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治疗咬合不正的具有可附装式上下两半部分的牙齿矫正器和系统以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516882 阅读:2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用于治疗咬合不正的牙齿矫正器和系统以及方法。该些牙齿矫正器可具有分别容纳一使用者上部牙齿与下部牙齿的一上牙套(10)与一下牙套(12)。另外,上牙套(10)与下牙套(12)可通过一紧固器件附装在一起,例如搭扣(14a,14b,14c)、磁体(42)等。通过将上牙套(10)与下牙套(12)附装在一起,该牙齿矫正器可治疗咬合不正,例如超咬合或覆咬合。上牙套(10)及/或下牙套(12)可分别由一硬质材料与一软质材料构成。在一实施例中,上牙套(10)与下牙套(12)可通过(例如)一弹簧(76)或一绞链(20)连接。(*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主张于2002年5月30日申请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案第60/384,744号的权利。
技术介绍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治疗咬合不正的具有可移除可附装式上下两半部分的牙齿矫正器和系统以及方法。更具体而言,本专利技术涉及可具有计算机生成的上牙套与下牙套的牙齿矫正器,该些上牙套与下牙套附装在一起可治疗咬合不正,例如超咬合或覆咬合。向一患者提供牙齿护理已众所周知。通常,患者可去诊所看(例如)牙医或其他类型的医护人员。然后,牙医会(例如)利用各种技术对患者进行检查,该些技术包括用X射线扫描待治疗区域或其他成像技术。然后,牙医可能向患者提供一牙齿矫正器来治疗患者的疾患。举例而言,一患者可能患有覆咬合,这可能需要将一牙齿矫正器在患者口腔内放置一段时间。治疗该患者的牙医可能会拍摄该患者口腔内部的影像。该些影像可用来确定分别容纳患者上部及下部牙齿的上牙套与下牙套的尺寸或形状。该上牙套及下牙套可配戴在使用者口腔内来治疗牙齿疾患。然而,该上牙套与下牙套可能未连接在一起。结果,该上牙套与下牙套缺乏对于前后牙矫正及超咬合矫正而言必不可少的互连。因此,需要用于治疗咬合不正的牙齿矫正器和系统以及方法,其中上牙套与下牙套可附装在一起来治疗咬合不正。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第一方面提供一包括一上牙套与一下牙套的牙齿矫正器,该上牙套设计用于容纳一使用者的上部牙齿,该下牙套设计用于容纳使用者的下部牙齿,其中该牙齿矫正器包括用于以可移除方式将上牙套附装至下牙套的连接构件。该连接构件可包括可联锁搭扣、可联锁牙楔、一绞链、磁体、环形紧固件或该些组件的一混合体。如果该连接构件包括牙楔,则该些牙楔可较佳一体形成于该牙齿矫正器中。更具体而言,该连接构件可包括一附装至上牙套的上颊侧牙楔及一附装至下牙套的下颊侧牙楔。如果该连接构件包括一绞链,则上牙套可包括一上绞链槽,下牙套可包括一下绞链槽,绞链的一端可插入上绞链槽中而另一端可插入下绞链槽中。该绞链可较佳通过一磨擦配合保持在上下铰链槽中。如果该连接构件包括磁体,则该些磁体较佳位于上下牙套内,以便在使用中相互靠近。本专利技术的牙齿矫正器可较佳包括舌侧突出部(lingual tab),该些舌侧突出部较佳附装至下牙套上。在另一较佳实施例中,该牙齿矫正器可另外包括一唇侧牙罩(labial shield),其较佳附装至上牙套上。本专利技术的牙齿矫正器可由塑料、橡胶、硅酮或该些材料的一混合体构成。特定言之,本专利技术牙齿矫正器可包括聚氯乙烯、丙烯酸树脂或该些材料的一混合体。尤其有利的是,本专利技术的牙齿矫正器包括由硬质材料构成的区域及由相对较软材料构成的区域。有利的是,本专利技术牙齿矫正器的尺寸设计为不延伸至使用者的第一及/或第二恒磨牙。在另一较佳实施例中,本专利技术牙齿矫正器在下牙套及/或上牙套的一正面部分中具有若干开孔。本专利技术的一第二方面提供一种专门治疗长有乳牙的使用者牙齿咬合不正(特别是超咬合或覆咬合)的方法,该方法包括给使用者安装一牙齿矫正器的步骤,该牙齿矫正器包括一设计用于容纳一使用者上部牙齿的上牙套及一设计用于容纳使用者下部牙齿的下牙套,其中该牙齿矫正器包括用于以可移除方式将上牙套附装至下牙套的连接构件。本专利技术的一第三方面提供一种专门矫正长有乳牙的使用者牙齿咬合不正(特别是超咬合或覆咬合)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制作使用者口腔的一物理或数字模型;根据该物理或数字模型制作一牙齿矫正器,该牙齿矫正器包括一设计用于容纳使用者上部牙齿的上牙套及一设计用于容纳使用者下部牙齿的下牙套,其中该牙齿矫正器包括用于以可移除方式将上牙套附装至下牙套的连接构件;给使用者安装上该牙齿矫正器并要求他们以一正确方式配戴该矫正器,直至咬合不正被矫正。