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污水净化的管道通风器的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5143261 阅读:1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污水净化的管道通风器(2)的固定装置(1),以便将至少一个管道通风器(2)固定在一中心管道(3)上,使得能够从中心管道(3)将空气供给至管道通风器(2)。为了提供一用于污水净化的管道通风器(2)的安装方便的固定装置,按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定,将固定装置(1)构造成可绕中心管道(3)的圆周封闭的管道鞍形座并且具有多个铰链连接的外壳(11),其中至少一个外壳(11)具有一空气供给部分(12),通过它能够从中心管道(3)将空气供给至管道通风器(2)。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按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固定装置比传统的固定装置可显著更容易地安装和拆卸并且能够实现管道通风器的短的安装时间。(*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污水净化的管道通风器的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这样的固定装置是已知的。在一传统的方案中,将两与一中心管道垂直地向相反 安装的方向伸出的管道通风器相互经由一螺杆固定。这样的固定装置在安装上是不方便 的,要求长的安装时间并且为了安装一对管道通风器需要两个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污水净化的管道通风器的安装较方便的固 定装置,以便将至少一个管道通风器固定在一中心管道上,使得能够从中心管道将空气供 给至管道通风器。 为了达到本技术的目的,提供一种用于污水净化的管道通风器的固定装置, 以便将至少一个管道通风器固定在一中心管道上,使得能够从中心管道将空气供给至管道 通风器,其中固定装置构成为可绕中心管道的圆周封闭的管道鞍形座并且具有多个铰链连 接的外壳,其中至少一个外壳具有一空气供给部分,通过它能够从中心管道将空气供给至 管道通风器。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按照本技术的固定装置比传统的固定装置可显著更容易地安装和拆卸并且能够实现管道通风器的无与伦比的短的安装时间。 可以证明有利的是,各外壳借助于一锁紧装置可在一打开的构型与一封闭的构型之间转换。在打开的构型中各外壳能够围绕中心管道设置和从中心管道上拆卸各外壳,在封闭的构型中围绕中心管道的圆周封闭各外壳。不同于传统的固定装置代替费力的螺栓连接只操作一锁紧装置,这进一步改进本技术的固定装置的安装方便性。 可以证明有益的是,至少一个外壳具有一基本上弧形的支承部分,该支承部分可支承在中心管道的一圆周表面上,其中空气供给部分基本上径向从支承部分中突出。借此可以以径向于中心管道的最好的定位安装管道通风器。 可以证明有利的是,空气供给部分具有一定心突出部,其突出于支承部分的一支 承表面。因此可以只在按规定的安装位置封闭本技术的固定装置,从而可以大大减小 安装错误的危险。 可以证明实用的是,空气供给部分具有一进气口,经由它空气从中心管道流入空气供给部分中,其中进气口至少部分地由定心突出部包围(咖randet)。因此固定装置在安装时可以自动地定心于中心管道的各空气分配中,从而确保空气供给部分的最好的供气。 可以有利的是,空气供给部分具有一围绕定心突出部的密封圈。这样不需要在中心管道上的很小的允差的空气分配孔,因为可以远在进气口之外安装密封圈。 可以有益的是,空气供给部分具有一排气口,其构成在空气供给部分的圆周表面中。空气供给部分一方面作为凸缘用于安装一用于沿空气供给部分的轴向方向延长空气供给部分的支承管道,另一方本身用作为支承管道。 支承管道优选具有与空气供给部分相同的外径,其中支承管道和空气供给部分的 圆周表面对齐地相互过渡。在支承管道和空气供给部分的上面套上一透气的但不透水的薄 膜。薄膜在端面、亦即在排气口的两侧,例如经由各管箍相对于支承管道和空气供给部分密 封。空气沿空气供给部分的径向方向从排气口流出,并且这样最好地进入薄膜与支承管道 之间。将薄膜的透气性确定成可达到符合要求的通风结果。通过按照本技术构造的固 定装置达到,可将一任何长的管道通风器特别简单地安装和连接在空气供给部分上。 可以有利的是,空气供给部分具有一包括内壁和外壁的双壁结构。优选内壁和外 壁经由径向于内壁延伸的多个接片部分相连接。因此空气供给部分可以配备特别刚性的和 稳定的结构。优选内壁和外壁承担不同的功能。例如定心突出部和/或进气口构成在内壁 的内端上,和/或排气口构成在外壁的外端上。 可以有利的是,空气供给部分具有止回阀,以便允许流体从空气供给部分中流出 而阻止流体进入空气供给部分中。如果薄膜在工作过程中破裂或撕破,则可以阻止污水经 由损坏的薄膜进入固定装置,并从那里进入中心管道。止回阀优选构成为盘阀、平板阀或球 阀。 可以有利的是,外壳具有至少一个沿支承部分的圆周方向和/或沿空气供给部分 的圆周方向延伸的加强筋。借此固定装置可以配备一特别刚性的和稳定的结构,以便可以 毫无问题支承较长的支承管道。 可以证明有利的是,锁紧装置构成为肘杆式夹紧锁并且具有两个铰链连接的不同 长度的部分,它们与各外壳在封闭的构型中相互作用,使得其将力沿相反的方向施加到两 个不同的外壳上。通过锁紧装置可以由一人无工具地安装固定装置。 可以证明有益的是,各外壳具有相同的形状。因此可以用仅仅一个模具制造各外 壳,这显著简化外壳的制造并且有利地降低固定装置的制造成本。