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重庆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在市政管网系统中实现初期雨水截流的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5134355 阅读:5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在市政雨水管网系统中截流初期雨水的方法及装置。该方法以各个雨水口汇水面积的初期截流雨水为对象,通过在雨水口两侧增设浮球控制室和主弃流室。当降雨径流形成时,利用两室与雨水检查井在竖向标高上的差异,实现污染严重的初期地表化学径流定量截流至市政污水管网。主弃流室初期雨水进口处安装浮球控制阀,由浮球控制室浮球水位控制其启闭,弃流出水就近排入市政污水检查井。弃流量可通过浮球控制室的有效容积和浮球水位控制阀的启闭实现。本发明专利技术将初期雨水截流与市政管网系统中雨水口、检查井等截流装置一体化设置,在实际降雨的各种的工况中能有效地实现初期污染雨水的截流控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初期雨水污染控制
,具体涉及一种在市政管网系统中分汇水 面积实现初期雨水截流的方法与技术设施。
技术介绍
雨水径流污染属于非点源污染。研究表明,在一场降雨过程中,占总径流量20 %的 初期径流,冲刷排放了径流排污量的80%。初期雨水径流中携带了大量的有机物、氮、磷等 污染物,成为城市水体的直接威胁。据调查,许多地区初期雨水的污染物指标范围与最高值 已远远高于典型城市生活污水。在国外一些工业与生活点源得到有效控制的城市,有机污 染负荷的40%、0%来自于城市雨水径流。对我国城市而言,初步的保守估算,在城市雨污 水收集、处理系统尚未建设完善的情况下,城区雨水径流污染占水体污染负荷的比例约在 10%左右;随着城市发展过程中对点源污染治理的逐步重视,作为面源的雨水径流,其污染 负荷的比例还会逐步上升。随着城镇建设的加速发展,城市大气污染程度与道路路面硬化 率不断增加,初期雨水形成的地表化学径流污染日益严重,初期雨水径流已成为城市水环 境污染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进行城市初期雨水的截流,收集至城市污水厂进行集中处理 是十分必要的。目前,在一些大中型城市的规划设计中,已经开始实施或考虑初期雨水径流的收 集处理。由于道路初期雨水的污染最为严重,道路初期雨水的分流问题尤为重要,因此,如 何把初期雨水截流到生活污水管网成为普遍关注的问题。现有的研究和实例主要集中在排 水系统为合流制或截流制的系统,主要包括截流倍数、截流管径的确定,溢流井的构型、截 流和调蓄的结合优化等。对于雨污分流制排水体制的市政管网系统,初期雨水截流的相关 研究成果较为缺乏。随着对初期雨水危害认识的不断深入,人们提出了各种对初期雨水进行截流的方 法。但是,降雨过程的随机性和非连续性导致了雨水管网系统在运行过程中的水力条件、 实际工况等都与设计条件存在很大差异,进而对初期雨水截留工程的具体实施造成很大困 难。目前,路面初期雨水径流一般采用修建雨水弃流池或者电动控制阀控制的截留井进行 截留并送至城市污水厂。初期雨水弃流装置包括容积法弃流装置,小管弃流装置等。容积法 弃流装置适用于小汇水面积的径流雨水,初期雨水径流首先进入弃流池,充满雨水后,从设 置的高水位出水管溢流入雨水管网,弃流池初期雨水截流入污水厂。容积法弃流控制具有 简单易行、控制量准确稳定、效果好的特点,但汇水面积较大时需要较大的池容,导致造价 提高。由于弃流池存在占地面积较大和景观不佳等问题,该技术措施在用地紧张的城市区 域受到一定限制。小管弃流是在雨水输送途中设置小管径的管道来弃流初期污染严重的小 流量径流。在雨水流量足够大时,雨水越过弃流管向下游输送,对于管道系统可以利用检查 井设置小管弃流。该系统的优点是易于实施、建设实施费用低,但该法最大的缺陷是在整个 降雨径流过程中弃流管一直处于弃流状态,弃流量难以定量控制且对污水厂水量造成较大 冲击负荷,污染控制效果不稳定。而在道路市政管网系统中大规模装设人工控制电动阀,进行不同暴雨强度下,不同降雨时间弃流量的控制,实施应用的难度较大,运行管理不方便, 可行性较差综上,各种道路初期雨水截流控制技术都在不同程度上具有一定截流初期雨水径 流效果,但这些技术仍然存在以下几个尤为突出的共性问题。