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肖又松专利>正文

一种铰链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122585 阅读:2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铰链,包括在第一铰接处铰接形成支点的铰座和铰接臂,在铰座上设置有与铰接臂活动铰接的第二铰接处,在第二铰接处还铰接有托臂的第一端,该托臂的另一端与支架臂的第一端在铰座的第三铰接处活动铰接,所述的支架臂的第一端处设置有从支架臂延伸得到的挡片,在挡片与第三铰接处之间的支架臂上套设有弹簧,弹簧的外径小于挡片的最大直径,且所述的第三铰接处旁边设置有外径大于弹簧外径的第一个弹簧垫片;与现有技术相比,安装方便,使用可靠,不易变形;同时回位时平缓噪音也很小。(*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铰链,尤其是涉及一种电器类门体的连接铰链。
技术介绍
对于使用在电器类门体结构使得门体可以开和合的铰链,一般来说,需要承受多次的推与关,需要按照门体开合的角度或者行程轨迹设置铰链的配合轨道的极限位置;同时,也需要保证门体开合时的安全度;或者是适用于特定的电器时,要保持门体与电器之间的密切贴合度等;同时还要满足商业成本合理的要求。 —般来说,铰链的结构都包括有铰接的铰座与铰接臂,以及一配合弹簧,通过弹簧的压縮或者拉伸来实现铰链的旋转角度,从而带动门体的开合。如US20030172920中所提及的一种铰链,主要使用在电烤箱类器械上,通过连接于门体上的手柄绕绞轴的旋转,扳动铰接臂,带动弹性臂再压縮弹簧,待外力消除之后,得以实现在门体打开之后通过弹簧的回复而将门体自动关闭,但是该专利的铰座由多个片状的半框体配合而成,结构复杂,受力点集中,容易产生变形,且将此铰链拉开的力气较大,回位时噪音也较大。另外美国专利号为US6637318公开文本中所提及的另一种铰链,没置有一个可调的末端铰接臂,使得弹簧、铰座以及铰接臂、弹性臂之间的安装方便,但是却增加了安装的程序,同时,这种铰链同样也是多个片状的半框体配合形成铰座,同样容易产生变形。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目的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使用可靠不易变形,加工装配方便简单的铰链。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下述技术方案 这种铰链,包括在第一铰接处铰接形成支点的铰座和铰接臂,在铰座上设置有与铰接臂活动铰接的第二铰接处,在第二铰接处还铰接有托臂的第一端,该托臂的另一端与支架臂的第一端在铰座的第三铰接处活动铰接,所述的支架臂的第一端处设置有从支架臂延伸得到的挡片,在挡片与第三铰接处之间的支架臂上套设有弹簧,弹簧的外径小于挡片的最大直径,且所述的第三铰接处设置有外径大于弹簧外径的第一个弹簧垫片。 所述的挡片与弹簧之间的支架臂上设置有与第一个弹簧垫片对称的第二个弹簧垫片。 所述的第一、第二个弹簧垫片中心有孔,通过中心孔套设于支架臂上,且该弹簧垫片的四周设置有延伸出来与中心孔面垂直的支脚,支脚部分卡在弹簧外径上;且所述的托臂两侧各有一根。 所述的铰座包括座架和与座架垂直设置的铰架,所述的第二铰接处和第三铰接处设置于铰架上;铰架的一端延伸套设于弹簧中且与支架臂平行设置;与铰架垂直且与铰座面平行另设置有一卡定面,该卡定面的末端处抵接第一个弹簧垫片。 所述的铰接臂与铰座之间还设置有一弹性垫片,该弹性垫片具有与铰接臂配合设置的相互垂直相交的连接面和限位面,所述的第一铰接处和第二铰接处都位于连接面上,限位面与连接面的垂直朝向方向与座架和铰架的垂直朝向方向一致。 所述的第一铰接处通过铰接铆钉铰接。 所述的第二铰接处、第三铰接处通过管状铆钉铰接。 所述的第二铰接处的第一轨道是弧形,铰接臂沿着该第一轨道的两个极限位置之间的角度是从0度到90度。 所述的第三铰接处的第二轨道是条状,对应弹簧在该第三轨道中的两个极限位置分别是预装状态和压縮状态。 所述的第二轨道包括条状段和与该条状相连相交的将支架臂定位的回旋段,回旋段朝向弹簧一端,即该回旋段的末端近弹簧。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从而该技术具有下述有益效果 1.由于铰座是一体成形,与铰接臂以及支架臂和托臂之间通过铰接方式连接,安装方便,且不容易变形; 2.有托臂与支架臂的配合设置,能够使得在开启时所需的力气较小,回位时平缓噪音也很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铰链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铰链图1中支架臂的示意图。 图3为本技术铰链图1中弹簧垫片的示意图。 图4为本技术铰链图1中铰座的示意图。 