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炽林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抑制有害藻类的水质调理剂及其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5155008 阅读:2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抑制有害藻类的水质调理剂,主要包括重量百分比的组分:以SiO2计的可溶性硅10-60%、氧化钙10-60%、镁1-20%、磷1-25%。使用时将所述组分配比混匀为混合剂,选择晴天上午在水面干撒,每亩5-10公斤。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充分满足有益藻类如单胞藻类大量繁殖的营养及生态需要,从而使对养殖有利的单胞藻类获得大量繁殖,而有害藻类如蓝藻绿藻则被抑制,使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后3-7天内水体获得改良,有害藻类如蓝绿藻等大量消亡的同时,有益藻类获得繁殖,水体变得变得“肥”、“活”、“嫩”、“爽”。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广泛用于池塘、水库、湖泊、沿海等各类水域和鱼、虾、蟹养殖中的有害藻类的治理和预防。对水体和水生生物不造成危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质调理剂及其使用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抑制有害藻类的水质调理 剂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有害藻类如蓝绿藻在富营养水体中有时会出现大量繁殖的情况,在水面上形成 一层蓝绿色而有腥臭味的浮沫,被称为“水华”,“水华”已成为目前水产养殖十分头痛的难 题,当蓝绿藻爆发时,不仅会恶化水体生态环境,阻碍水体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转,耗尽水 中氧气造成水生生物死亡,更为严重的是,蓝绿藻中有些种类,如微囊藻还会产生毒素,对 人畜产生毒害。现有技术中遇到蓝绿藻爆发时,多数情况下是使用杀藻剂如硫酸铜、扑草 净等。但杀藻剂会将蓝藻连同有益藻类一起杀灭,对水体生态环境的危害有时甚至超过 蓝藻,例如易引起鱼浮头甚至“泛塘”,鱼不吃食等,而且药性消失后蓝绿藻仍会卷土重来, 形成恶性循环。现在也有新型的水质调理剂,如中国专利申请中的“矿物水质生态改良 剂(CN101333022A) ”,主要由膨润土、明矾、聚合氯化铝、过氧化钠按配比混合而成,通过膨 润土、明矾、聚合氯化铝对水质中的杂质进行絮化沉淀,同时通过过氧化钠进行杀菌,释放 出溶解氧来改善水质。“一种水体藻类清除剂(CN1864488A)”,其组分重量比为S0320%、 Al20325%、K204%、Si0249%、Fe2O3O. 249%、TiOO. 28%、H2Ol. 471%,这种清除剂为粉末状, 在大面积撒入水中后,形成絮状沉淀,可吸附在各类藻的表面,使藻类因负重而沉入水底, 导致藻类无法进行光合作用而死亡,最终使水体澄清。这些水质生态改良剂或藻类清除剂 主要是使藻类絮化沉淀,从而使水体澄清,但同样存在将有害藻类和有益藻类一起絮化沉 淀的问题。而且配方较为复杂,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该水质 调理剂能增加有益藻类的繁殖,从而抑制有害藻类,该水质调理剂无毒无害,不对水体和水 生养殖生物产生危害。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抑制有害藻类的水质调理剂,主要包括下列重量 百分比的组分以SiO2计的可溶性硅酸盐氧化钙镁磷其优选的组分重量百分比为以SiO2计的可溶性硅酸盐氧化钙镁10-60% 10-60% 1-20% 1-25%20-40% 35-40% 1-5%3磷2-5%无害杂质10-35%所述的以SiO2计的可溶性硅为硅酸盐,有效含量以SiO2计。所述的氧化钙为CaO。所述的镁为氧化镁MgO。所述的磷为过磷酸钙,有效含量以P2O5计。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用于抑制有害藻类的水质调理剂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 步骤按所述重量百分比配好组分并混合均勻为混合剂,将混合剂在水面干撒,每亩 5-10公斤。 所述在水面干撒优选在晴天上午。所述水面为有害藻类严重的水面时,干撒混合剂2-3次,每次间隔8-12天。有害 藻类严重的水面到晴天中、下午,水面80%以上为浮起死亡蓝藻所覆盖,有时覆盖面甚至达 100 % (无风天气),水中颜色为老绿色,多数为新生蓝藻,经定量分析发现有害蓝藻如微 囊藻、铜绿藻,实球藻、鱼腥藻等数量比占80%以上,严重时水面死藻厚度可达0. 5厘米,蓝 绿藻生物量达25m g/L以上。所述的水面为养殖池塘时,全池干撒,同时开启增氧机。养殖池塘一般指专门用于 养殖水生经济生物如鱼、虾、蟹的池塘。所述的水面为大面积的深水域时,在水面的浅水处干撒。所述的大面积的深水域为水库或湖泊或沿海水域。本专利技术的用于抑制有害藻类的水质调理剂根据藻类生态及营养的最新研究成果, 将单胞藻类(主要是硅藻、隐藻)所需的多种营养元素,以及重要生态因子进行组合,可以 充分满足单胞藻类大量繁殖的营养及生态需要,从而使对养殖有利的单胞藻类获得大量繁 殖,而有害藻类如蓝藻绿藻则被抑制,改变了过去用杀藻剂治理蓝绿藻,将有益藻类和有害 藻类一起杀灭的方式,本专利技术的各组分无毒、无污染性,不会对水体环境和养殖对象构成任 何危害。按本专利技术的使用方法使用一次后,3-7天内水体获得改良,有害藻类如蓝绿藻等大 量消亡的同时,有益藻类获得繁殖,水体变得变得“肥”、“活”、“嫩”、“爽”。对于有害藻类爆 发严重的水体,使用2-3次后,也能获得根治。本专利技术的产品广泛适用于池塘、水库、湖泊、 沿海等各类水域和鱼、虾、蟹养殖中的有害藻类的治理和预防。使用本专利技术产品前后的水质分析见表1、表2.表1本专利技术的水质调理剂使用前后藻类数量对比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抑制有害藻类的水质调理剂,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下列重量百分比的组分:以SiO↓[2]计的可溶性硅 10-60%氧化钙 10-60%镁 1-20%磷 1-25%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用于抑制有害藻类的水质调理剂,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下列重量百分比的组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抑制有害藻类的水质调理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以SiO2 计的可溶性硅为硅酸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抑制有害藻类的水质调理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氧化钙 为 CaO0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抑制有害藻类的水质调理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镁为MgO。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抑制有害藻类的水质调理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磷为过磷酸钙。6.一种使用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抑制有害藻类的水质调理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 括以下步骤按所述重量百分比配好组分并混合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炽林
申请(专利权)人:黄炽林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