(1)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不同降 雨强度条件下,对初期雨水有效的定量截流;(2)与现有市政管网系统的衔接、匹配性差; (3)运行管理难度较大,缺乏实施可行性等。因此,如何从具体情况,立足于城市市政分流制 管网系统中雨、污水的收集和输送,从管网系统截流溢流优化设计的角度,探索在雨水管网 系统中截留初期雨水的实用技术措施,科学有效地实现雨水管网系统中初期雨水的截流, 是节能减排以及雨水调蓄利用的重要研究方向,具有显著的现实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主要针对现有道路初期雨水截流技术的局限,从城市雨水管网系统截流溢 流优化设计的角度,基于对雨水排水系统实际工况分析,在进行初期雨水截流控制量的分 析确定的前提下,提出一种在分流制排水管网系统中,在不同降雨强度条件下能自动、定量 截流初期雨水的方法与装置。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在市政雨水管网系统中截流初期雨水的方法,其技术关键在于与 市政管网系统中的雨水口、雨水检查井、污水检查井等衔接联合,以各个雨水口汇水面积的 初期雨水收集、截流为对象,能够在实际降雨工况下自动地实现污染初期雨水定量截流。截流装置包括浮球控制室和主弃流室,设置在分流制排水系统中雨水口的两侧, 通过进水管A和弃流管B将雨水口分别与两个室连通。弃流管B进入主弃流室的进口处安 装浮球控制阀,由浮球控制室的浮球设计水位控制其启闭,弃流出水直接就近通过污水检 查井,排入污水管网系统。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初期雨水截流方法中,初始工况浮球控制室和主弃流室为排空状 态,浮球控制阀开启。降雨径流形成后,雨水首先通过雨水口及A、B连接管同时进入浮球控 制室和主弃流室,初期污染严重的雨水经由主弃流室,直接被截流至市政污水管网,输送至 城市污水处理厂。随着降雨过程的持续,浮球控制室中的浮球阀上升至设计高度,触发主弃 流室的浮球控制阀关闭切断初期雨水的弃流。此后污染程度小的后期洁净雨水通过雨水连 接管C进入雨水检查井后,通过市政雨水管网排至地表水体。降雨结束后,浮球控制室的少 量雨水通过排空管D缓慢排至雨水检查井,浮球控制室水位下降,主弃流室浮球控制阀门 开启,两室恢复初始工况。本专利技术的优点(1)本专利技术基于分流制排水管网系统,将初期雨水截流设施与市政管网系统中雨水口、 检查井等截流装置一体化衔接设置,只需对现有雨水管道系统进行改造,在雨水口(6)下部 建设相应的截流装置。对新建的市政雨水管网,本方法和装置可成套使用。(2)可根据不同区域暴雨强度,通过选择初期雨水的设计降雨历时,进行浮球控制 室水位的合理计算,在确保不超过城市污水厂水量冲击负荷的前提下,定量、自动地截流污 染严重的初期雨水至污水管网系统。(3)本方法和装置建设实施的可行性良好,运行管理简单,易于自动控制,在实际 降雨的各种工况中能有效地实现初期污染雨水的截流控制。附图说明图1为市政管网系统初期雨水截流方法示意图。图2为市政管网系统初期雨水截流装置的平面示意图。图3是图2的I-I剖面图(即浮球控制室1的剖面图)。图4是图2的II - II剖面图(即主弃流室2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参见图2、图3和图4,截流装置是在分流制排水系统中雨水口 6的两侧分别设置 浮球控制室1和主弃流室2,通过浮球控制室进水管A和弃流管B将雨水口 6分别与浮球控 制室1和主弃流室2连通。同时在弃流管B进入主弃流室2的进口处安装浮球控制阀3,在 浮球控制室1内设置浮球7,该浮球可在水浮力及自身重力的共同作用下上下循环往复运 动;在浮球控制室1设置碰触式开关,由浮球7设计水位控制浮球控制阀3的启闭。在浮球 7浮至设计水位时,关闭浮球控制阀3,在低于设计水位时打开控制阀3。将主弃流室2底部 设置弃流出水口,通过污水连接管E和污水检查井8与污水管网系统连接,将初期污染严重 的雨水就近排入污水管网系统。