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万向球窝接头。
技术介绍
在吐出端管路连接时只能采用轮管连接或用很多个活接弯头像搭积木一样的将多个管路 连接起来,很复杂,又费力。而且用轮管连接极不安全,噪声又大而且轮管很容易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用于方便连接管路的万向球窝接头。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一种万向球窝接头,包括第一管状构件和第二管状构 件,第一管状构件和第二管状构件被连接成相对于彼此可旋转地万向运动,第一管状构件的 连接端形成中空的外球部,另一端形成法兰,第二管状构件的连接端形成与第一管状构件的 外球部相连的中空的内球部,另一端形成法兰,内球部可旋转地套在外球部内,对应第一管 状构件和第二管状构件的连接处,在第二管状构件的内球部的外周壁上套设一环形的外套, 外套上沿其径向设有多个螺孔,外套通过螺孔与第一管状构件构成固定连接,第一管状构件 的中心轴线与第二管状构件的中心轴线构成夹角。为了更好地保证密封,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在第一管状构件的外球部和第二管状构 件的内球部连接处,外球部一侧的内壁上开设环形凹槽,O型密封圈设置在环形凹槽内构成 密封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万向球窝接头,包括第一管状构件和第二管状构件,第一管状构件和第二管状构件被连接成相对于彼此可旋转地万向运动,其特征在于:第一管状构件的连接端形成中空的外球部,另一端形成法兰,第二管状构件的连接端形成与第一管状构件的外球部相连的中空的内球部,另一端形成法兰,内球部可旋转地套在外球部内,对应第一管状构件和第二管状构件的连接处,在第二管状构件的内球部的外周壁上套设一环形的外套,外套上沿其径向设有多个螺孔,外套通过螺孔与第一管状构件构成固定连接,第一管状构件的中心轴线与第二管状构件的中心轴线构成夹角。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万向球窝接头,包括第一管状构件和第二管状构件,第一管状构件和第二管状构件被连接成相对于彼此可旋转地万向运动,其特征在于第一管状构件的连接端形成中空的外球部,另一端形成法兰,第二管状构件的连接端形成与第一管状构件的外球部相连的中空的内球部,另一端形成法兰,内球部可旋转地套在外球部内,对应第一管状构件和第二管状构件的连接处,在第二管状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维云,翁益辉,张炯,
申请(专利权)人:嘉利特荏原泵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