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立匡专利>正文

自动上钩钓鱼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1299 阅读:5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自动上钩钓鱼器,钓鱼线[1]上有弹力回拉机构,弹力回拉机构的筒体[2]内设有鱼饵放置腔[7]和弹力件[6]、导向件[5],弹力件[6]、导向件[5]的方向与筒体[2]的轴向相同,弹力件[6]与导向件[5]相配合,筒体[2]上开设有若干个通孔[3],弹力回拉机构与钓鱼线[1]连为一体。其设计合理,可自动回弹钩住鱼儿,整个钓鱼过程轻松自然,大大提高钓鱼效率。(*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Automatic fishing device

An automatic device for fishing bait, fishing line 1 on the elastic pull back mechanism, the elastic cylinder pull back mechanism 2 is arranged in the bait placing cavity 7 and elastic piece 6 and guide 5, axial elastic piece 6 and guide 5 direction the cylinder body and the 2 is the same, is matched with the elastic piece 6 and guide 5, cylinder 2 i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through holes 3, elastic pull back mechanism and the fishing line 1 together.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that the design is reasonable, the utility model can automatically rebound and hook the fish, the fishing process is easy and natural, and the fishing efficiency is greatly improv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钓具,特别是一种具有诱鱼功能的自动回拉上钩钓鱼器。
技术介绍
现有的钓鱼器一般包括钓鱼竿、钓鱼线、鱼钩以及钓鱼线的控制机构,有些在钓鱼线上还装有浮标。垂钓时,将鱼饵穿插于鱼钩上,然后把鱼钩抛进水中,两手分别控制钓鱼竿和钓鱼线的控制机构,当钓鱼竿或浮标有动静,比如有被拉动的迹象时,可能是鱼儿已上钩,此时通过钓鱼线的控制机构,将鱼通过钓鱼线缓慢收起,完成钓鱼过程。但使用现有的钓鱼器存在如下缺点首先是钓鱼者的精神要高度集中,造成心态过于紧张。钓鱼时,鱼儿是否已上钩,要通过观察钓鱼竿或浮标是否有被拉动的迹象,当将鱼钩抛入水中开始就要守在原地,寸步不离,紧紧盯住钓鱼竿或浮标,稍不留意,鱼儿就有可能溜走。这是因为大多数鱼儿觅到食物后,一般就要游走,当感觉到是硬物如鱼钩或有东西拽住后,就要吐出来,因此钓鱼者的心神时刻都处于紧张状态。其次是仅仅便于白天钓鱼。根据经验,多种鱼儿在夜间觅食比白天活跃,因此不少钓鱼爱好者喜欢在夜间钓鱼,但由于要观察钓鱼竿或浮标,才知道是否鱼儿已上钩,受现有钓鱼工具限制,夜间钓鱼就非常麻烦。另外是钓鱼效率比较低。除了上述情况会造成钓鱼效率比较低外,鱼饵量少,也会影响钓鱼效率。而现有的钓鱼器,只是靠鱼钩上少量鱼饵散发出来的味道引诱鱼儿,因此在鱼儿比较少的区域,很难将鱼儿引诱来,造成钓鱼效率比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而提供一种钓鱼过程轻松、便于日夜使用、并且钓鱼效率比较高的自动回拉上钩钓鱼器。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如下技术措施来实现本钓鱼器包括钓鱼竿、钓鱼线、鱼钩以及钓鱼线的控制机构,在钓鱼线上设有弹力回拉机构,弹力回拉机构有筒体,筒体内设有鱼饵放置腔和弹力件、导向件,弹力件、导向件的方向与筒体的轴向相同,弹力件与导向件相配合,筒体开设有若干个通孔,以利于散发鱼饵味道,弹力回拉机构中的弹力件两端分别与钓鱼线联接,与钓鱼线连为一体。鱼饵放置腔里设有穿引鱼饵的线钩,以固定鱼饵。本技术设计合理,利用钓鱼线上设置的弹力回拉机构的弹力作用,使鱼儿在拉动鱼钩向外游走时,可自动回弹钩住鱼儿,不必观察钓鱼竿或浮标,因而钓鱼者在钓鱼时可离开兼顾其它,只要定时将钓鱼线收起则可,因此整个钓鱼过程轻松自然。鱼饵放置腔可将大量的鱼饵放置其内,当将本弹力回拉机构和鱼钩一起抛入水中时,其散发出来的味道大、比较强烈,可将更多的鱼儿引诱来,大大提高钓鱼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本钓鱼器包括钓鱼竿、钓鱼线[1]、鱼钩[9]以及钓鱼线的控制机构,在钓鱼线[1]上设有弹力回拉机构,弹力回拉机构包括筒体[2]、弹力件[6],弹力件[6]为弹簧,也可采用橡皮筋,弹力件[6]装设在筒体[2]内,筒体[2]上端口设有横杆[10],弹力件[6]上端固定横杆[10]上,横杆[10]、弹力件[6]的下端分别与钓鱼线连接,将钓鱼线连为一体。其中带有鱼钩[9]的一段钓鱼线其长度约为80cm。在弹力件[6]和筒体[2]之间设有弹力件的导向件[5],导向件[5]上端固定在横杆[10]上,另一端由定位杆[8]定位,筒体[2]和导向件[5]之间形成鱼饵放置腔[7],在筒体[2]上开有若干个通孔[3]。为便于放置鱼饵,在鱼饵放置腔[7]里设有一条穿引鱼饵的线钩[4],线钩[4]也可为二条或更多,该线钩[4]一端联接在横杆[10]上,另一端伸出内腔[7]外。线钩[4]采用铜线制成,其与横杆[10]联接最好采用活接式,便于取出和装上。使用时,先将鱼饵穿引在鱼钩[9]和通过线钩[4]放置在鱼饵放置腔[7]内,再将鱼钩[9]和弹力回拉机构抛入水中,利用弹力回拉机构内的鱼饵和鱼钩[9]上的鱼饵散发出来的味道,将鱼儿引诱来。当鱼儿在拉动鱼钩向外游走时,弹力件[6]被拉长,其弹力作用可自动回弹钩住鱼儿,钓鱼者不用观察钓鱼竿或浮标是否有被拉动的迹象,只要定时将钓鱼线收起则可,整个钓鱼过程轻松自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动回拉上钩钓鱼器,包括钓鱼竿、钓鱼线[1]、鱼钩[9]以及钓鱼线的控制机构,其特征是在钓鱼线[1]上设有弹力回拉机构,弹力回拉机构的筒体[2]内设有鱼饵放置腔[7]和弹力件[6]、导向件[5],弹力件[6]、导向件[5]的方向与筒体[2]的轴向相同,弹力件[6]与导向件[5]相配合,筒体[2]上开设有若干个通孔[3],弹力回拉机构中的弹力件[6]两端分别与钓鱼线[1]联接,与钓鱼线[1]连为一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回拉上钩钓鱼器,包括钓鱼竿、钓鱼线[1]、鱼钩[9]以及钓鱼线的控制机构,其特征是在钓鱼线[1]上设有弹力回拉机构,弹力回拉机构的筒体[2]内设有鱼饵放置腔[7]和弹力件[6]、导向件[5],弹力件[6]、导向件[5]的方向与筒体[2]的轴向相同,弹力件[6]与导向件[5]相配合,筒体[2]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立匡
申请(专利权)人:李立匡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