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丁克立专利>正文

一种智能型中置式金属铠装移开电压传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5163616 阅读:1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智能型中置式金属铠装移开电压传感装置,其特征是金属铠装的柜体的内腔分隔设置为母线室、智能传感器室、电缆室和仪表室;采用模块化设置的智能传感器手车,在柜体中,位于智能传感器室的底板与柜体的侧板之间设置有供智能传感器手车在其上滑移的导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其较之传统的电压互感器柜而言,结构简单、安装维护方便、结构布置美观合理、体积更加小巧,其分隔设置的内腔使装置具有更高的防护等级。(*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压传感装置,是一种应用于电压等级为40.5kV的电力系统中,对电路进行测量并进一步进行保护的装置,属于电力配电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应用于40.5kV电压等级电路中的电压传感装置,是将普通的电磁式电压互感器与避雷器组合在一个手车上,并落地式安装在金属铠装柜内,这种结构形式存在如下不足1、 电磁式电压互感器体积过于庞大,因而使得手车的体积大,外型笨重,操作维护极其不方便;2、 将避雷器共同安装在手车上,在当避雷器出现极端的情况下可能将事故扩大化,包括造成手车上电磁式电压互感器的损坏。3、 避雷器的运行需要有很可靠的接地,当被避雷器被安装在手车上,其接地主要依靠手车与柜体之间设置的鸭嘴式触头实施连接,由于电磁式电压互感器运行中可能产生一定的电动力震动以及反复操作造成鸭嘴的永久变形等,造成鸭嘴式触头的松动,使避雷器运行的可靠性降低。4、 手车结构复杂、器件布局零乱,不利于满足绝缘的要求,由此,也造成整体防护等级降低,不利于安全。5、 由于采用电磁式电压互感器,在实际运行中测量的误差大,会出现饱和现象,输出信号不能直接与微机化计量及保护设备接口,易产生铁磁谐振等。6、 各间室彼此相通,防护等级较低,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智能传感器无铁芯、绝缘结构简单可靠、体积小、质量小、线性度好、无饱和现象、输出信号可直接与微机化计量及保护设备接口相连接。目前,智能式传感器都是固定设置在开关柜的内部,这种形式显然不便于检修,无法达到中置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为避免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具有整体化模块结构的智能型中置式金属铠装移开电压传感装置,使其较之传统的电压互感器柜而言,结构简单、安装维护方便、结构布置美观合理、体积更加小巧、防护等级更高。本技术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智能型中置式金属铠装移开电压传感装置的结构特点是金属铠装的柜体的内腔分隔设置为母线室、智能传感器室、电缆室和仪表室;采用模块化设置的智能传感器手车,在柜体中,位于智能传感器室的底板与柜体的侧板之间设置有供智能传感器手车在其上滑移的导轨。本技术的结构特点也在于所述分隔设置的母线室、智能传感器室、电缆室和仪表室在柜体中的位置分布为智能传感器室位于前侧中部,母线室在上部、且位于智能传感器室的后部,电缆室处在母线室的下部;仪表室位于智能传感器室的上方。所述母线室、智能传感器室和电缆室各自设置有泄压顶板,泄压顶板分别为母线室泄压顶板、电缆室泄压顶板和智能传感器室泄压顶板。在电缆室的底板上设置能够适时投切于电路中避雷器,以及与避雷器配套设置的记录放电次数的放电计数器。所述智能传感器室采用全封闭绝缘活门。与已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有益效果体现在1、 本技术釆用模块化设置的智能传感器手车,使柜体结构简单、安装维护方便,整体功能更加完善、防护等级达到IP4X级;2、 本技术所采用的智能传感器不含铁芯,因而消除了磁饱和以及铁磁谐振等问题,抗电磁千扰性能好,低压边不存在开路高压和短路的危险;同时也适应了电力计量和保护数字化、微机化和自动化发展的潮流,可输出模拟、数字两种信号,可以将数据直接输出给计算机,避免中间环节。3、 本技术将柜体内腔按功能分隔设置,使得整体结构更加紧凑、有助于作业效果和效力的提高,同时保证了电路供电的可靠性。4、 本技术柜体中按功能分隔、彼此独立的各间室分别具有各自的压力释放通道,可保证在出现极端情况下迅速打开,快速释放内部压力,确保运行现场和人员设备的安全。5、 本技术将避雷器设置在电缆室的底板,通过智能传感器手车在柜体中部导轨上的移动使避雷器能够适时得以投切,从而实现对电路的防雷电冲击的保护,并通过放电计数器自动记录放电的次数,为运行及维护人员提供分析电路系统接受雷电冲击的次数与遭受损坏程度的影响。