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动圈式电声转换器布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5150856 阅读:2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微型动圈式电声转换器布线装置,包括外壳和安装在所述外壳内的音圈,所述音圈上设有一对引线,所述引线在所述外壳内布线,并且:所述外壳内沿所述引线的走向设有布线槽。这种微型动圈式电声转换器的引线布线方式,能够改善微型动圈式电声转换器工作时音圈引线的振动方式,减小音圈引线的异常振动,避免音圈产生异音等弊端,减小微型动圈式电声转换器的失真,提高输出声学的性能。(*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微型动圈式电声转换器音圈引线的布线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便携式消费类电子产品市场的发展,大量的电声转换器件特别是微型动圈式 电声转换器件得到广泛的应用。在微型动圈式电声转换器设计中,音圈引线的布线稳定性 会直接影响微型动圈式电声转换器内部异音的产生,从而可能导致产生失真等隐患。公知 结构的微型动圈式电声转换器的引线出线方式一般有两种引线布线设计一种是通过将引 线通过与振膜结合将引线排布;另一种是通过在外壳上设置固定引线结构来实现布线。在 传统结构的将引线通过在外壳上布线设计中,出现了如专利CN1565146所示的一种技术方 案在具有两根连接导线(即引线)的振动线圈的电声转换器上,装备有至少一个用于每个 连接导线的保持元件,并且每个保持元件相对于所述固定部件(外壳)可以调节移动。这 种设计通过设置可移动的保持元件来改善因引线布线的振动而产生的异音和失真等缺陷。 但这种结构的引线布线方式,制作工艺较为复杂,并且当微型动圈式电声转换器 工作时,引线的振动比较复杂,仍存在较大的隐患。所以有必要对上述结构的音圈布线设计 进行进一步的改进,改善微型动圈式电声转换器工作时音圈引线的振动方式,减小音圈引 线的异常振动,从而减小音圈产生异音等弊端,减小微型动圈式电声转换器的失真,提高输 出声学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微型动圈式电声转换器布线装置,能够改善微型动圈式电声转换器工作时音圈引线的振动方式,减小音圈引线的异常振动,避免音圈产生异音等弊端,减小微型动圈式电声转换器的失真,提高输出声学的性能。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微型动圈式电声转换器布线装置,包括外壳和安装在所述外壳内的音圈,所述音圈上设有一对引线,所述引线在所述外壳内布线,并且所述外壳内沿所述引线的走向设有布线槽。这种微型动圈式电声转换器的引线布线结构,改善微型动圈式电声转换器工作时音圈引线的振动方式,减小音圈引线的异常振动,避免音圈产生异音等弊端,减小微型动圈式电声转换器的失真,提高输出声学性能。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布线槽的两个端部设为狭窄的引线固定区。两端形成狭窄的 引线固定区可以便于引线在布线槽上的固定。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外壳为方形结构。方形结构的外壳为本技术优选的实 施方案。 作为再进一步改进,所述布线槽设置在所述外壳的两个短轴边内侧。将所述布线 槽设置在方形外壳的两个短轴边内侧为本技术优选的实施方案。 作为更进一步改进,所述引线通过点胶固定在所述引线固定区内。通过点胶进一步固定,使引线可以在布线槽内部活动而不脱离,使音圈的固定更加牢固。 作为上述所有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引线从所述音圈的底部出线。本专利技术创造特别适合引线从音圈的下端出线的音圈结构。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设计微型动圈式电声转换器布线装置,包括外壳和安 装在所述外壳内的音圈,所述音圈上设有一对引线,所述引线在所述外壳内布线,并且所 述外壳内沿所述引线的走向设有布线槽。这种微型动圈式电声转换器的引线布线方式,能 够改善微型动圈式电声转换器工作时音圈引线的振动方式,减小音圈引线的异常振动,避 免音圈产生异音等弊端,减小微型动圈式电声转换器的失真,提高输出声学的性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一音圈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一外壳的俯视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一音圈旋转180°后振动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二外壳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二外壳的剖视图;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二另一种外壳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微型动圈式电声转换器布线装置,包括外壳1、音圈2 (公 知的一般还包括磁路系统和前盖,音圈2的上方还结合有振膜等)。外壳1为方形结构,在 外壳1的两个短轴边内侧设置有布线槽ll,并且外壳1上还设置有引线孔12 ;音圈2也为 对应外壳1的方形结构,并且在音圈2的底端设置有一对引线21,引线21被所述布线槽11 所容纳并经过引线孔12布线;所述外壳1上还安装有一对弹性连接片3。 图4为音圈2旋转180°后的振动示意图,音圈2沿竖直方向的振动幅度如Al所 示,引线21的振动幅度如标注A2所示。实施本专利技术创造后,引线21通过布线槽11布线可 以使引线21在标注Al处产生振动,在A2处产生转动,从而减小了引线21的整体振动幅 度,避免了微型动圈式电声转换器工作过程中异音的产生,减小了失真,改善了微型动圈式 电声转换器的声学性能,并且这种引线21的布线方式工艺较为简便。 实施例二 本实施过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布线槽的结构不同,如图5、图6和图7所示,布 线槽11包括前部111、中部112和后部113,其中两个端部前部111和后部113形成窄小区 域,中部112为宽部区域。引线21通过在布线槽11的前部111和后部113的狭窄区域布 线设计使引线21固定。本实施过程除实现上述实施过程的技术效果外,引线21的布线方 式更加固定。 图8为本实施过程的进一步改进,在布线槽11的前部111和后部113容纳引线21 处还通过涂覆点胶4等工艺进一步固定。这种改进可以进一步提高引线21的稳定性,避免因微型动圈式电声转换器工作过程中因音圈2的振动幅度过大,而使引线21脱离布线槽1 的弊端。本实施过程中也可以仅在引线21产生较大振动的布线槽11的前部111点胶,皆 可以实现较好的固定引线21,减小产生异音的隐患,提高微型动圈式电声转换器声学性能 的技术效果。 本技术布线槽所设置的结构及位置并不限定本专利技术创造的使用范围,本技术 领域技术人员所能够想到的在外壳内其他位置设置布线槽,或布线槽结构简单的变换均属 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微型动圈式电声转换器布线装置,包括外壳和安装在所述外壳内的音圈,所述音圈上设有一对引线,所述引线在所述外壳内布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内沿所述引线的走向设有布线槽。

【技术特征摘要】
微型动圈式电声转换器布线装置,包括外壳和安装在所述外壳内的音圈,所述音圈上设有一对引线,所述引线在所述外壳内布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内沿所述引线的走向设有布线槽。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动圈式电声转换器布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布线槽的 两个端部设为狭窄的引线固定区。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型动圈式电声转换器布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鑫峰江超
申请(专利权)人:歌尔声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