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单希佳专利>正文

塔机基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148121 阅读:5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塔机基础,它是用金属材料制造,包括:底盘系统、斜撑杆系统、定位框、机动装置、提升系统、行走装置。底盘由不动片(1)、动片(52)铰接而成。塔身基础节(34)下端安装在底盘系统横梁(16)上,上端由斜撑杆定位框本体(28)、斜撑杆及远离底盘的支脚(12),且斜撑杆定位框本体与斜撑杆之间、支脚之间、支脚与底盘之间铰接,底盘及支脚底部安装锚桩(14)的空间刚架所固定。机动装置可使底盘展平或折叠、斜撑杆张开或收拢、底盘自动装车或卸车。整塔可短距离现场转运,与已有技术固定式塔机基础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体积小、重量轻,安装、拆卸、运输方便,便于回收重复使用,可广泛应用于施工现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塔式起重机(简称“塔机”)的基础,特别是涉及一种固定式塔机 的基础。
技术介绍
塔机是现代工业与民用建筑的主要施工机械之一,它具有如下特点1、起升高度高、工作幅度大、起升力矩大;2、工作速度快、具有安装微动性能及良好的调速性能;3、要求装、拆、运输方便迅速,以适应频繁转移工地之需要。随着建筑体系现代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工程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工期却不断缩短, 为了满足工期要求,同时降低工程成本,施工单位在选择施工机械时广泛采用机动性强、灵 活性高、覆盖面积大、便于转移的塔式起重机,特别是固定式塔式起重机。然而固定式塔机在立塔前必须建造一谆庞大的钢筋混凝土(以下简称“砼”)基 础,塔机固定在此基础上,完成各种起重吊装作业。基础是塔机的根基,它起着平衡外载荷 作用于塔机时产生的塔身轴向力、倾翻力矩、扭转力矩和水平力。基础是平稳安全高效地起 重吊装作业的重要保证,其重要性和必要性是肯定的。然而就施工单位而言,工程竣工,塔 机拆走,施工队撤出施工现场,此基础便永久地留在了地下,往日的根基和重要保证随着工 程的竣工而完结,以后不会有人再想起它,更不会有人再利用它。这是浪费,以H5013塔机 为例,其基础的几何尺寸约为5mx5m,高1.細,耗资10多万元人民币,虽然它与整个工程造 价相比微不足道,可是相加后的数字却大得惊人。依我国现有塔机10万台计算,一年造成 的浪费也足以令人咋舌。传统的砼基础不能运输、不能转移工地、不可回收重复使用的弊 端,制约了塔机的机动性和灵活性。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本人查阅了大量资料[1],工程起重机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1. 6[2],钢结构同济大学主编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1. 7[3],工程起重机械石殿钧主编水利电力出版社1987. 11[4],起重运输机械陈道南等编冶金工业出版社1988. 5[5],起重机械杨长贌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1982. 11[6],起重机设计计算胡宗武顾迪民编著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 8[7],起重机计算实例陈国璋等编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1985. 12[8],起重机设计规范(GB3811-83)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84[9],塔式起重机设计规范(GB/T13752-92)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8. 5[10].起重机设计手册起重机设计手册编写组编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0. 3[11].塔式起重机范俊祥主编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8[12].塔式起重机应用技术孙在鲁著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6[13].工程起重机结构与设计张青张瑞军编著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 9等,其 中仅有孙在鲁先生在《塔式起重机应用技术》一书中有过“底架”、“撑杆”的描述,书中说“底架一般由十字底梁、基础节、底节及四根撑杆组成。十字底梁由一根整梁和两根半梁用 螺栓连接而成。”底节“四角主弦杆上布置有可拆卸的撑杆耳座,四根撑杆为两端焊有连接 耳板的无缝钢管,上、下连接耳板用销轴分别与底节和十字底梁四角的耳板相连”。“固定式 塔机的底梁用地脚螺栓固定在基础上”,详见该书22页。资料查询结果,均未发现本专利技术所 涉及的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在建筑施工时便于安装、拆卸,可回收,可 重复使用,便于转移运输、操作方便的塔机基础。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问题是通过提供一种具有如下结构的塔机基础而解决的,该塔 机基础包括底盘系统、斜撑杆系统、定位框、机动装置、顶升系统、行走装置,所述定位框与 塔身基础节连接,所述底盘由不动片、动片构成,所述不动片与动片之间活动连接,在适当 位置设置机动装置,所述机动装置可使动片展平或折叠、斜撑杆张开或收拢;所述底盘、支 脚底部设置防滑移装置,底盘上安装横梁和辅助横梁,塔身基础节安装在横梁上;所述支脚 的安装位置远离底盘,支脚与支脚间、支脚与底盘间活动连接;所述斜撑杆由斜撑杆本体、 斜撑杆伸缩段、球头构成,斜撑杆上端与斜撑杆定位框本体活动连接,斜撑杆下端与支脚活 动连接。所述底盘用金属材料制造。所述斜撑杆上端与斜撑杆定位框本体之间活动连接,可以由横向铰链、万向铰接 头、竖向铰链构成,所述横向铰链使万向铰接头与斜撑杆本体活动连接,所述竖向铰链使万 向铰接头与铰耳活动连接,铰耳与斜撑杆定位框本体连接。