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汉波专利>正文

鱼杆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1841 阅读:2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鱼杆架,其包含有基架和两支脚,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支脚轴套式分别固定在基架的两侧,该两支脚通过横梁连接,其中;    该横梁上固定有弹簧,该弹簧与基架的末端连接;该基架上活动设置有连杆和挂钩,该挂钩连接有连接线,该连接线的末端连接有夹体,该支脚上连接有弹性条,该弹性条的末端设置钩体。(*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Fish frame

A fish rod rack, which comprises a base frame and two legs, which is characterized in that: the two feet of the shaft sleeve are respectively fixed on both sides of the frame, the two legs are connected by a beam, which is fixed on the beam; spring, at the end of the spring and the connecting frame is movably arranged on the base frame; the connecting rod and the hook, the hook is connected with a connecting line, at the end of the connecting line is connected with the clamping body, the foot is connected with an elastic strip, the tail end of the elastic strip body se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鱼杆架,特别提供一种适用于海杆使用的、具有自动起杆功能的鱼杆架。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出现的鱼杆架,一般包含支脚和基架,通过支脚插入泥土中固定,钓者将钓竿固定在基架上,可以免去钓者手扶多杆的烦恼,但是,现有的鱼杆架只存在对钓竿的制成作用。而钓鱼是人们在假日空闲时所忠睐的活动,他不仅可以享受钓到鱼的乐趣,还可以在钓鱼的同时陶冶个人的性情,然而在钓鱼的时候,钓者一般同时使用数个钓竿,特别是使用海杆时,数量更多,但是,钓者无法同时锁定数个钓竿,所以经常错过其钓的最好机会。具体而言,现有技术中鱼杆架存在的缺点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1、不能自动起杆;2、不具有起钩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特别适用于海杆使用,可具有自动起杆功能、具有量尺功能、具有退钩功能的鱼杆架。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鱼杆架,其包含有基架和两支脚,其中,所述的两支脚轴套式分别固定在基架的两侧,该两支脚通过横梁连接,其中;该横梁上固定有弹簧,该弹簧与基架的末端连接;该基架上活动设置有连杆和挂钩,该挂钩连接有连接线,该连接线的末端连接有夹体,该支脚上连接有弹性条,该弹性条的末端设置钩体。所述的弹簧连接有螺丝杆,该螺丝杆上螺合有螺丝套,该螺丝套固定在横梁上。所述的连杆上设置有螺纹,该螺纹上螺合有螺母。所述的弹性条为高弹性橡皮条。所述的支脚上设置有刻度尺。所述的所述的支脚的底端设置有退钩器。本技术在使用时,先将支脚固定在泥土中,将鱼杆安放在基架上,此时,将连杆搭放在挂钩内,将连接有弹性条的钩体钩挂在连杆螺母的前端,通过调节横梁上螺丝套可调节弹簧的拉力,从而使鱼杆架达到平衡而处于固定状态,最后将挂钩上的连接线通过夹体连接到鱼线上,并使连接线处于完全伸直状态。此外,在安放鱼杆时,还可以通过调节与弹簧连接的螺丝杆来调整起杆时,鱼杆的仰角度,还可以通过调节连杆上的螺母来调整挂钩与连杆之间的灵敏度。若有鱼上钩时,由于鱼的拉力,是鱼线伸长,同时拉动连接线,连接线的伸长又带动挂钩的运动,从而使连杆脱离挂钩,既弹性条失去作用,此时,只有弹簧作用,由于弹簧拉力的作用,使鱼杆架自动提起,从而达到自动起杆的作用。在钓到鱼后,我们还可以用支脚上设置的刻度尺来测量鱼的长度,如果鱼钩进入鱼肚内,我们可以通过支脚上设置的退钩器起钩。由于本技术采用了包含有拉杆、挂钩和弹簧的结构,使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可自动起杆;2、具有量尺功能;3、具有起钩功能。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外观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连杆局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支脚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为更适合于海杆使用的鱼杆架,如图1所示该鱼杆架包含基架1和两支脚2,该两支脚2分别轴套式固定在基架1的两侧,该两支脚2通过横梁3固定连接,其中;该横梁3上固定设置有螺母6,该螺母6上螺合有螺丝5,该螺丝5上固定连接有弹簧4,该弹簧4的另一端固定在基架1的末端;该基架1上活动设置有连杆7和挂钩8,其中如图2所示该连杆7上设置有螺纹14,该螺纹14上螺合有螺纹套13,该挂钩8上设置有连接线9,该连接线9的末端设置有夹体;此外,如图3所示,该支脚2上还设置有刻度尺15和起钩器16。本技术在使用时,先将支脚2固定在泥土中,将鱼杆安放在基架1上,此时,将连杆7搭放在挂钩8内,将连接有弹性条11的钩体12钩挂在连杆7螺纹套13的前端,通过调节横梁3上螺母6可调节弹簧的拉力,从而使鱼杆架达到平衡而处于固定状态,最后将挂钩8上的连接线9通过夹体10连接到鱼线上,并使连接线处于完全伸直状态。此外,在安放鱼杆时,还可以通过调节与弹簧4连接的螺丝杆5来调整起杆时,鱼杆的仰角度,还可以通过调节连杆7上的螺母13来调整挂钩8与连杆7之间的灵敏度。若有鱼上钩时,由于鱼的拉力,是鱼线伸长,同时拉动连接线10,连接线10的伸长又带动挂钩8的运动,从而使连杆7脱离挂钩8,既弹性条11失去作用,此时,只有弹簧4作用,由于弹簧4拉力的作用,使鱼杆架的基座1自动提起,从而达到自动起杆的作用。在钓到鱼后,我们还可以用支脚2上设置的刻度尺15来测量鱼的长度,如果鱼钩进入鱼肚内,我们可以通过支脚2上设置的退钩器16起钩。综上所述,本技术从使用目的上、效能上、进步性及新颖性等观点进行阐述,其具有的实用进步性,已符技术专利法所强调的功能增进及实用要件,本技术以上的实施说明及附图所示,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之一,并非以此局限本技术,是以,举凡与本技术的构造、装置、特征等近似、雷同者,均应属本技术的创设目的及申请专利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鱼杆架,其包含有基架和两支脚,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支脚轴套式分别固定在基架的两侧,该两支脚通过横梁连接,其中;该横梁上固定有弹簧,该弹簧与基架的末端连接;该基架上活动设置有连杆和挂钩,该挂钩连接有连接线,该连接线的末端连接有夹体,该支脚上连接有弹性条,该弹性条的末端设置钩体。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鱼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簧连接有螺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汉波
申请(专利权)人:陈汉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