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许伟唐专利>正文

夹具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116446 阅读:1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夹具结构,包括有一主体、一传动马达组及三夹持轴,其特征在于:该主体包括有左板体与右板体,利用多支横杆将左板体及右板体连结在一起;该传动马达组,其传动皮带与第一夹持轴相连接并据以传动之;三夹持轴,该第一夹持轴利用传动马达的驱动而可达到转动,该第二夹持轴,利用控制组可调整其与第一夹持轴间的宽度,该第三夹持轴,利用调整组除可调整其与第一夹持轴及第二夹持轴间的宽度外,还可达到有效夹持物体的功效,由此结构特征,仅需一组夹具即可适用于不同尺寸的夹持物体而使夹具的制作数量可被大幅降低而有效降低物品制造成本外,还能增进物品制作过程中的夹持度而有效降低不良品的产生。(*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隶属于一种夹具的结构的
,其专利技术特点是在令一夹具可同时适用于不同尺寸的被夹持物以有效降低夹具的制作数量外,同时达到增进物品的被夹持力以提高物品制作良率。
技术介绍
按,产业界夹具的运用主要是源自于为了便于在物品的侧面进行雕刻或加工所产生的辅助工具,现有的夹具结构,如中国台湾专利权号第M295569号所述,利用杆体、固定夹体、活动夹体、作动件、弹性件、按钮及驱动把手等构件所构成的夹具结构进行夹持与调整而进行夹持物的加工,然此种结构的夹具,在夹持过程中常因夹持力不足而易有夹持物掉落的情况产生,且当夹持物加工方向要变化时,往往要将夹持物取下转换方向后再重新夹持调整,相当的麻烦。 另外,还有另 一种夹具结构如中国台湾专利权第M282780号所述,利用本体、压缸、凸轮、滑块及夹头构成的结构来进行夹持物的夹持,较之前M295569的结构虽然有夹持利的增进,但其夹头必需针对欲加工的夹持物尺寸及形状予以个别订制,不仅会造成制造成本的增加外,此结构亦有当夹持物的加工方向要变更时需要将夹持物取下再重新进行方向调整的困扰,也是一种相当麻烦的夹具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缺失,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揭示一能适用于不同尺寸、形状且能自动转换加工方向的夹具结构,期能嘉惠加工业。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夹具结构, 一种夹具结构,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有 —主体,包括有左板体、右板体及多支横杆,该左板体上形成有一 n状沟槽,利用螺栓将横杆螺设于左板体及右板体之间而形成主体的基本形态,且在左板片上适当位置处分别设有第一轴承孔、第二轴承孔及调整孔; —传动马达,包括有马达、连接板、皮带、第一传动轮及第二传动轮,据以有效驱动一第一夹持轴转动; 第一夹持轴,包括有轴杆、轴心、驱动体及轴承,据以令夹持物转动以达到自动调整加工或雕刻方向; 第二夹持轴,包括有滑动杆、轴承、轴杆、轴心及夹持片; 控制组,位于左板片的n状沟槽内,利用一游戏杆的前后移动及转动可调整并固定第二夹持轴位于左板片上的位置。第三夹持轴,包括有轴承、轴杆、轴心及夹持片,位于第二夹持轴的下侧方; 调整组,包括有固定杆、横杆、弹性体、轴承及栓子,利用弹性体具有弹利回复的特性而能达到顺应夹持物的直径与宽度来自动调整第三夹持轴与第一夹持轴及第二夹持轴间的距离并达到紧密夹持的功效。 本专利技术的功效在于,主要由传动马达、控制组、夹持轴及调整组的结构,并利用调整组的弹力回复的原理形成夹持轴间具有调整宽度及加强夹持力的功效,除了能达到利用一组夹具即可适用于各种尺寸的夹持物的加工或雕刻,有效降低物品制造成本外,更因夹持力的增进而有效提高产品的良率。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组合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使用状态组合剖面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使用状态另一组合剖面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较佳实施例立体组合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较佳实施例使用状态立体组合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主体1左板体11右板体12横杆13n状沟槽113螺孔111U21 螺栓112、122第一轴承孔114第二轴承孔115调整孔116传动马达2马达21连接板22皮带23第一传动轮24第二传动轮25螺栓211第一夹持轴3轴杆31轴心32驱动体333轴承34环状沟槽311第二夹持轴4滑动杆41轴承42轴杆43轴心44夹持片45凸柱411第三夹持轴5轴承51轴杆52轴心53夹持片54控制组6垫片61螺帽62横垫片63游戏杆64 调整组7 横杆72 轴承74固定杆71弹性体73栓子75 孔洞711 夹持物8 凹状辅助体9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原理和工作原理作具体的描述 