蜗轮脱离式微调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173362 阅读:1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微调机构,特别涉及一种蜗轮脱离式微调机构。包括传动轴座,传动轴座中插接有传动轴,传动轴的后部设有蜗轮脱开机构,微调座中插接有蜗杆,蜗杆与微调座通过定位装置相固定,蜗杆的上端固定设有游尺盘,游尺盘上蜗杆的尾端固定设有指示盘,蜗杆的一侧设有蜗轮,蜗轮通过单向推力球轴承定位在传动轴上,蜗轮中心设有蜗轮位,传动轴后端的内部设有长条孔,长条孔内设有小顶针,小顶针与蜗轮位相连通,传动轴尾端中插接在大顶针,大顶针与小顶针相接触。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操作方便,安装简便,传动平稳,齿轮间啮合性好,最小进给量可做到0.001mm的蜗轮脱离式微调机构。(*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一种微调机构,特别涉及一种蜗轮脱离式微调机构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的机床设备机构中,对于微调机构,最小的进给量仅可做到0.02mm,达不到市场上对设备的需求。中国专利CN2549026,公开一种传动齿轮微调固定结构,由一传动齿轮、传动轴构成,该传动齿轮具有一座体,其中该座体中央段环绕该座体的轴心,设有一与该座体的穿孔部贯通的概成半圆形的凹部,于该凹部内部设有一可与该凹部相嵌合的嵌合体;传动齿轮的穿孔部穿设于传动轴的套合部上,座体与传动轴的凹部对齐为一贯通的槽道,嵌块嵌合于内,嵌块与传动轴的定位孔相对应,以定位装置定位嵌块于传动轴上,由螺栓穿设过座体并迫紧于嵌块,嵌合体嵌合于座体的半圆形的凹部内,由螺栓螺合嵌合块与座体。如此,该嵌合体可对传动齿轮与传动轴产生一束紧作用,使传动齿轮不易松动者;操作方式简单、快速。此技术专利结构相对复杂,而且微调的最小进给量达不到现代机床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操作方便,安装简便,传动平稳,齿轮间啮合性好,最小进给量可做到0.001mm的蜗轮脱离式微调机构。本技术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蜗轮脱离式微调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传动轴座(11),所述的传动轴座(11)中插接有传动轴(9),所述的传动轴(9)通过轴承(12)与传动轴座(11)相连接,所述传动轴(9)的后部设有蜗轮脱开机构,所述的蜗轮脱开机构包括微调座(8),所述微调座(8)中插接有蜗杆(2),蜗杆(2)与微调座(8)通过定位装置相固定,所述蜗杆(2)的上端固定设有游尺盘(7),所述游尺盘(7)上蜗杆(2)的尾端固定设有指示盘(6),所述的蜗杆(2)的一侧设有蜗轮(1),所述的蜗轮(1)通过单向推力球轴承(16)定位在传动轴(9)上,蜗轮(1)中心设有蜗轮位,蜗轮(1)的蜗齿与蜗杆(2)相啮合,所述传动轴(9)后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蜗轮脱离式微调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传动轴座(11),所述的传动轴座(11)中插接有传动轴(9),所述的传动轴(9)通过轴承(12)与传动轴座(11)相连接,所述传动轴(9)的后部设有蜗轮脱开机构,所述的蜗轮脱开机构包括微调座(8),所述微调座(8)中插接有蜗杆(2),蜗杆(2)与微调座(8)通过定位装置相固定,所述蜗杆(2)的上端固定设有游尺盘(7),所述游尺盘(7)上蜗杆(2)的尾端固定设有指示盘(6),所述的蜗杆(2)的一侧设有蜗轮(1),所述的蜗轮(1)通过单向推力球轴承(16)定位在传动轴(9)上,蜗轮(1)中心设有蜗轮位,蜗轮(1)的蜗齿与蜗杆(2)相啮合,所述传动轴(9)后端的内部设有长条孔(14),所述的长条孔(14)内设有小顶针(13),所述的小顶针(13)与蜗轮位相连通,所述的传动轴(9)的尾端固定设有手轮(15),所述的传动轴(9)尾端中插接在大顶针(17),所述的大顶针(17)与小顶针(13)相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蜗轮脱离式微调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动轴(9)与传动轴座(11)的轴承(12)通过卡簧(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建州李敏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荣德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6[中国|杭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