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科高速手机按压式挟持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16439 阅读:2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牙科高速手机按压式挟持机构,其包括有:中空转轴、设于中空转轴内的筒夹及推钮。推钮具有两个相向设置的凹槽,相邻于两凹槽具有两个第一凸柱,两个第一凸柱彼此设置在相异侧,筒夹具有与该第一结合部呈互补型态配置的凹槽以及凸柱。它可使筒夹及推钮的定位效果提高,从而延长使用寿命。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牙科诊疗器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牙科高速手机按压式挟持机构,特别涉及一种可提高筒夹及推钮定位效果的牙科高速手机按压式挟持机构。
技术介绍
一般而言,牙医师病患诊疗的项目包括蛀牙的修补、磨牙等,而在众多对病患者使用的诊疗器具中,手机可装设许多诊疗的工具头,如钻针、磨牙头,所以手机的使用频率最高。在牙医师诊疗时,由于大部分的诊疗工具头必须在病患者的口腔内进行工作,因而前述的工具头就必须被精确且稳固地定位并传动旋转。反之,在牙医师操作时,如果工具头发生松脱,则将造成重大的病患危险。公知的工具头定位方式为中空转轴内装设有筒夹,筒夹外表面邻近其中一端比另一端厚,筒夹内夹设前述的工具头,通过转轴压制筒夹而将工具头固定;中空转轴穿设有推钮,推钮以及筒夹之间分别具有连动部,可连动筒夹随转轴旋转;牙医师通过挤压推钮,使得筒夹较厚的部分退离中空转轴而达到卸开工具头的目的。然而前述的技术由于筒夹以及推钮仅依靠连动部将两者连动,挟持力不足,因此有可能会发生筒夹退出的情况,而且工具头也不易稳固地固定。工具头不被稳固地固定会造成工具头以及筒夹之间因操作时的振动而磨耗。如果为了使工具头以及筒夹之间的结合力更佳,势必要提高筒夹和工具头的尺寸的精密度以及材质的要求,则成本会相对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牙科高速手机按压式挟持机构,它可使筒夹及推钮的定位效果提高,从而延长使用寿命。为达成前述的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牙科高速手机按压式挟持机构,它包括一中空转轴,具有轴向贯穿的容置孔,该转轴以其轴向的两端分别界定相对远离的一第一端部以及一第二端部,该第一端部具有一内缩的靠抵部,该靠抵部围绕形成一六角孔;一推钮,具有一第一结合部以及与该第一结合部一体相连的固定部,该第一结合部围绕形成一第一结合孔;该第一结合部远离该固定部方向具有两个相向设置的凹槽,该第一结合部相邻于两个凹槽处具有两个第一凸柱,两个第一凸柱彼此设置在相异侧,该推钮在邻接该固定部位置具有比该固定部表面凸出的挡部;该推钮容置在该中空转轴的容置孔中,且该挡部抵靠在该第一端部的靠抵部;该固定部与该靠抵部所形成的六角孔配合,因而具有与其相对应的外六角形切面,该固定部穿过该六角孔而外露,使得该推钮以及该中空转轴两者之间不产生相对枢转;一筒夹,容置在该中空转轴的容置孔中,该筒夹具有一第二结合部,该第二结合部围绕形成一第二结合孔,该第二结合部具有与该第一结合部呈互补型态配置的凹槽以及凸柱,且该筒夹具有邻接该第二结合部的摩擦部,该摩擦部的厚度比该第二结合部的表面高,该筒夹远离该第二结合部具有与该摩擦部连接的一阻挡部,该阻挡部的厚度大于该中空转轴的容置孔的内径,且该阻挡部靠抵在该中空转轴的第二端部。下面以装设钻针为例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优点钻针由筒夹的第二结合孔插入至推钮的第一结合孔,筒夹的摩擦部受中空转轴的第二端部压制而使得筒夹与中空转轴之间紧密配合;同样,钻针也会对推钮的第一结合部迫紧,使得第一结合部受撑开变形,抵住中空转轴,故而钻针与中空转轴以及推钮之间获得良好的摩擦,使得定位效果增加。此外,推钮的凸柱嵌入筒夹的凹槽,而筒夹的凸柱嵌入推钮的凹槽,使得筒夹以及推钮两者之间定位更加准确,传动时更加稳固。通过以上描述可知,它可使筒夹及推钮的定位效果提高,从而延长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立体外观图(转轴以虚线表示)。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立体分解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筒夹与推钮立体外观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状态示意图(装设钻针情况)。具体实施例方式请参阅图1至图3,图中所示为本专利技术所选用的实施例结构,在此仅供说明,在专利申请上不受这种结构的限制。