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恒龙专利>正文

一种眼睑扩张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167108 阅读:2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眼睑扩张器,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主梁(1)、上撑开臂(2)、下撑开臂(3)、螺杆(4)、限位块(5)和眼睑托(7),上撑开臂(2)和下撑开臂(3)设置为弧形且分别铰接在主梁(1)的两端,螺杆(4)与限位块(5)螺纹连接,限位块(5)与上撑开臂(2)铰接,螺杆(4)下端设置有套环(6),套环(6)与下撑开臂(3)铰接,上撑开臂(2)和下撑开臂(3)的端部设置有眼睑托(7),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螺杆、撑开臂和限位块的共同作用实现眼睑托的扩张与收拢动作,螺纹调节更能精确操作,提高医疗效果,安全又保障。(*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为一种眼睑扩张器
技术介绍
眼睑,俗称眼皮,位于眼球前方,构成保护眼球的屏障,眼睑能够保护眼球及其下 部最易受伤的角膜,并具有将泪液散布到整个眼膜和角膜的作用。一般在做眼球方面的手 术时,由于人体本身的闭眼的生理反应,通常需要把眼睑通过机械手段撑开以暴露眼球便 于手术的进行,现有技术的器械结构单一,有的必须由其他器械或人工进行固定,使之在手 术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危险,可能会对眼球造成伤害,撑开距离难以控制和调节,这给手术带 来很大的障碍。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可精确调节开合度的眼睑扩张ο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眼睑扩张器,包括主梁、上撑开臂、下撑开臂、螺 杆、限位管和眼睑托,限位管设置在上撑开臂的中孔内,并与上撑开臂铰接,上撑开臂和下 撑开臂设置为弧形且分别铰接在主梁的两端,螺杆与限位管螺纹连接,限位管与上撑开臂 铰接,螺杆下端设置有套环,螺杆底端卡接在套环内,套环与下撑开臂铰接,上撑开臂和下 撑开臂的端部设置有眼睑托。所述的眼睑托是弧形。所述的眼睑托外设置有一层有软质胶套。所述的眼睑托截面为“U”型。本技术的工作过程是通过旋转螺杆端部,螺杆在限位管内转动,限位管上下 移动,进而带动上撑开臂和下撑开臂实现开合动作,上下眼睑在眼睑托的撑拉下开合。该眼睑扩张器的有益效果为螺杆螺纹联接,扩张器的扩张与收拢动作更加精确, 且这种弧形结构方式紧凑简单,占用空间小,方便操作,有效的提高了后续手术操作效率。附图说明附图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附图所示的一种眼睑扩张器,包括主梁1、上撑开臂2、下撑开臂3、螺杆4、限位 管5和眼睑托7,限位管5设置在上撑开臂2的中孔内,并与上撑开臂2铰接,上撑开臂2和 下撑开臂3设置为弧形且分别铰接在主梁1的两端,螺杆4与限位管5螺纹连接,限位管5 与上撑开臂2铰接,螺杆4下端设置有套环6,螺杆4底端卡接在套环6内,套环6与下撑开 臂3铰接,上撑开臂2和下撑开臂3的端部设置有眼睑托7。所述的眼睑托7是弧形,符合眼框的弧度,避免对眼眶造成压迫损伤。所述的眼睑托7外设置有一层有软质胶套,避免扩张器对眼睑等造成伤害。所述的眼睑托7截面为“U”型,保障眼睑扩张器扩张后的稳定性,确保手术的顺利 进行。操作人员通过通过旋转螺杆4端部,螺杆4在限位管5内转动,限位管5在螺杆上 移动,进而带动上撑开臂和下撑开臂实现开合动作,上下眼睑在眼睑托的撑拉下开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眼睑扩张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梁(1)、上撑开臂(2)、下撑开臂(3)、螺杆(4)、限位管(5)和眼睑托(7),上撑开臂(2)和下撑开臂(3)设置为弧形且分别铰接在主梁(1)的两端,螺杆(4)与限位管(5)螺纹连接,限位管(5)设置在上撑开臂(2)的中孔内,并与上撑开臂(2)铰接,螺杆(4)下端设置有套环(6),螺杆(4)底端与套环(6)卡接,套环(6)与下撑开臂(3)铰接,上撑开臂(2)和下撑开臂(3)的端部设置有眼睑托(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眼睑扩张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梁(1)、上撑开臂(2)、下撑开臂(3)、螺杆 (4)、限位管(5)和眼睑托(7),上撑开臂(2)和下撑开臂(3)设置为弧形且分别铰接在主梁 (1)的两端,螺杆(4)与限位管(5)螺纹连接,限位管(5)设置在上撑开臂(2)的中孔内,并 与上撑开臂(2)铰接,螺杆(4)下端设置有套环(6),螺杆(4)底端与套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恒龙
申请(专利权)人:陈恒龙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