图5为本技术铰链图1中弹性垫片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出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这种铰链,包括在第一铰接处1铰接形成支点的铰座2和铰接臂3,在铰座上设置有与铰接臂活动铰接的第二铰接处4,在第二铰接处还铰接有托臂5的第一端,该托臂的另一端与支架臂6的第一端在铰座的第三铰接处7活动铰接,该托臂设置于铰座的侧面,两侧各有一根;如图2所示,所述的支架臂6的第一端处设置有从支架臂延伸得到的挡片62,在挡片与第三铰接处之间的支架臂上套设有弹簧8,弹簧的外径小于挡片的最大直径,从而可以防止弹簧从支架臂上滑脱;且所述的第三铰接处设置有外径大于弹簧外径的第一个弹簧垫片9 ;以及在所述的挡片与弹簧之间的支架臂上设置有与第一个弹簧垫片对称的第二个弹簧垫片;如图3所示,该第一、第二个弹簧垫片中心有孔,通过中心孔92套设于支架臂上,且该弹簧垫片的四周设置有延伸出来与中心孔面垂直的支脚94,支脚部分卡在弹簧外径上,同样也是防止限定弹簧从支架臂上滑脱。 具体来说,如图4所示,所述的铰座2包括座架22和与座架垂直设置的铰架24,所述的第二铰接处和第三铰接处设置于铰架上;铰架的一端延伸套设于弹簧中且与支架臂平行设置;与铰架垂直且与铰座面平行另设置有一卡定面26,该卡定面的末端处抵接第一个弹簧垫片9。 如图5所示,在所述的铰接臂与铰座之间还设置有一弹性垫片IO,该弹性垫片具有与铰接臂配合设置的相互垂直相交的连接面102和限位面104,所述的第一铰接处和第二铰接处都位于连接面上,限位面与连接面的垂直朝向方向与座架和铰架的垂直朝向方向一致,如当铰座上的座架设置于绞架右侧时,相应的限位面也位于连接面的右侧。 进一步来说,所述的第一铰接处通过铰接铆钉11铰接。 所述的第二铰接处、第三铰接处通过管状铆钉12、 13铰接。 所述的第二铰接处的第一轨道14是弧形,铰接臂沿着该第一轨道的两个极限位置之间的角度是从0度到90度。 所述的第三铰接处的第二轨道16是条状,对应弹簧在该第三轨道中的两个极限位置分别是预装状态和压縮状态。 当该铰链用于具体的电器门体连接时,一般来说,铰座的座架是用于固定连接于电器内侧某部件上,而铰接臂的另一端将与门体开启部分连接。 在使用的时候,铰链可以成对使用,当铰座上的座架设置于绞架右侧时,这时,铰链设置于门体的右侧;反之则是设置于门体的左侧。 当开启门体的时候,即是铰接臂被扳动,绕第一连接处可旋转90度,在该旋转过程中,铰接臂带动管状铆钉沿着第一轨道运行,同时该铰接臂的运动通过第二铰接处带动托臂的一端运动,同时,通过托臂的另一端在第三铰接处的第二轨道中直线运动,由于在第三铰接处同时还铰接有支架臂,从而此时支架臂也作直线运动,通过挡片、第一个弹簧垫片压縮弹簧;若解除铰接臂的施力之后,则会在压縮弹簧回复自由的弹簧力作用下,将铰接臂回位至原状态,实现门体的自动关闭。 相对于现有技术来说,由于座架是一体成型设置,安装方便,且多次使用之后不容易变形,同时,由于有托臂与支架臂的配合设置,能够使得在开启时所需的力气较小,回位时平缓噪音也很小。 当然该技术还可以是所述的第二轨道包括条状段和与该条状相连相交的将支架臂定位的回旋段,回旋段朝向弹簧一端,即该回旋段的末端近弹簧,从而可以在回旋段处时使得铰接臂可以固定在这一角度位置,保持门体的开启角度;回位时,只需向前再稍微扳动门体,即可自动回位,也应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铰链,包括在第一铰接处铰接形成支点的铰座和铰接臂,其特征在于:在铰座上设置有与铰接臂活动铰接的第二铰接处,在第二铰接处还铰接有托臂的第一端,该托臂的另一端与支架臂的第一端在铰座的第三铰接处活动铰接,所述的支架臂的第一端处设置有从支架臂延伸得到的挡片,在挡片与第三铰接处之间的支架臂上套设有弹簧,弹簧的外径小于挡片的最大直径,且所述的第三铰接处旁边设置有外径大于弹簧外径的第一个弹簧垫片。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铰链,包括在第一铰接处铰接形成支点的铰座和铰接臂,其特征在于在铰座上设置有与铰接臂活动铰接的第二铰接处,在第二铰接处还铰接有托臂的第一端,该托臂的另一端与支架臂的第一端在铰座的第三铰接处活动铰接,所述的支架臂的第一端处设置有从支架臂延伸得到的挡片,在挡片与第三铰接处之间的支架臂上套设有弹簧,弹簧的外径小于挡片的最大直径,且所述的第三铰接处旁边设置有外径大于弹簧外径的第一个弹簧垫片。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挡片与弹簧之间的支架臂上设置有与第一个弹簧垫片对称的第二个弹簧垫片。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第二个弹簧垫片中心有孔,通过中心孔套设于支架臂上,且该弹簧垫片的四周设置有延伸出来与中心孔面垂直的支脚,支脚部分卡在弹簧外径上;且所述的托臂两侧各有一根。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铰座包括座架和与座架垂直设置的铰架,所述的第二铰接处和第三铰接处设置于铰架上;铰架的一端延伸套设于弹簧中且与支架臂平行设置;与铰架垂直且与铰座面平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又松袁成亮邱恒焰
申请(专利权)人:肖又松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