所述底盘、支脚的底部设置防滑移装置,可以是锚桩,所述锚桩其上端与底盘、支 脚连接。所述斜撑杆伸缩段可以是液压缸,所述液压缸一端与斜撑杆本体连接,另一端与 球头连接,所述球头与支脚连接。所述机动装置可以由液压缸、曲柄连杆机构构成,所述曲柄上有铰孔,其中一个铰 孔与不动片活动连接,另一个铰孔与摆动连杆下铰孔及液压缸活塞杆头部铰耳活动连接, 第三个铰孔与动片上的纵梁活动连接,摆动连杆经中部滑槽与摆动连杆铰座活动连接,摆 动连杆上端与连杆下端活动连接,连杆上端与铁扁担活动连接,铁板担端部与斜撑杆本体 活动连接。所述铁扁担端部与斜撑杆本体活动连接,可以由导向轮、导向轮基架、导向轮铰 座、弹簧铰链构成,所述铁扁担两端被夹持在上、下两导向轮之间。所述机动装置也可以由液压缸、套架、撑杆构成,所述底盘液压缸的一端与不动片 活动连接,另一端与动片活动连接;所述套架液压缸的一端与斜撑杆定位框本体活动连接, 另一端与套架活动连接,套架与撑杆活动连接,撑杆与斜撑杆活动连接。所述提升系统由辅助横梁、辅助纵梁、提升液压缸构成,提升液压缸一端与辅助横 梁连接,下端与底盘活动连接。所述行走装置由行走轮总成,夹轨器构成,所述行走装置与辅助横梁连接。本专利技术塔机的流动式基础与已有技术固定式基础相比具有如下优点所述底盘用金属材料制造多片铰接而成,因此底盘体积小、重量轻、可展平、可折叠、可回收、可运输;所 述斜撑杆伸缩段可以是液压缸,斜撑杆本体与斜撑杆定位框本体之间用万向铰连接,因此 斜撑杆可伸长、可缩短、可张开、可收拢;斜撑杆伸缩段下端与球头连接,球头与支脚连接, 支脚之间、支脚与底盘之间铰接,形成空间刚架,塔机产生的倾翻力矩由斜撑杆、支脚传递 到大地,使塔机的倾翻线外移,因此提高了塔机的整体稳定性;所述机动装置为底盘的展平 或折叠、斜撑杆的张开或收拢、底盘自动装车或卸车提供动力,保证了流动基础具有灵活的 机动性能;底盘及支脚的底部安装防滑移装置,用以平衡水平力和扭转力矩,同时为自动装 车或卸车提供支撑;辅助横梁与辅助纵梁连接,在辅助横梁上安装提升液压缸,可将整塔提 升上、下轨道,安装行走装置,可实现短距离现场转运;所述流动基础是由单个构件组装而 成,因此加工制作、拆卸、装配、维修方便;该基础可回收重复使用,可运输转移工地、且操作 方便。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为固定式塔机使用本专利技术塔机基础时的工作状态;图2为本专利技术塔机基础主视图及底盘、斜撑杆机动装置的第一种实施方式;图3为图2所示塔机基础斜撑杆收拢状态;图4为图2所示塔机基础底盘系统平面布置图;图5为图2所示塔机基础机动装置俯视图;图6为图2所示塔机基础斜撑杆定位框俯视图;图7为图2所示塔机基础摆动连杆定位框俯视图;图8为图2所示塔机基础拆除上部构件后,底盘折叠呈运输状态;图9为图2所示塔机基础铁扁担万向铰沿E-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塔机基础,它包括:斜撑杆、定位框,所述定位框与塔身基础节(34)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由不动片(1)、动片(52)构成,所述不动片(1)与动片(52)之间活动连接,在适当位置设置机动装置,所述机动装置可使动片展平或折叠、斜撑杆张开或收拢;所述底盘、支脚(12)的底部设置防滑移装置;所述底盘上安装横梁(16)、辅助横梁(43),塔身基础节安装在横梁(16)上;所述支脚(12)的安装位置远离底盘,支脚与支脚间、支脚与底盘间活动连接;所述斜撑杆一端与斜撑杆定位框本体(28)活动连接,斜撑杆另一端与支脚(12)活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塔机基础,它包括斜撑杆、定位框,所述定位框与塔身基础节(34)连接,其特 征在于所述底盘由不动片(1)、动片(52)构成,所述不动片(1)与动片(52)之间活动连 接,在适当位置设置机动装置,所述机动装置可使动片展平或折叠、斜撑杆张开或收拢;所 述底盘、支脚(1 的底部设置防滑移装置;所述底盘上安装横梁(16)、辅助横梁(43),塔身 基础节安装在横梁(16)上;所述支脚(1 的安装位置远离底盘,支脚与支脚间、支脚与底 盘间活动连接;所述斜撑杆一端与斜撑杆定位框本体08)活动连接,斜撑杆另一端与支脚(12)活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塔机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用金属材料制造。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塔机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撑杆一端与斜撑杆定位框本 体08)活动连接,可以由横向铰链(25)、万向铰接头( )、竖向铰链(XT)构成,所述横向 铰链0 使万向铰接头06)与斜撑杆本体04)活动连接,所述竖向铰链(XT)使万向铰 接头06)与铰耳(57)活动连接,铰耳(57)与斜撑杆定位框本体08)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塔机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支脚(1 的底部设置防 滑移装置,可以是锚桩(14),所述锚桩(14)上端与底盘、支脚(1 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塔机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撑杆伸缩段可以是液压缸 (20),所述液压缸00)的一端与斜撑杆本体04)连接,另一端与球头(1 连接,所述球头(13)与支脚(12)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塔机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动装置可以由液压缸、曲柄连 杆机构构成,所述液压缸(4) 一端与不动片(1)用铰链( 活动连接,另一端与曲柄(7)、摆 动连杆(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单希佳
申请(专利权)人:单希佳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0[中国|成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