本实施例的手机按压式挟持机构包括一中空转轴1、一推钮2及一筒夹3。该中空转轴1具有轴向贯穿的容置孔10,该转轴1以其轴向的两端分别界定相对远离的一第一端部11以及一第二端部12,该第一端部11具有一内缩的靠抵部111,该靠抵部111围绕形成一六角孔112。该推钮2具有一第一结合部21以及与该第一结合部21一体相连的固定部22,该第一结合部21围绕形成一第一结合孔211;该第一结合部21远离该固定部22方向具有两个相向设置的凹槽23,该第一结合部21相邻于两个凹槽23处具有两个第一凸柱24,两个第一凸柱24彼此设置在相异侧,该推钮2在邻接该固定部22位置处具有比该固定部22表面凸出的挡部25;该推钮2容置在该中空转轴1的容置孔10中,且该挡部25抵靠在该第一端部11的靠抵部111。该固定部22与该靠抵部111所形成的六角孔112配合,因而具有与其相对应的外六角形切面221,该固定部22穿过该六角孔112而外露,使得该推钮2以及该中空转轴1两者之间不产生相对枢转。该筒夹3也容置在该中空转轴1的容置孔10中,该筒夹3具有一第二结合部31,该第二结合部31围绕形成一第二结合孔32,该第二结合部31具有与该第一结合部21呈互补型态配置的凹槽33以及凸柱34,且该筒夹3具有邻接该第二结合部31的摩擦部35,该摩擦部35的厚度比该第二结合部31的表面高,该筒夹3远离该第二结合部31具有与该摩擦部35连接的一阻挡部36,该阻挡部36的厚度大于该中空转轴1的容置孔10的内径,且该阻挡部36靠抵在该中空转轴1的第二端部12。该筒夹3的第二结合孔32内,在该阻挡部36及该摩擦部35之间沿该第二结合孔32的内周面设有一环槽37(如图4所示)。请参阅图4至图5,以钻针装设为例,钻针4由筒夹3的第二结合孔32插入延伸至推钮2的第一结合孔211,筒夹3的摩擦部35受中空转轴1的第二端部12压制而使得筒夹3与中空转轴1之间紧密配合;而筒夹3的第二结合部31则受到钻针4紧迫的力量撑开,抵住中空转轴1;同样,钻针4也会对推钮2的第一结合部21迫紧,使得第一结合部21受撑开变形,抵住中空转轴1,故而钻针4与中空转轴1以及推钮2之间获得良好的摩擦,使得定位效果增加。此外,推钮2的凸柱24嵌入筒夹3的凹槽33,而筒夹3的凸柱34嵌入推钮2的凹槽23,使得筒夹3以及推钮2两者之间定位更加准确,传动时更加稳固。若牙医师欲将钻针4退离,则只需按压推钮2的固定部22,使得推钮2的凸柱24挤压筒夹3,而让筒夹3的摩擦部35离开中空转轴1的容置孔10,继而完成退离的动作,操作十分方便。权利要求1.一种牙科高速手机按压式挟持机构,其特征在于它包含有一中空转轴,具有轴向贯穿的容置孔,该转轴以其轴向的两端分别界定相对远离的一第一端部以及一第二端部,该第一端部具有一内缩的靠抵部,该靠抵部围绕形成一六角孔;一推钮,具有一第一结合部以及与该第一结合部一体相连的固定部,该第一结合部围绕形成一第一结合孔;该第一结合部远离该固定部方向具有两个相向设置的凹槽,该第一结合部相邻两个凹槽处具有两个第一凸柱,两个第一凸柱彼此设置在相异侧,该推钮在邻接该固定部的位置具有比该固定部表面凸出的挡部;该推钮容置在该中空转轴的容置孔中,且该挡部抵靠在该第一端部的抵靠部;该固定部与该靠抵部所形成的六角孔配合,具有与其相对应的外六角形切面,该固定部穿过该六角孔而外露;一筒夹,容置在该中空转轴的容置孔中,该筒夹具有一第二结合部,该第二结合部围绕形成一第二结合孔,该第二结合部具有与该第一结合部呈互补型态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牙科高速手机按压式挟持机构,其特征在于它包含有:一中空转轴,具有轴向贯穿的容置孔,该转轴以其轴向的两端分别界定相对远离的一第一端部以及一第二端部,该第一端部具有一内缩的靠抵部,该靠抵部围绕形成一六角孔;一推钮,具有一第一结合部以及与该第一结合部一体相连的固定部,该第一结合部围绕形成一第一结合孔;该第一结合部远离该固定部方向具有两个相向设置的凹槽,该第一结合部相邻两个凹槽处具有两个第一凸柱,两个第一凸柱彼此设置在相异侧,该推钮在邻接该固定部的位置具有比该固定部表面凸出的挡部;该推钮容置在该中空转轴的容置孔中,且该挡部抵靠在该第一端部的抵靠部;该固定部与该靠抵部所形成的六角孔配合,具有与其相对应的外六角形切面,该固定部穿过该六角孔而外露;一筒夹,容置在该中空转轴的容置孔中,该筒夹具有一第二结合部,该第二结合部围绕形成一第二结合孔,该第二结合部具有与该第一结合部呈互补型态配置的凹槽以及凸柱,且该筒夹具有邻接该第二结合部的摩擦部,该摩擦部的厚度比该第二结合部的表面高,该筒夹远离该第二结合部具有与该摩擦部连接的一阻挡部,该阻挡部的厚度大于该中空转轴的容置孔的内径,且该阻挡部靠抵在该中空转轴的第二端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春霖
申请(专利权)人:雷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