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用于大密电池的加酸连接头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169664 阅读:2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用于大密电池的加酸连接头模具,该加酸连接头模具包括连接头主体(2),连接头主体(2)呈圆筒状,连接头主体(2)的外壁上设台阶(3),台阶(3)一侧的连接头主体(2)为联接段(1),台阶(3)另一侧的连接头主体(2)为注酸段(4),联接段(1)的末端为注酸孔(5),注酸段(4)的外壁上设流酸孔(6),注酸段(4)的末端安装挡酸圈(7)。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加酸过程中酸液向四周扩散,保证加酸过程硫酸没有向下的冲力,从而保持极组表面隔膜的完整性,大大降低电池短路的风险,提高电池的基本性能。(*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蓄电池加酸辅助工具,具体涉及一种可用于大密电池的加酸连接 头模具。
技术介绍
传统的大密蓄电池加酸采用抽真空加酸,目前大部分蓄电池厂家均采用抽真空定 量加酸,此方法容易导致单格内单体表面隔膜被酸冲破,直接影响电池的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用于大密电池的加酸连接头模具,采用该加 酸连接头模具与加酸机输酸管连接辅助加酸,加好酸的电池极组表面隔膜不会受到冲击, 隔膜保持正常状态,保证电池加酸的一致性。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该加酸连接头模具包括连接头主体,连接头主体 呈圆筒状,连接头主体的外壁上设台阶,台阶一侧的连接头主体为联接段,台阶另一侧的连 接头主体为注酸段,联接段的末端为注酸孔,注酸段的外壁上设流酸孔,注酸段的末端安装 挡酸圈。使用时,将连接头主体的联接段插入加酸机连接管内,连接头主体的注酸段插入 电池加酸孔内进行抽真空加酸。本技术采用加酸连接头模具辅助加酸,加酸过程中酸液向四周扩散,保证加 酸过程硫酸没有向下的冲力,从而保持极组表面隔膜的完整性,大大降低电池短路的风险, 提高电池的基本性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剖示图。图3为图1的联接示意图。图中1联接段,2连接头主体,3台阶,4注酸段,5注酸孔,6流酸孔,7挡酸圈,8加 酸机连接管。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2所示,该加酸连接头模具包括连接头主体2,连接头主体2呈圆筒状,连接 头主体2的外壁上设台阶3,台阶3 —侧的连接头主体2为联接段1,台阶3另一侧的连接 头主体2为注酸段4,联接段1的末端为注酸孔5,注酸段4的外壁上设流酸孔6,注酸段4 的末端安装挡酸圈7。如图3所示,使用时,将连接头主体2的联接段1插入加酸机连接管8内,连接头 主体2的注酸段4插入电池加酸孔内进行抽真空加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用于大密电池的加酸连接头模具,其特征在于:该加酸连接头模具包括连接头主体(2),连接头主体(2)呈圆筒状,连接头主体(2)的外壁上设台阶(3),台阶(3)一侧的连接头主体(2)为联接段(1),台阶(3)另一侧的连接头主体(2)为注酸段(4),联接段(1)的末端为注酸孔(5),注酸段(4)的外壁上设流酸孔(6),注酸段(4)的末端安装挡酸圈(7)。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可用于大密电池的加酸连接头模具,其特征在于该加酸连接头模具包括连接 头主体(2),连接头主体(2)呈圆筒状,连接头主体(2)的外壁上设台阶(3),台阶(3)—侧的 连接头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李袁芳何广富刘隆和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理士电池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