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宗义专利>正文

牙线组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17946 阅读:1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牙线组具。解决使用方便、可靠问题。其特征是牙线座一端形成以可容装牙线的容槽,另端设为开口端;牙线棒座一端与上述牙线座的开口端相套设,另端内部设有一挡片并形成以中空内部;牙线棒外端设有延伸于牙线棒座外部的线架,线架周缘有间隙,据此使牙线定位,方便实用。可广泛用于洁牙。(*该技术在200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牙线组具,尤指一种针对牙线使用来作为口腔清洁更具便利的牙线组具。一般人最习惯以刷牙来清洁口腔,但实际上仅藉刷牙,无法使牙齿与牙齿间的细缝获得完全的清洁,长期累积结果将导致结石产生,而牙结石的形成则对牙龈有不良影响,轻者会有牙龈出血现象;重者将并发牙周病,因此近年来较重视口腔保健者,通常会定期地,一般约半年左右至牙医处洗牙,使该等牙结石予以清除,但此种保健方式仅为治标的作法,因为牙结石的形成或洗牙,对牙齿、牙龈都会有不同程度损伤,故最佳保健方式是经常以牙线清洁牙缝间积附的食物杂悄,始为治本之道,然而目前牙线如图6所示,均将采用将成捆牙线套置于支撑框体,继就将此套设有牙线的支撑框体套入于牙线容盒,使用时将牙线容盒上盖开启,并将延伸于支撑框体上方的牙线往经外抽出至所需长度,及施予牙线截断于此。对使用者便以两手系拉着牙线使呈适切紧伸平状如图7,便可将系拉呈平伸状的牙线一一跨设于牙缝间作一彻底清洁剔除食物残屑的应用。然就此种以两手系拉牙线的剔除牙缝残屑,在对口腔内侧的臼齿间形成的牙缝在清洁上相当不方便,而无法作确实彻底的清洁剔除食物残屑的应用。本技术的目的是有鉴于现有牙线在结构上存在上述缺点,经研究改进,提供一种在清洁剔除牙缝更具方便,且对臼齿间缝隙在清洁上确实便利的牙线组具。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牙线组具,包括牙线座、牙线棒座、牙线棒及牙线等,其特征是牙线座一端形成以可容装牙线的容槽,另端设为开口端;牙线棒座一端与上述牙线座的开口端相套设,另端内部设有一挡片并形成以中空内部;牙线棒上开设有一可供牙线穿经其间的槽沟,牙线棒活配于牙线棒座的中空内部,当其往外位移时,牙线棒座的挡片,阻挡牙线棒继续外移而抵阻于牙线棒的槽沟底部,并同时牙线被夹压于挡片与槽沟间而定位;牙线棒外端设有延伸于牙线棒座外部的线架,且该线架于周缘形成有供牙线绕设其内的间隙。藉上述构件的组合,整个牙线组具在使用时,可藉牙线环绕于线架的间隙,以获得紧固定位,并可在整个牙线棒往外移动时,使牙线受挡片夹压而获得另一定位点,这样,于清洁牙缝时不致脱落,方便实用。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再作详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侧视外观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主视外观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侧视剖视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主视剖视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使用状态示意图;图6为现有牙线容盒组装剖面示意图;图7为用现有牙线剔牙状态示意图。图中1牙线座,11容槽,10、12、14牙线,2牙线棒座,20支撑框体,21中空内部,22挡片,23长孔,24、41斜切面,211狭窄部,3牙线棒,30牙线容盒,31柄部,32销体,33线架,34槽沟,35齿状面,301上盖,331卡柱,332间隙,4盖体,40牙缝,42穿孔,50食物残屑。如图所示其中,该牙线棒座外端套设有一盖体,而牙线棒的线架套复于盖体内。其中,该盖体外端开设有穿孔。其中,该牙线棒座与盖体两者的套接处,形成对应密合的斜切面。其中,该牙线棒座于其与牙线座套接端的中空内部形成一狭窄部,且该牙线棒端设一销体。使牙线棒往内推移时,可对应抵塞于狭窄部内而获得定位。其中,该牙线棒座的侧面开设有一长孔,且该牙线棒设有一对应伸置于该长孔中的以便扳移牙线棒用的齿状面。如图所示该牙线座一端中空的容槽内,供容装有纺成轮轴状的牙线。线架的侧剖视略呈U形,延设于牙线棒座外部,且系由两片状的构造拼合于数个卡柱之间所构成,而于拼合处形成一间隙,该间隙实际很小,仅可供牙线塞入。