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控制型排绳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160966 阅读:1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自动控制型排绳机构,包括卷筒、左机座、右机座与驱动装置,左、右机座之间设置有上导轮轴与下导轮轴,上、下导轮轴上套装有上导轮支撑与下导轮支撑,上、下导轮支撑之间设置有左、右导缆筒,左、右导缆筒的内部设置有左、右旋转轴,驱动装置包括左驱动装置与右驱动装置,左驱动装置包括动力装置、左链轴、左链轮与左链轮支架,右驱动装置包括右链轴、右链轮与右链轮支架,左链轮与右链轮通过链条传动配合,链条的两端与柱台连接,左、右机座上各设置有左、右限位开关,动力装置上设置有由PLC可编程控制器控制的控制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安全性较高、自动控制性较好,而且负载大、排绳快、占用面积小、安装方便。(*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排绳机构,尤其涉及一种自动控制型排绳机构,具体适用 于特殊船舶及海洋平台上的大容量储绳及高速绞车的需求。
技术介绍
随着国内甲板机械的快速发展,特殊船舶及海洋平台用各类型绞车的需求量显 著增加,尤其是工程类船舶,如起重船、打捞救助船等船型,这些船上装备的移船绞车 及定位绞车的储绳容量较大。为了保护该类绞车上的钢丝绳、避免钢丝绳紊乱排列造成 的钢丝绳破损,该类绞车必须配套采用排绳机构,一般为自动排绳装置,目前使用的自 动排绳装置多为机械螺杆式自动排绳装置。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为CN201206092Y,授权公告日为2009年3月11日的实 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系泊绞车的排绳装置,该排绳装置由双螺旋双螺杆支承在机架上 并与齿轮传动机构相连构成,在所述机架的两侧平行装有双螺旋螺杆,在双螺旋螺杆上 装有滑动件,在滑动件上装有两只导向件。虽然该技术通过采用螺杆双螺纹驱动改 善了导向件的受力状况、减少了轴套和导向件的磨损,但是其采取的是机械螺杆自动排 绳装置,而机械螺杆自动排绳装置在使用时不可避免的会对螺杆造成非对称性磨损,在 长期使用的情况下,这种非对称性磨损容易导致螺杆断裂,安全性较差,而且机械螺杆 自动排绳装置的自动控制性也较差,非常不利于绞车的使用,而随着海洋平台向深海发 展,大容量储绳及高速绞车需求会逐渐增加,其对排绳装置的要求也将明显提高,迫切 需要安全性高、自动控制性好的自动排绳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安全性不高、自动控制性较差的缺 陷与问题,提供一种安全性较高、自动控制性较好的自动控制型排绳机构。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自动控制型排绳机构, 所述排绳装置包括左机座、右机座与驱动装置,左机座与右机座之间设置有相互平行的 上导轮轴与下导轮轴,上导轮轴与下导轮轴上分别套装有上导轮支撑与下导轮支撑,上 导轮支撑通过相互平行的左导缆筒、右导缆筒与下导轮支撑相连接,左导缆筒、右导缆 筒的内部分别设置有左旋转轴与右旋转轴;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左驱动装置与右驱动装置,左驱动装置与右驱动装置分别设 置在左机座与右机座的顶端,且左驱动装置、右驱动装置通过链条与设置在上导轮支撑 顶端的柱台相连接,所述卷筒上缠绕有缆绳。所述左驱动装置包括动力装置、左链轴、左链轮以及设置在左机座顶端的左链 轮支架,动力装置与左链轴相连接,左链轴的中部套装有左链轮,左链轴的两端与左链 轮支架相连接;所述右驱动装置包括右链轴、右链轮与设置在右机座顶端的右链轮支架,右链轴的中部套装有右链轮,右链轴的两端与右链轮支架相连接;所述左链轮与右链轮通过链条传动配合,链条的两端分别与柱台的两侧固定连接。所述左机座与右机座上各设置有左限位开关与右限位开关,所述柱台的下方的 左导缆筒与右导缆筒上各设置有相互对称的左触条与右触条,且左触条、右触条的水平 延长线分别与左限位开关、右限位开关上的接触点相交;所述动力装置上连接有由可编程控制器控制的控制装置。所述左链轮或右链轮上设置有链轮旋转编码器,所述卷筒上设置有滚筒旋转编 码器。所述动力装置包括液压马达与行星减速机,所述控制装置为电液比例阀,电液 比例阀与液压马达相连接,液压马达的另一端与行星减速机相连接,行星减速机的另一 端与左链轴相连接,所述可编程控制器为PLC可编程控制器。所述液压马达为低速大扭矩高压马达,其最大压力为24.5MPa,最大流量1IL/ min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由于本技术一种自动控制型排绳机构中不是通过双螺旋螺杆、滑动件与 两只导向件的相互配合来排列缆绳,而是由左链轮、右链轮上连接的链条拉动上导轮支 撑、下导轮支撑沿上导轮轴、下导轮轴进行滑动,从而带动左旋转轴、右旋转轴左右滑 动以进行缆绳的排列,这种方式有效避免了对上导轮轴、下导轮轴的损坏,消除了非对 称性破损产生的工作环境,提高了装置使用的安全性。因此本技术的安全性较高。2.由于本技术一种自动控制型排绳机构中的PLC可编程控制器可通过接 收左限位开关、右限位开关、链轮旋转编码器以及滚筒旋转编码器发出的信号对液压马 达进行控制,从而控制整个排绳装置的排缆工作,不仅操作方便、及时,而且控制精度 较高,其控制范围可达到0 lOmm/s。因此本技术不仅自动控制性较好,而且控制 精度较高。3.由于本技术一种自动控制型排绳机构中的动力装置包括液压马达与行星 减速机,液压马达为低速大扭矩高压马达,其最大压力为24.5MPa,最大流量llL/min, 不仅排绳载荷大、速度较快,而且整机结构紧凑、方便安装,非常适用于紧凑型船舶上 的大型绞车使用。