6、 本技术在智能传感器室中采用全封闭绝缘活门,在活门关闭时,可以对触头盒等器件进行整体封闭,形成有效的隔离,确保操作者及检修维护人员不会触及带电体和环氧体触头盒,具有良好的安全防静电性能,确保运行的安全可靠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侧视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l柜体、2母线室、3智能传感器室、4电缆室、5仪表室、6智能传感器手车、7导轨、8铜排母线、9二次插件、IO活门、ll智能控制器、12梅花触头、13绝缘子、14穿墙套管、15触头盒、16静触头、17避雷器、18放电计数器、19智能传感器、20电缆室泻压顶板、21母线室泻压顶板、22智能传感器室泻压顶板、23活门导轨、24活门推动机构。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l、图2,本实施例中采用用模块化设置的智能传感器手车6,在柜体1中,位于智能传感器室3的底板与柜体1的侧板之间设置有供智能传感器手车6在其上滑移的导轨7,智能传感器手车6通过在导轨7上的移动,使其前部设置的三组梅花触头12与安装在触头盒15内的静触头16可靠接触,保证有效测量的同时将避雷器17可靠地连接于电路中,从而对电路实施有效的保护,在智能传感器手车6上,还设置有便于接续和传输信号的二次插件9。金属铠装的柜体l的内腔分隔设置为母线室2、智能传感器室3、电缆室4和仪表室5。分隔设置的母线室2、智能传感器室3、电缆室4和仪表室5在柜体1中的位置分布为智能传感器室3位于前侧中部,母线室2在上部、且位于智能传感器室3的后部,电缆室4处在母线室2的下部;仪表室5位于智能传感器室3的上方。在母线室2内贯穿有铜排母线8,还有三只支撑铜排母线8的绝缘子13,并有三只呈三角形排列的穿墙套管14;在仪表室5内设有智能控制器11和用于切换检测信号的自动电压转换装置。母线室2、智能传感器室3和电缆室4各自设置有泄压顶板,分别是母线室泄压顶板21、电缆室泄压顶板20和智能传感器室泄压顶板22;在电缆室4的底板上设置避雷器17,与避雷器17配套设置放电计数器18,在电路运行过程中,对于电路受到雷电冲击并形成放电的次数自动进行计数。智能传感器室3采用全封闭绝缘活门10,按照己有全封闭绝缘活门的结构形式,包括设置两片铰连折叠式全封闭绝缘活门10、左右轨迹活门导轨23和活门推动机构24。连接于主电路并由穿墙套管14引进的铜排母线8通过绝缘子13支撑,定位于柜体1的母线室2内,然后延伸至触头盒15的上部中,触头盒15的下部与避雷器17通过导线或铜排相连接,触头盒15上下部分的连通是通过智能传感器手车6在导轨7上移动达到设定的位置后,智能传感器手车6借助外力推动活门推动机构24,由活门推动机构24带动活门10在活门导轨23上滑动逐步打开,智能传感器手车6继续向前运动,安装在智能传感器19前部的梅花触头12完全与触头盒15内部的静触头16充分接触后定位在导轨7上,此时智能传感器手车6处于工作位置。处于工作位置的智能传感器手车6将电源自铜排母线8经过触头盒15内部的静触头16引至智能传感器19,此时智能传感器手车6完成两项传输任务 一项是将智能传感器19检测到的电路参数通过二次插件9传输到安装在仪表室5门上的智能控制器11,通过智能控制器ll进行显示,供现场运行人员监视以及保护电路;另一项是通过智能传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智能型中置式金属铠装移开电压传感装置,其特征是: 金属铠装的柜体(1)的内腔分隔设置为母线室(2)、智能传感器室(3)、电缆室(4)和仪表室(5); 采用模块化设置的智能传感器手车(6),在所述柜体(1)中,位于智能传感器室 (3)的底板与柜体(1)的侧板之间设置有供智能传感器手车(6)在其上滑移的导轨(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型中置式金属铠装移开电压传感装置,其特征是金属铠装的柜体(1)的内腔分隔设置为母线室(2)、智能传感器室(3)、电缆室(4)和仪表室(5);采用模块化设置的智能传感器手车(6),在所述柜体(1)中,位于智能传感器室(3)的底板与柜体(1)的侧板之间设置有供智能传感器手车(6)在其上滑移的导轨(7)。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智能型中置式金属铠装移开电压传感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分隔设置的母线室(2)、智能传感器室(3)、电缆室(4)和仪表室(5)在柜体(1)中的位置分布为智能传感器室(3)位于前侧中部,母线室(2)在上部、且位于智能传感器室(3)的后部,电缆室(4)处在母线室(2)的下部;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克立周明华陈爱军
申请(专利权)人:丁克立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