牙线棒于其顶面及侧面分别设有槽沟及一齿状面,槽沟位于挡片下方,且其宽度由外往内渐呈窄缩状,以便穿经牙线。盖体外端开设的穿孔,以便流通空气及泄出积水。平时,牙线端往外绕出,可藉斜切面的锐利性而将牙线截断。参阅图5,其使用动态是这样的先将盖体4取下,使牙线棒3的线架33露出,接着藉手指抵推牙线棒3露于侧面的齿状面35,将整体牙线棒3略往外推移,使牙线12不再受销体32与牙线棒座2夹抵,于是牙线12获得释放而能往外抽出,并环绕于线架33的间隙332内各柱体331上,整体牙线棒3被往外推移至固定状态,其固定方式主要系由于牙线棒3的槽沟34系呈内高外低的倾斜状,因此当牙线棒3往外位移时,牙线棒座2内端位于该槽沟34上方的挡片22,将逐渐被纳入槽沟34内,最后并紧抵于槽沟34底部,阻挡牙线座3继续往外移动,同时牙线12将被夹压于挡片22与槽沟34间而获得一定位点,如此即令外抽的牙线棒3获得定位;此外,在前述中当牙线12外端绕设于线架33的间隙332内各柱体331时,由于间隙332甚小,因此牙线12便利用其间所存在的塞紧力而获得定位,使绕设于线架33开口处的牙线12两端都获得定位,而能于清洁牙缝时不致脱落。当然牙线棒3、牙线12使用过后,若该段用过的牙线12尚不想丢弃,则可连同牙线棒3推回原收合位置如图3所示位置,再盖回盖体4即可;若使用者欲将该段使用过的牙线12丢弃,便可将牙线12由线架33介下,再将牙线棒3推回原收合位置,并盖回盖体4,于是牙线12过长的长度将会垂伸于盖体4与牙线棒座2外部,因此只要将过长的牙线12往斜切面41方向拉扯将之截断,如此即可将截断的部分予以丢弃,牙线棒3与牙线12为分离装组的,仅于使用时才往外抽出,因此牙线12使用完后可再换新。权利要求1.牙线组具,包括牙线座、牙线棒座、牙线棒及牙线等,其特征是牙线座一端形成以可容装牙线的容槽,另端设为开口端;牙线棒座一端与上述牙线座的开口端相套设,另端内部设有一挡片并形成以中空内部;牙线棒上开设有一可供牙线穿经其间的槽沟,牙线棒活配于牙线棒座的中空内部,当其往外位移时,牙线棒座的挡片,阻挡牙线棒继续外移而抵阻于牙线棒的槽沟底部,并同时牙线被夹压于挡片与槽沟间而定位;牙线棒外端设有延伸于牙线棒座外部的线架,且该线架于周缘形成有供牙线绕设其内的间隙。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牙线组具,其特征是其中,该牙线棒座外端套设有一盖体,而牙线棒的线架套复于盖体内。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牙线组具,其特征是其中,该盖体外端开设有穿孔。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牙线组具,其特征是其中,该牙线棒座与盖体两者的套接处形成为对应密合的斜切面。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牙线组具,其特征是其中,该牙线棒座于其与牙线座套接端的中空内部形成一狭窄部,且该牙线棒端设一销体。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牙线组具,其特征是其中,该牙线棒座的侧面开设有一长孔,且该牙线棒设有一对应伸置于该长孔中的以便扳移牙线棒用的齿状面。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牙线组具。解决使用方便、可靠问题。其特征是牙线座一端形成以可容装牙线的容槽,另端设为开口端;牙线棒座一端与上述牙线座的开口端相套设,另端内部设有一挡片并形成以中空内部;牙线棒外端设有延伸于牙线棒座外部的线架,线架周缘有间隙,据此使牙线定位,方便实用。可广泛用于洁牙。文档编号A61C15/00GK2183744SQ9420516公开日1994年11月30日 申请日期1994年3月24日 优先权日1994年3月24日专利技术者吴宗义 申请人:吴宗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牙线组具,包括牙线座、牙线棒座、牙线棒及牙线等,其特征是牙线座一端形成以可容装牙线的容槽,另端设为开口端;牙线棒座一端与上述牙线座的开口端相套设,另端内部设有一挡片并形成以中空内部;牙线棒上开设有一可供牙线穿经其间的槽沟,牙线棒活配于牙线棒座的中空内部,当其往外位移时,牙线棒座的挡片,阻挡牙线棒继续外移而抵阻于牙线棒的槽沟底部,并同时牙线被夹压于挡片与槽沟间而定位;牙线棒外端设有延伸于牙线棒座外部的线架,且该线架于周缘形成有供牙线绕设其内的间隙。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宗义
申请(专利权)人:吴宗义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