因此本技术不仅负载大、排绳快,而且占用面积小、方便安装、 适用范围较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俯视图。图2是图1中排绳装置的主视图。图3是图1中左链轴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工作流程图。图中卷筒1,左机座2,右机座3,上导轮轴4,上导轮支撑41,下导轮轴5, 下导轮支撑51,左导缆筒6,左旋转轴61,左触条62,右导缆筒7,右旋转轴71,右触 条72,左驱动装置8,动力装置81,左链轴82,左链轮83,左链轮支架84,右驱动装置9,右链轴91,右链轮92,右链轮支架93,链条10,柱台11,缆绳12,左限位开关13, 右限位开关14,接触点15,控制装置16,链轮旋转编码器17,滚筒旋转编码器18,液压 马达19,行星减速机20,排绳装置21,驱动装置22。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参见图1一图4,一种自动控制型排绳机构,包括卷筒1与排绳装置21,所述排 绳装置21包括左机座2、右机座3与驱动装置22,左机座2与右机座3之间设置有相互 平行的上导轮轴4与下导轮轴5,上导轮轴4与下导轮轴5上分别套装有上导轮支撑41与 下导轮支撑51,上导轮支撑41通过相互平行的左导缆筒6、右导缆筒7与下导轮支撑51 相连接,左导缆筒6、右导缆筒7的内部分别设置有左旋转轴61与右旋转轴71 ;所述驱动装置22包括左驱动装置8与右驱动装置9,左驱动装置8与右驱动装置 9分别设置在左机座2与右机座3的顶端,且左驱动装置8、右驱动装置9通过链条10与 设置在上导轮支撑41顶端的柱台11相连接,所述卷筒1上缠绕有缆绳12。所述左驱动装置8包括动力装置81、左链轴82、左链轮83以及设置在左机座2 顶端的左链轮支架84,动力装置81与左链轴82相连接,左链轴82的中部套装有左链轮 83,左链轴82的两端与左链轮支架84相连接;所述右驱动装置9包括右链轴91、右链轮92与设置在右机座3顶端的右链轮支 架93,右链轴91的中部套装有右链轮92,右链轴91的两端与右链轮支架93相连接;所述左链轮83与右链轮92通过链条10传动配合,链条10的两端分别与柱台11 的两侧固定连接。所述左机座2与右机座3上各设置有左限位开关13与右限位开关14,所述柱台 11的下方的左导缆筒6与右导缆筒7上各设置有相互对称的左触条62与右触条72,且左触条62、右触条72的水平延长线分别与左限位开关13、右限位开关14上的接触点15相 、-父;所述动力装置81上连接有由可编程控制器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动控制型排绳机构,包括卷筒(1)与排绳机构(21),所述排绳机构(21)包括左机座(2)、右机座(3)与驱动装置(22),左机座(2)与右机座(3)之间设置有相互平行的上导轮轴(4)与下导轮轴(5),上导轮轴(4)与下导轮轴(5)上分别套装有上导轮支撑(41)与下导轮支撑(51),上导轮支撑(41)通过相互平行的左导缆筒(6)、右导缆筒(7)与下导轮支撑(51)相连接,左导缆筒(6)、右导缆筒(7)的内部分别设置有左旋转轴(61)与右旋转轴(71),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22)包括左驱动装置(8)与右驱动装置(9),左驱动装置(8)与右驱动装置(9)分别设置在左机座(2)与右机座(3)的顶端,且左驱动装置(8)、右驱动装置(9)通过链条(10)与设置在上导轮支撑(41)顶端的柱台(11)相连接,所述卷筒(1)上缠绕有缆绳(1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控制型排绳机构,包括卷筒(1)与排绳机构(21),所述排绳机构 (21)包括左机座(2)、右机座(3)与驱动装置(22),左机座(2)与右机座 (3)之间设置有相互平行的上导轮轴(4)与下导轮轴(5),上导轮轴(4)与下导轮轴(5)上分别套装有上导轮支撑(41)与下导轮支撑(51),上导轮支撑(41)通 过相互平行的左导缆筒(6)、右导缆筒(7)与下导轮支撑(51)相连接,左导缆筒 (6)、右导缆筒(7)的内部分别设置有左旋转轴(61)与右旋转轴(71),其特征在 于所述驱动装置(22)包括左驱动装置(8)与右驱动装置(9),左驱动装置(8) 与右驱动装置(9)分别设置在左机座(2)与右机座(3)的顶端,且左驱动装置 (8)、右驱动装置(9)通过链条(10)与设置在上导轮支撑(41)顶端的柱台(11) 相连接,所述卷筒(1)上缠绕有缆绳(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控制型排绳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驱动装置(8)包括动力装置(81)、左链轴(82)、左链轮(83)以及设 置在左机座(2)顶端的左链轮支架(84),动力装置(81)与左链轴(82)相连接, 左链轴(82)的中部套装有左链轮(83),左链轴(82)的两端与左链轮支架(84)相 连接;所述右驱动装置(9)包括右链轴(91)、右链轮(92)与设置在右机座(3)顶端 的右链轮支架(93),右链轴(91)的中部套装有右链轮(92),右链轴(91)的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兵张智邓规勇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船用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3[中国|武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