的容置槽41相套合,此时剔牙部31即裸露于清洁棒4外侧(如第五图所示)从而达到使用上、更换上更为迅速、简易、且于携带上较为便利。权利要求1.一种牙齿清洁刷结构,主要包括清洁刷头(1)、盖体(2)、剔牙套(3)、清洁棒(4)、控制件(5),其中清洁刷头环设有刷毛(11)于刷毛(11)下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牙齿清洁刷结构,主要包括清洁刷头(1)、盖体(2)、剔牙套(3)、清洁棒(4)、控制件(5),其中清洁刷头环设有刷毛(11)于刷毛(11)下方可挠性的插结杆(12)为由刷毛(11)处所延设出,其特征在于在盖体(2)的一端开设一容置套槽(21)供清洁刷头(1)容设,于封闭上设一透气孔(22),在剔压套(3)一端设一剔牙部(31),另一端的中间处凸设一挡环(32),使挡环(32)的两侧各形成一左、右(33)、(34)套部;清洁棒(4)的一侧开设一中空的容置槽(41),另一侧环设一阶挡缘(411),并延设一枢接部(42);控制件(5)中心贯设一横向通孔(51)与清洁刷头(1)的插结杆(12)相配合,且与一侧设一与枢接部(42)相互配合的枢转部(52),使清洁棒(4)的枢接部(42)与控制件(5)的枢转部(52)相互组设后,即可将控制件(5)往上扳动呈直角,使通孔纵向裸露于限位片外侧后,即可进行清洁刷头(1)的更换及装置的动作,且仅需将控制件(5)往下旋动即可使清洁刷头(1)的插结杆(12)弯折套固于通孔(5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温德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德晃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