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加车间自动刨键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5173998 阅读:2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机加车间自动刨键装置,包括刨床(1)和数控箱(2),刨床(1)的下端设置有底座(4),底座(4)的上方连接有工作台(5),工作台(5)的上方设置有连接在床身(3)上的刀架(7),数控箱(2)通过微处理器与刨床(1)相连接,工作台(5)上设置有工件卡槽(6),数控箱(2)上设置有调节按钮(9)和指示灯(8)。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资金投入减少,产量大幅提高,生产效率提高。(*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机加车间中的电刨,特别涉及一种机加车间自动刨键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大多公司刨键必须是一个班一个人,而且只能操作一台刨床,占用大量的人 力资源,而且在加工工件时,由于它本身是手动操作,它的进刀量不是很准确,一些要求较 高的工件很难控制它的精度,也因为自己操作失误造成设备的损坏,给生产造成一定的影 响。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目前刨键行业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机加车间自动刨键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机加车间自动刨键装置,包括刨床和数控箱,刨床的下端设置有底座,底座的 上方连接有工作台,工作台的上方设置有连接在床身上的刀架,数控箱通过微处理器与刨 床相连接,工作台上设置有工件卡槽,数控箱上设置有调节按钮和指示灯;所述工件卡槽一侧的卡板活动连接在工作台上,另一侧卡板固定连接在工作台 上;所述卡板向外的平移距离为Omm至250mm。本技术的有益效果节省人力资源,减少资金投入,减轻人工的劳动强度;产 量大幅提高,生产效率大大提高。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一种机加车间自动刨键装置,包括刨床1和数控箱2,刨床1的下端设置有底座4, 底座4的上方连接有工作台5,工作台5的上方设置有连接在床身3上的刀架7,数控箱2 通过微处理器与刨床1相连接,工作台5上设置有工件卡槽6,数控箱2上设置有调节按钮 9和指示灯8 ;所述工件卡槽6 —侧的卡板10活动连接在工作台5上,另一侧卡板固定连接 在工作台5上;所述卡板10向外的平移距离为Omm至250mm。安装调试好后一次性可装卡 10到15个工件,进给量也由数控器2来控制,若工件直径大于200mm小于250mm,每次进给 量为0. 05mm ;若工件直径小于200mm,每次进给量为0. 10mm,现在只需要在程序里面设置每 次的进刀量,加工完以后系统会自动给出下一个指令,自动更换工件,根据不同的工件加工 量可自动控制,设置完后一按循环启动,便开始加工,加工出来的工件尺寸准确无误,改造 后大大的降低了员工的劳动强度,而且现在刨键工序可以让其他工序人员代为加工,不需 要专门的人员。本技术的有益效果节省人力资源,减少资金投入,减轻人工的劳动强度;产量大幅提高,生产效率大大提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机加车间自动刨键装置,包括刨床(1)和数控箱(2),刨床(1)的下端设置有底座(4),底座(4)的上方连接有工作台(5),工作台(5)的上方设置有连接在床身(3)上的刀架(7),其特征在于:数控箱(2)通过微处理器与刨床(1)相连接,工作台(5)上设置有工件卡槽(6),数控箱(2)上设置有调节按钮(9)和指示灯(8)。

【技术特征摘要】
机加车间自动刨键装置,包括刨床(1)和数控箱(2),刨床(1)的下端设置有底座(4),底座(4)的上方连接有工作台(5),工作台(5)的上方设置有连接在床身(3)上的刀架(7),其特征在于数控箱(2)通过微处理器与刨床(1)相连接,工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清钻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上运制版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