本专利技术为一种夹具结构,请参阅图1至图4的所示,有一主体l,该主体1包括有左板体11、右板体12及多支横杆13,该左板体11上形成有一n状沟槽113,在左板体11及右板体12上适当位置处贯穿设有螺孔111、121,利用螺栓112、122即能将该横杆13螺合于左板体11及右板体12间,且在左板片11上适当位置处分别设有第一轴承孔114、第二轴承孔115及调整孔116,如此而形成主体1的基本构造; 有一传动马达2,主要包括有马达21、连接板22、皮带23、第一传动轮24及第二传动轮25,其中,该连接板22介于左板片11及马达21之间,利用螺栓211而能将马达21与左板片11锁合在一起,并借由第一传动轮24带动皮带23转动而连带带动第二传动轮25的转动,而能有效驱动第一夹持轴3的转动; 该第一夹持轴3,包括有轴杆31、轴心32、驱动体33及轴承34,其中,该轴心32置于轴杆31的内部,一端与轴承34相连接并置于第一轴承孔114中而可固设于左板片ll之上并与第二传动轮25相连接,借由第二传动轮25的转动来带动轴承34的转动而使得轴心32也会跟着转动,由于轴心置于轴杆31的内部,亦会带动轴杆31跟着转动,且在轴杆31的表面等距设有环状沟槽311,该环状沟槽311可供驱动体33放置,该驱动体33由具高摩擦系数的材质所制成,如橡胶,借以可有效带动夹持物8的转动。 该第二夹持轴4,包括有滑动杆41、轴承42、轴杆43、轴心44及夹持片45,其中,该轴心44置于轴杆43的内部且两端连接有轴承42,且借由夹持片45使轴心44及轴杆43不会分离,轴杆43 —端的轴承42与滑动杆41相连接,由滑动杆41 一端的凸柱411可贯穿置于左板片11的调整孔116上并与控制组6连接在一起,而能达到可前后移动第二夹持轴4的功能以调整第一夹持轴3及第二夹持轴4间的宽度。 该控制组6,包括有垫片61、螺帽62、横垫片63及游戏杆64,该游戏杆64穿过横垫片63后与螺帽62枢设在一起,该螺帽62与垫片61同为第二夹持轴4的滑动杆41的凸柱411所穿透而置于左板片11的n状沟槽113内,并可由该滑动杆41的前后移动连带使控制组6于左板片11的n形沟槽113内前后滑动,且由游戏杆64的前后移动可带动螺帽63于滑动杆41的凸柱441上位置的变化,进而可将第二夹持轴4固定于调整孔116的任意位置处。 该第三夹持轴5,包括有轴承51、轴杆52、轴心53及夹持片54,与第二夹持轴4 一样,该轴心53置于轴杆52的内部且两端连接有轴承51,且由夹持片54使轴心53及轴杆52不会分离,且轴杆52 —端的轴承51由栓子75被固定于调整组7的横杆72的一端。 该调整组7,包括有固定杆71、横杆72、弹性体73、轴承74及栓子75,该固定杆71的一端穿过弹性体73及轴承74而固定于左板片11的第二轴承孔115上以达到固定调整 组7的功效,而该固定杆的另一端设有孔洞711,可供横杆72的一端插置,并利用弹性体73 具有弹力回复的特性而使得第三夹持轴5能顺应夹持物8的直径与宽度来自动调整其与第 一夹持轴3及第二夹持轴4间的距离并达到使夹持物8可被紧密夹持的功效。 由上述结构特征,当夹持物8的直径或宽度相当大时,只需利用控制组6进行第二 夹持轴4的位置的移动,并将夹持物8置于第一夹持轴3、第二夹持轴4及第三夹持轴5间 调整,且由第三夹持轴5的夹持力,便能将夹持物8稳固地夹持于其间,便能进行夹持物8 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夹具结构,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有:一主体,包括有左板体、右板体及多支横杆,该左板体上形成有一ㄇ状沟槽,利用螺栓将横杆螺设于左板体及右板体之间而形成主体的基本形态,且在左板片上适当位置处分别设有第一轴承孔、第二轴承孔及调整孔;一传动马达,包括有马达、连接板、皮带、第一传动轮及第二传动轮,据以有效驱动一第一夹持轴转动;第一夹持轴,包括有轴杆、轴心、驱动体及轴承,据以令夹持物转动以达到自动调整加工或雕刻方向;第二夹持轴,包括有滑动杆、轴承、轴杆、轴心及夹持片;控制组,位于左板片的ㄇ状沟槽内,利用一游戏杆的前后移动及转动可调整并固定第二夹持轴位于左板片上的位置。第三夹持轴,包括有轴承、轴杆、轴心及夹持片,位于第二夹持轴的下侧方;调整组,包括有固定杆、横杆、弹性体、轴承及栓子,利用弹性体具有弹利回复的特性而能达到顺应夹持物的直径与宽度来自动调整第三夹持轴与第一夹持轴及第二夹持轴间的距离并达到紧密夹持的功效。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夹具结构,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有一主体,包括有左板体、右板体及多支横杆,该左板体上形成有一ㄇ状沟槽,利用螺栓将横杆螺设于左板体及右板体之间而形成主体的基本形态,且在左板片上适当位置处分别设有第一轴承孔、第二轴承孔及调整孔;一传动马达,包括有马达、连接板、皮带、第一传动轮及第二传动轮,据以有效驱动一第一夹持轴转动;第一夹持轴,包括有轴杆、轴心、驱动体及轴承,据以令夹持物转动以达到自动调整加工或雕刻方向;第二夹持轴,包括有滑动杆、轴承、轴杆、轴心及夹持片;控制组,位于左板片的ㄇ状沟槽内,利用一游戏杆的前后移动及转动可调整并固定第二夹持轴位于左板片上的位置。第三夹持轴,包括有轴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伟唐
申请(专利权)人:许伟唐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