其中,主弃流室2的弃流管B的竖向标高低于雨水口旁的 雨水检查井连接管C的竖向标高0. Im0在浮球控制室1的底部设计排空管D与雨水检查井 连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在市政雨水管网系统中截流初期雨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是在分流制排水系统中雨水口(6)的两侧分别设置浮球控制室(1)和主弃流室(2),通过浮球控制室进水管A和弃流管B将雨水口(6)分别与浮球控制室(1)和主弃流室(2)连通;在弃流管B进入主弃流室(2)的进口处安装浮球控制阀(3),在浮球控制室(1)内设置浮球(7),由浮球(7)设计水位控制浮球控制阀(3)的启闭,在浮球(7)浮至设计水位时,关闭浮球控制阀(3),在低于设计水位时打开控制阀(3);将主弃流室(2)底部通过污水连接管E与污水管网系统,将初期污染严重的雨水就近排入污水管网系统;其中,主弃流室(2)的弃流管B的竖向标高低于雨水口旁的雨水检查井连接管C的竖向标高;在浮球控制室(1)的底部设计排空管D与雨水检查井连通;  在初始工况,两室为排空状态,浮球控制阀开启,降雨径流形成后,雨水首先通过雨水口(6)及浮球控制室进水管A和弃流管B同时进入浮球控制室(1)和主弃流室(2),初期污染严重的雨水经由主弃流室(2),直接被截流至市政污水管网系统,输送至城市污水处理厂;随着降雨过程的持续,浮球控制室(1)中的浮球阀上升至设计高度,触发主弃流室(2)的浮球控制阀(3)关闭切断初期雨水的弃流;此后污染程度小的后期洁净雨水通过雨水连接管C进入雨水检查井后,通过市政雨水管网排至地表水体;降雨结束后,浮球控制室(1)的少量雨水通过排空管D缓慢排至雨水检查井(4),浮球控制室(1)水位下降,主弃流室(2)浮球控制阀门开启,浮球控制室(1)和主弃流室(2)恢复初始工况。...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在市政雨水管网系统中截流初期雨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是在分流制排水系统中雨水口(6)的两侧分别设置浮球控制室(1)和主弃流室(2),通过浮球控制室进水管A和弃流管B将雨水口(6)分别与浮球控制室(1)和主弃流室(2)连通;在弃流管B进入主弃流室(2)的进口处安装浮球控制阀(3),在浮球控制室(1)内设置浮球(7),由浮球(7)设计水位控制浮球控制阀(3)的启闭,在浮球(7)浮至设计水位时,关闭浮球控制阀(3),在低于设计水位时打开控制阀(3);将主弃流室(2)底部通过污水连接管E与污水管网系统,将初期污染严重的雨水就近排入污水管网系统;其中,主弃流室(2)的弃流管B的竖向标高低于雨水口旁的雨水检查井连接管C的竖向标高;在浮球控制室(1)的底部设计排空管D与雨水检查井连通;在初始工况,两室为排空状态,浮球控制阀开启,降雨径流形成后,雨水首先通过雨水口(6)及浮球控制室进水管A和弃流管B同时进入浮球控制室(1)和主弃流室(2),初期污染严重的雨水经由主弃流室(2),直接被截流至市政污水管网系统,输送至城市污水处理厂;随着降雨过程的持续,浮球控制室(1)中的浮球阀上升至设计高度,触发主弃流室(2)的浮球控制阀(3)关闭切断初期雨水的弃流;此后污染程度小的后期洁净雨水通过雨水连接管C进入雨水检查井后,通过市政雨水管网排至地表水体;降雨结束后,浮球控制室(1)的少量雨水通过排空管D缓慢排至雨水检查井(4),浮球控制室(1)水位下降,主弃流室(2)浮球控制阀门开启,浮球控制室(1)和主弃流室(2)恢复初始工况。2.一种在市政雨水管网系统中截流初期雨水的截流装置,所述截流装置包括一个浮球 控制室(1)和一个主弃流室(2),它们分别设置在在分流制排水系统中雨水口(6)的两侧, 所述浮球控制室(1)和主弃流室(2)分别通过浮球控制室进水管A和弃流管B与雨水口(6) 连通;在弃流管B进入主弃流室(2 )的进口处安装浮球控制阀(3 ),在浮球控制室(1)内设 置浮球(7),由浮球控制浮球控制阀(3)的启闭,在浮球(7)浮至设计水位时,关闭浮球控制 阀(3),在低于设计水位时打开控制阀(3);所述主弃流室(2)底部通过污水连接管E与污水 管网系统连通,将初期污染严重的雨水就近排入污水管网系统;其中,所述主弃流室(2)的 弃流管B的竖向标高低于雨水口旁的雨水检查井连接管C的竖向标高;在所述浮球控制室 (1)的底部设计排空管D与雨水检查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晓毅李胜海郭俊杰徐瑞华胡碧波李佳谢恩朱虹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5[中国|重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