优选具有空气供给部分 的各外壳由塑料在同一注塑成型模具中制造成一件式的,从而它们具有相同的形状。 可以证明有利的是,空气供给部分与一个支承管道相连接,其中给空气供给部分 和支承管道套上一透气的但不透水的薄膜并且空气通过空气供给部分能够进入支承管道 与薄膜之间。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的固定装置的原理图,其中两个管道通风器通过固定装置固定在一中心管道上,而从中心管道经由固定装置将空气供给各管道通风器; 图2本技术的固定装置在封闭的构型中的剖视图; 图3图2中本技术的固定装置的正视图; 图4图2中本技术的固定装置的侧视图; 图5图2中本技术的固定装置的不同的透视图; 图6本技术的固定装置的锁紧装置的正视图; 图7图6中锁紧装置的侧视图; 图8图6中锁紧装置沿线VIII-VIII截取的剖视图; 图9图6中锁紧装置的透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图1示出本技术的固定装置1的原理图,其将一对用于污水净化的管道通风 器2固定在一中心管道3中,从而能够将空气从中心管道3供给各管道通风器2。原理图说 明了本技术的固定装置1构成为可绕中心管道3的圆周封闭的管道鞍形座并且具有多 个铰链连接的外壳11。各外壳11用仅仅一个、特别是同一个注塑成型模具制造并且具有完 全相同的形状。每一外壳11具有一基本上弧形的支承部分,其可支承在中心管道3的一圆 周表面31上并且跨越一约180°的弧长度。 一空气供给部分12基本上径向于弧形的支承 部分的曲率轴线向外延伸。通过空气供给部分12可以将空气从中心管道3供给管道通风 器2。通过一铰链5铰链连接两外壳11并且借助于锁紧装置4可在一打开的构型与一封闭 的构型之间转换,在打开的构型中可绕中心管道3设置和从其上拆卸各外壳11,在封闭的 构型中绕中心管道3的圆周封闭各外壳11。 按图1的原理图涉及固定装置1或各外壳11的封闭的构型。在封闭的构型中在 各外壳11的支承部分上的弧形支承表面111支承在中心管道3的圆周表面31上。各外壳 11的定心突出部124嵌入中心管道3的壁中的各相应的空气分配孔33中,而使每一外壳11 的空气供给部分12可与中心管道3连通。在每一外壳11的空气供给部分上安装一管道通 风器2。管道通风器2包括一支承管道21,其具有与空气供给部分12基本上相同的外径。 将支承管道21焊接在空气供给部分12的轴向端面上,使支承管道21和空气供给 部分12的圆周表面平齐地相互过渡。给支承管道21和空气供给部分12套装有一弹性的透 气的但不透水的薄膜22,其借助于一固定装置23例如一管箍固定在空气供给部分12的台 阶上,使得来自中心管道的空气经由空气供给部分12进入支承管道21与薄膜22之间。将 各外壳11相对于中心管道3这样密封,使得仅仅各管道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用于污水净化的管道通风器(2)的固定装置(1),以便将至少一个管道通风器(2)固定在一中心管道(3)上,使得能够从中心管道(3)将空气供给至管道通风器(2);其特征在于,固定装置(1)构造成能够绕中心管道(3)的圆周封闭的管道鞍形座并且具有多个铰链连接的外壳(11),其中至少一个外壳(11)具有一空气供给部分(12),通过该空气供给部分能够将空气从中心管道(3)供给至管道通风器(2)。

【技术特征摘要】
DE 2008-9-12 102008047093.7用于污水净化的管道通风器(2)的固定装置(1),以便将至少一个管道通风器(2)固定在一中心管道(3)上,使得能够从中心管道(3)将空气供给至管道通风器(2);其特征在于,固定装置(1)构造成能够绕中心管道(3)的圆周封闭的管道鞍形座并且具有多个铰链连接的外壳(11),其中至少一个外壳(11)具有一空气供给部分(12),通过该空气供给部分能够将空气从中心管道(3)供给至管道通风器(2)。2. 按照权利要求l所述的固定装置(l),其特征在于,各外壳(11)借助于锁紧装置(4) 能够在一打开的构型与一封闭的构型之间转换,在打开的构型中各外壳(11)能够围绕中 心管道(3)设置和从该中心管道上拆卸,在封闭的构型中围绕中心管道(3)的圆周封闭各 外壳(11)。3. 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外壳(11)具有一弧形 的支承部分,该支承部分能够支承在中心管道(3)的圆周表面上,其中空气供给部分(12) 径向从支承部分突出。4. 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固定装置(l),其特征在于,空气供给部分(12)具有一定心 突出部(124),该定心突出部突出于支承部分的一支承表面(111)。5. 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固定装置(l),其特征在于,空气供给部分(12)具有一进 气口 (121),经由该进气口,空气从中心管道(3)流入空气供给部分(12)中,其中进气口(121) 至少部分地由定心突出部(124)包围。6. 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固定装置(l),其特征在于,空气供给部分(12)具有一围绕 定心突出部(124)的密封圈(113)。7. 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固定装置(l),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C肯普夫尔G卡尼亚R亨德尔HR武尔姆
申请(专利权)人:雷奥两合股份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DE[德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