根据该方法,该数字模型可通过用激光扫描使用者的口腔来制备。另外,该牙齿矫正器可以手工方式、通过真空模制、压力或热模制、光固化快速成型法或该些技术的一组合来制作。为此,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在使用者口腔中靠近牙齿配戴的牙齿矫正器。该牙齿矫正器具有一通常为U形的上牙套,该上牙套具有一具有一周边的第一基托,其中该第一基托具有一大于使用者牙齿宽度的宽度;及一沿该上牙套周边延伸的侧壁,其中该上牙套具有一从该第一基托伸出的凸出部分。该牙齿矫正器亦具有一通常为U形的下牙套,该下牙套具有一具有一周边的第二基托,其中该第二基托具有一大于使用者牙齿宽度的宽度;及一沿该下牙套周边延伸的侧壁,其中该下牙套具有一凹进部分,该凹进部分的尺寸设计为可容纳该凸出部分,其中该凸出部分与该凹进部分互相联锁以可移除方式将下牙套固定至上牙套。在一实施例中,该牙齿矫正器在上牙套内具有若干牙槽,其中该些牙槽的形状与使用者的单个牙齿相对应。在一实施例中,该牙齿矫正器具有一舌侧突出部自其周边伸出。在一实施例中,该牙齿矫正器在该第一基托内具有一牙槽,其中该牙槽的尺寸设计为可容纳使用者的至少两颗牙。在一实施例中,该牙齿矫正器在侧壁内具有若干开孔。在一实施例中,该牙齿矫正器具有一沿上牙套周边一体形成的牙罩。在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中,提供一在使用者口腔中靠近牙齿配戴的牙齿矫正器。该牙齿矫正器包括一具有一基托且通常为U形的牙套,其中该牙套的一第一区域由一第一材料构成,该牙套的一第二区域由一第二材料构成,其中该第一材料比该第二材料软。在一实施例中,该牙齿矫正器具有一附装至该通常为U形的牙套的第二牙套,其中该第二牙套具有一通常为U形的基托。在一实施例中,该牙齿矫正器在该牙套内具有若干牙槽,其中该些牙槽的形状设计为可容纳使用者的牙齿。在一实施例中,该牙齿矫正器具有一自基托伸出的舌侧突出部,其中该突出部伸向使用者的口腔。在一实施例中,该牙齿矫正器在牙套内具有若干开孔,其中该些开孔为牙套提供挠性。在一实施例中,该第一材料靠近需要矫正的牙齿。在一实施例中,该第二材料靠近待保持的牙齿。在本专利技术再一实施例中,提供一在使用者口腔中靠近牙齿配戴的牙齿矫正器。该牙齿矫正器具有一通常为U形的第一牙套,其中该第一牙套具有一外周边及一内周边。该牙齿矫正器还具有一通常为U形的第二牙套,其中该第二牙套具有一外周边及一内周边。另外,该牙齿矫正器在第一牙套的外周边上具有一第一牙楔。该牙齿矫正器在该第二牙套的外周边上还具有一第二牙楔,其中该第二牙楔与该第一牙楔接触,以防止第一牙套与第二牙套之间发生移动。在一实施例中,该牙齿矫正器在第一牙套内具有一牙槽,其中该牙槽的形状设计为可容纳使用者的至少一颗牙。在一实施例中,该牙齿矫正器具有一沿第一牙套的内周边一体形成的突出部。在一实施例中,该牙齿矫正器具有一牙槽,该牙槽的形状设计为可容纳使用者的至少两颗牙。在一实施例中,第一牙套由一第一材料构成,第二牙套由一第二材料构成,其中第一材料比第二材料软。在一实施例中,第一牙楔与第一牙套一体形成。在一实施例中,第一牙楔附装至第一牙套上。在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中,提供一在使用者口腔中靠近牙齿配戴的牙齿矫正器。该牙齿矫正器包括一具有一基托且通常为U形的上牙套。该牙齿矫正器还包括一具有一基托且通常为U形的下牙套。该牙齿矫正器还具有一绞链,该绞链具有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其中该第一端连接至上牙套,该第二端连接至下牙套,且其中该绞链在第一端与第二端间的一个点上折叠。在一实施例中,该牙齿矫正器在上牙套内具有一具有一咬合面的牙槽,其中该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牙齿矫正器,其包括:一通常为U形的上牙套,所述上牙套具有一具有一周边的第一基托,其中所述第一基托具有一大于使用者牙齿宽度的宽度,且还具有一沿所述上牙套周边延伸的侧壁,其中所述上牙套具有一从所述第一基托伸出的凸出部分;一通 常为U形的下牙套,所述下牙套具有一具有一周边的第二基托,其中所述第二基托具有一大于使用者牙齿宽度的宽度,且还具有一沿所述下牙套周边延伸的侧壁,其中所述下牙套具有一凹进部分,所述凹进部分的尺寸设计为可容纳所述凸出部分,其中所述凸出部分与所述凹进部分互相联锁以可移除方式将所述下牙套固定至所述上牙套。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厄尔O贝格森
申请(专利权)人:奥尔托泰恩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US[美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